护理告知在防范产科护患纠纷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告知在防范产科护患纠纷中的运用
目的:减少产科护患纠纷的发生。
方法:针对产科临床护理特点及护士在履行护理告知义务过程中存在的4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护理告知制度并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告知能力。
结果: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患纠纷减少。
结论:充分、有效地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护患纠纷。
标签:护理告知;知情权;护患纠纷
护理告知作为护患沟通的载体和桥梁,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1]。
然而,当前护理人员在履行护理告知义务时却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拟从如何更好地履行护理告知义务的角度来探讨产科护患纠纷的防范。
1履行护理告知义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未告知
未告知主要是护士未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护士已经意识到应当告知但由于责任心差或者轻信可以避免而未告知;另一种是由于护士事先未预料到而未告知,例如我市某医院曾发生产妇家属在洗澡时摔伤而引发的纠纷,事前,护士只是提醒了行动不便、容易出现意外的產妇注意洗澡时的个人安全,没想到产妇家属也存在此类安全隐患。
1.2 告知不充分
告知不充分主要是护理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告知不充分、不完全。
如我院产科某护士在给患者静脉滴注硫酸镁时只是和产妇说了一下滴的是什么药,而没有告知严格控制滴速的重要性。
产妇家属嫌滴速太慢而擅自调快了滴速,致使短时间内大量硫酸镁进入了产妇体内,出现了硫酸镁中毒症状,幸亏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才避免了一场医疗事故。
1.3 告知方式不当
告知方式不当是指护理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告知方式不妥当,未达到预期的告知目的。
如在告知时,个别护士保护患者隐私意识不强,交代注意事项时,声音过大,无意间将产妇性病史等隐私泄露,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
1.4 告知记录不当
告知记录不当是指护士已充分履行护理告知义务,但未留下书面告知记录或者记录存在瑕疵。
产科护士工作繁重,部分护士有“重干活、轻记录”的思想,平时记录不认真,形成千篇一律的甚至是错误的、医护不相符的记录。
这时一旦出现纠纷,院方将失去能证明医护工作无过失的确凿证据,从而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有力
武器,承担败诉的风险[2]。
2 防范对策
2.1提高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
护患纠纷的防范不仅要求产科护士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责任心,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科先后组织学习了《母婴保健法》、《孕产期保健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病例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了检验。
在此基础上,我科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事故案例教育,通过对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使大家意识到护理告知义务的履行既是对产妇知情选择同意权的尊重,也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从而从思想上引起对履行护理告知义务的高度重视。
2.2 提高产科护士的告知水平
尽管“白色谎言”已被法律明文禁止,“如实告知”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也已被写进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护士在告知时就没有发挥的余地[3]。
事实上,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告知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使用容易为产妇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告知的目的。
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在钻研业务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告知时灵活地运用沟通技巧,使护患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
2.3 建立产科护理告知样板制度
之所以会出现护理告知不全等问题,有少数护士专业技能不精、责任心不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科室在设计护理告知制度时缺乏可操作性。
为此,我科引入了护理告知样板制度,将护理告知的内容标准化、形式规范化,使护理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有章可循、有案可查,大大增加了护理告知制度的可操作性。
2.4 建立检查讲评制度
严格的管理是落实护理告知制度的重要保证。
我科采用了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护理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指出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整改,并对检查出的典型问题在次日早交班会上予以讲评。
2.5 建立制度更新机制
尽管在进行护理告知制度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前瞻性的问题,但难以预料却又客观存在的新情况总是在不断挑战现有的制度。
为此,我科建立了护理告知样板适时更新制度。
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能够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完善、更新现有制度,使制度与时俱进。
2.6 建立资料保管制度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确立使得病例、护理记录等相关文案成为医疗诉讼案件中医疗单位所能提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4]。
为此,我科建立了资料收集保管制度,专人负责收集与医疗告知相关的一切有用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3 讨论
护理告知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选择权,其目的在于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规范、充分地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可以有效地防范并化解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袁耀钦.医疗告知及其医疗纠纷的相关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陈念湄,李武平,江会.警惕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79-80.
[3]王凯戎.实施知情同意防范医疗争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19):40-43.
[4]叶小平.告知——医方面临的新课题[J].现代医院,2005,5(2):76-77.
[5]姜粉娣.加强产科医患沟通降低产科医疗纠纷[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