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江山如此多娇教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本文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2、同桌交流: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创作巨画的经过?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的任务.
(2)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3)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3、全班交流汇报.(出示幻灯)
(1)这一部分记叙了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创作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这一部分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出示国画创作过程的相关语句。
(2)接受任务后,两位画家的心情怎样?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两位画家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七、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Biblioteka 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2 江山如此多娇
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
构思草图,一筹莫展
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
反复审视,精益求精
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
(2)周总理是怎么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收获,主要从理解课文的内容方面去谈。
第二部分:(第3—18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和关山月这两位画家创作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介绍这幅国画的价值。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进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学生欣赏。
2、教师导入:同学们,如此气势恢弘的巨型国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3—18自然段。
2、分小组讨论: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在创作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由苦恼到兴致勃勃.出示相关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成了珍贵的传世之作?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读,分角色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么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江山如此多娇
课题(教学内容)
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课 时 数
2
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批注记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第一部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
2、今天,我们学习《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这幅大型国画的创作过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1)认读生字:崭 竣 傅 估 郭 沫 括 豁 审 稿
五、质疑解疑
学生质疑,有些问题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乍暖还寒”。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神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的是一项“神圣”的任务?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本文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2、同桌交流: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创作巨画的经过?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的任务.
(2)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3)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3、全班交流汇报.(出示幻灯)
(1)这一部分记叙了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创作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这一部分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出示国画创作过程的相关语句。
(2)接受任务后,两位画家的心情怎样?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两位画家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七、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Biblioteka 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2 江山如此多娇
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
构思草图,一筹莫展
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
反复审视,精益求精
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
(2)周总理是怎么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收获,主要从理解课文的内容方面去谈。
第二部分:(第3—18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和关山月这两位画家创作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介绍这幅国画的价值。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进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学生欣赏。
2、教师导入:同学们,如此气势恢弘的巨型国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3—18自然段。
2、分小组讨论: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在创作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由苦恼到兴致勃勃.出示相关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成了珍贵的传世之作?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读,分角色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么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江山如此多娇
课题(教学内容)
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课 时 数
2
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批注记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第一部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
2、今天,我们学习《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这幅大型国画的创作过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1)认读生字:崭 竣 傅 估 郭 沫 括 豁 审 稿
五、质疑解疑
学生质疑,有些问题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乍暖还寒”。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神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的是一项“神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