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
习惯
内容摘要:中国是礼仪之邦,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人际交往的一张通行证,可
以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
小学生还处在人格的形成时期,教师通过教育学生文明
礼仪知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农村小学培养文明礼仪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居多,父母文化层次偏低,缺乏监管的意识,隔代教育的
宠溺,导致有些学生我行我素,缺乏文明礼仪的意识。
有些学生受到不良社会环
境的影响,养成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标准。
1.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文明礼仪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主要
表现在:第一,农村小学生的性格大多比较腼腆,有些学生见到老师低头走过,
或者绕路走,进老师的办公室没有敲门报告的意识。
第二,学生缺乏使用文明礼
貌用语的意识,有些甚至经常爆粗口。
第三,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不注重说话
文明礼貌,给同学老师起绰号,时常会有吵架甚至打架的行为。
第四,在公众场
合讲话不够大方得体,经常不敢发言,或者说话吞吞吐吐。
第五,缺乏公德心,
有些同学乱丢垃圾,乱涂乱画,脚踩墙壁,破坏公物,浪费水资源,在公众场合
大声喧哗等。
第六,上下楼梯追逐打闹,上课起哄喧哗,中午休息大声讲话,影
响他人休息。
第七,着装发型不符合要求,女生披头散发,男生刘海盖住眉毛等。
总之,农村小学由于缺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一般,
还存在很多不讲文明的行为,为了改变这些现状,营造讲礼貌、讲文明的校园新
风气,主要通过以下的策略改变学生不文明行为。
1.
培养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策略
1.
主题班会
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授常用的礼仪知识,比如:第一,行走礼仪。
行走
时不要与别人相距过近,上下楼梯不要打闹、推挤、快速奔走。
第二,相处礼仪。
与父母相处,理解父母,知礼感恩,敬爱父母,孝顺体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情。
与老师相处,见老师主动打招呼,对老师的称呼要礼貌,虚心接受老
师的教诲,进办公室要敲门喊报告。
与同学相处,团结友善,宽容大方,不卑不亢,互帮互助。
第三,交谈的礼仪。
语言谦逊,不能说大话、说空话,不能抢话,注意说话的语气。
第四,接人待物的礼仪。
待客有道,主动到招呼,端茶倒水,
接递物品要双手呈上,注意文明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慢走”“欢迎”等。
第五,举止礼仪。
微笑的表情,恰当的眼神,规范的站姿,优雅的坐姿,正确的步姿。
第六,公共场合礼仪。
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要让自己的行
为影响他人,言行举止要得体,注意坐姿、站姿。
总之,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
利用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看到正确的文明礼仪形式,反观自己的行为,反思
总结,自觉规范自己的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活动设计
设计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活动,增加文明礼仪教学的趣味性,潜移默化影响
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以下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第一,手抄报、板报。
学生在搜集资料进行再加工创造的过程中,对文明礼仪的行为进行思考和
探究,拓宽视野,加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第二,知识竞赛。
举办文明礼仪知识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记住文明礼仪常识,激发潜力。
第三,文明礼仪之
星评比活动。
通过竞赛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年级班级的文明礼仪之星,给学生树
立榜样的力量。
第四,小品表演。
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了解正确的文明礼仪方式,利用幽默风趣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第五,经典作品阅读活动。
列出有关礼仪的经典作品《三字经》《四字歌》《礼》等,通过经典文化精髓,理解传统文化礼学内涵,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小故
事传承礼学文化,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
总之,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觉
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接受熏陶,养成良好习惯。
1.
生活实践
通过PPT的形式可以向学生讲授文明礼仪的知识,学生知识掌握了理论知识,需要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活,对学生的行为起到
指导作用。
在文明礼仪建设中,主要开展以下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践行文明
礼仪。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练习接人待物,
学会与人相处,掌握交谈的技巧,练习站姿、坐姿,提高文明礼仪水平。
第二,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行为,比如父亲家或母亲节,让学生亲口与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己孝心。
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增加践行文明礼仪的机会。
第三,
文明礼仪演练活动。
通过开展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的规范行为,比如
开展上下楼梯演练活动,通过回放录像的方式,指出学生不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
行为,并提出正确的做法,表扬比较好的行为,树立榜样。
农村小学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家校联合,共同督促学生,通过课内外教学的开展,教育学生文明礼仪的知识,规范学
生文明礼仪行为,把文明礼仪落到实处。
把文明礼仪日常生活化,教师、家长自
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娟. 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蒋春梅. 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王贺兰. 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