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干气密封安装、使用、故障判断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现象:系统压力表值高报警,现场管线未结箱。 处理措施:停泵,如无放空阀,则缓慢拆开管线接头,泄压。分解系统上的 孔板,检查是否孔被堵。特别提醒,对于上一套密封因发热、密封磨损严重 这些因素而更换密封,此时对系统一定要进行吹扫。
6、液态烃(丙烷)泵密封安装完毕,静压不泄漏,一开车就出现泄漏,一级泄 漏值出现不断的波动。 处理措施:检查泵的口环尺寸与密封轴套是否有配合,无配合则造成密封腔 的压力升高,造成密封所对应的泵工艺参数发生变化,原设计的密封K值不适 应现有压力而发生泄漏。
现场巡检事项
1、检查密封浮子流量计,泄漏量是否过大。 2、检查系统上的压力表的压力值是否异常
密封失效判断
1、当密封气与密封腔介质压力相差为0.05MPa时 密封失效,正常压差在0.15~0.2MPa。
2、密封正常运行时,小于0.2标立/小时,(不同 泵不同的泄漏量)。
双端面用干气密封泄漏现象及处理措施
3、现象:密封安装上去,刚开泵,系统压力就出现高报。 处理措施:停泵,对二级密封腔泄压后,如密封静态不再泄漏,可继续使用。 如压力持续上升,只能更换密封。
Page 12
4、冬天出现泄漏压力高报,去火炬线管线有霜。 处理措施:用蒸汽对系统孔板和管线吹扫。这是因为有可能是正常泄漏的介 质在系统孔板前凝固,造成系统憋压而报警,实际一级密封是正常。
1、检查密封压盖温度是否过高,高于介质 本身温度约20℃左右,应停车检查。
2、检查系统上的压力表的压力值是否异常 3、检查罐内是否有液位或压力是否上升,
按说明书标明的压力值去判断密封的 泄漏情况。
1、缓冲气压力为0.07MP时,低报警值: 0.025MPa,高报警值为:0.12MPa
2、缓冲气压力为0.4MPa时,低报警值: 0.2MPa,高报警值为:0.6MPa
4、再打开系统上的氮气入口阀(注:缓慢打开)及去火炬的出口阀;
5、调节系统上的减压阀,按说明书规定的值进行设定压力,检查去火炬线上的 压力表值是否过低(此步骤是检查二级密封的静态泄漏),过低则表明二级 密封静态泄漏不合格;
6、做好以上工作,泵可以随时开启,随时备用,如为节约氮气,泵备用时可关 闭氮气入口阀。
Page 4
串联式泵用干气密 封使用方法
主密封(小弹簧) 采用平衡型结构,
起主密封作用
设置有防抽空装置, 避免静环抽出
微量氮气+一级密 封泄漏出来的介质
排往火炬
Page 6
安全密封(小弹簧)为干气 密封,能起备用安全作用。
主密封和安全密封之间设 置有梳齿密封,使介质完 全从火炬管网排放
氮气带压注入,提高主密 封背压,改善液膜面积, 提高使用寿命
Page 13
双端面泵用干气密 封使用方法
Plan74 双端面结构
干气密封动环组 件
大气侧干气密封 静环组件
Page 15
介质侧干气密封 静环组件
Page 16
双端面泵用干气密封的使用方法(P74)
安装运行前的工作流程
1、密封安装前,通过系统可对密封做静压测 试;
2、完成密封的安装,按要求将系统与密封之 间的管线连接上; 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入口”或“接GBI” 标识的接口连接到干气密封上标识为 “GBI”的接口上
双端面泵用干气密封的使用方法(P74)
检修(不换密封)的工作流程
1、将泵内物料排空泄压; 2、先关闭氮气入口阀和火炬出口阀; 3、将密封的原定位块安装上去; 4、松轴套锁紧环上的紧定螺钉; 5、拆泵,取下整套集装式密封。
特 别注意:必须是对泵内物料放空泄压。(P74)
1、现象:误操作先进料后进密封气,导致介质进入干气密封腔。 处理措施:分解泵和密封,重新组装;
2、现象:因泄漏量过大,造成泵不上量。 处理措施:可适当通过调节系统减压阀,减小与密封腔介质的压差而减少密 封气的进气量。并记下此值做为以后的取压值。
3、现象:长期备用,切换后,不上量。 处理措施:切换启动泵前,对密封腔少量的气体进入排放,然后再启动电机。
4、现场:密封备用不泄漏,开车就泄漏。 原因,可能是由于现场氮气压力小于泵密封腔压力。
Page 20
成都一通密封密封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星光西路26号 联系人:张海涛 电话: 网址:
3、先打开系统上的氮气入口阀,对密封充压, 检查系统上的压力值是否与减压阀 上的 压力同步升高,同流量计浮球几乎在最底 部。
4、调节系统上的减压阀,把氮气的压力调节 到规定的数值。
5、一切正常后,才打开泵出入口阀,对泵充 料;
6、做好以上工作,泵可以随时开启,随时备 用。
特别注意:必须是先投氮气,后投料, 否则可能损坏密封。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密封的参数表,所有密封的安装图,装订成册(或随机资 料)随身携带
核实技术协议供货范围与供应商的发货清单是否有差距? 现场清点实物与发货清单是否有差距?
Page 2
1、干气密封首次改造,当泵打开后,第一步要核实几个安装尺寸:大小端轴、 止口、安装孔大小和位置、螺栓长度、相对位置。避免半途而废,耽误时间。 2、建议第一次改造安装,轴承应更换全新轴承。 3、清理泵腔止口处残留物,保证配合面干净。 4、对密封轴套内壁配合处以及泵轴上涂抹润滑脂,方便密封的安装。 5、对半集装式干气密封的安装,应讲究方法。
特别注意:必须是先投料,后开氮气,否则可能损坏密封。
Page 7
1、API 682 Plan72+76
Page 8
Page 9
1、先关闭氮气入口阀和火炬出口阀; 2、将泵内物料排空泄压; 3、将密封的原定位块安装上去; 4、松轴套锁紧环上的紧定螺钉; 5、拆泵,取下整套集装式密封。
特 别注意:必须是先关氮气,对密封系统 泄压,才对对泵内物料放空泄压。
1、密封安装前,关闭控制系统上的氮气入口阀和去火炬气的出口阀;
2、完成密封的安装,按要求将系统与密封之间的管线连接上;
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入口”或“接GBI”标识的接口连接到干气密封上标识为 “GBI”的接口上
系统上有“接密封腔出口”或“接CSV”标识的接口连接在密封上标识为 “CSV”的接口上
3、先打开泵入口阀,对泵充压,检查系统上的压力值是否有上升或储液罐中有 液体(此步骤也是检查主密封的静态泄漏);
1、现象:打开泵入口阀,系统压力值就直接上升。 处理措施:检查是否是在泵未投料时,就误操作将氮气投到系统中,造成一 级密封的密封圈出位,引起泄漏。解决方法,分解泵,分解密封重新组装。
2、现象:压盖温度远高于介质温度,一级密封磨损较大 处理措施:检查轴套是否锁紧,压缩量是否发生变化;检查自冲洗孔是否被 堵或内孔流通面积太小,建议冲洗孔在Ф6~8mm之间,易挥发轻烃类介质冲 洗孔应偏大;对于P21或23的方案,应检查换热器是否老化或换热面积过小。
Page 3
6、检查自冲洗接头大小、核实自冲洗接头螺纹长度,是否与密封自冲洗内螺纹 下的自冲洗孔相干涉,活接头如是采用四氟垫做密封垫,应在拧紧后再松开,检 查其内孔被挤压变形后是否影响自冲洗量
7、检查双支撑、离心泵的泵口环尺寸,核实密封与之是否有配合。无配合可能 会出现如下现象:
-双端面干气密封不开车不泄漏,一开车就泄漏。 -串联式干气密封不开车不泄漏,一开车就波动泄漏。 8、对于配有Plan11、13、14、21、23、31、32、41等,应在安装密封前检查 管路是否通畅,流量是否达到要求。特别针对轻轻类介质,一定要重视一级 密封的冲洗。 9、对于多级泵密封的安装。在轴承座完全没有安装到位前,不要对密封的轴套 进行固定,而应在泵完全装配到位后,将整个转子从出口向入口移动到位后, 才将轴套(动环组件)固定到泵轴上,使密封运行时尽可能接近设计压缩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