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动脉型眩晕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动脉型眩晕疗效观察
雷尚文;张晓莉
【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动脉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中西药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西比灵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D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D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动脉型眩晕可显著提高疗效.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03
【总页数】1页(P37)
【关键词】眩晕;桃红四物汤;疗效
【作者】雷尚文;张晓莉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民医院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机体对自身平衡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1],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上将其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种类型。

其中椎动脉型脑供血不足是中枢性眩晕的常见原因,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
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所致[2],我科近年来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动
脉型眩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住院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提出的短暂性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排除既往有中草药及中成药过敏;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孕妇或妇女生理期;年龄小于35
岁或大于75岁。

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26±12.76)岁;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男17例,女23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9.37±13.29)岁。

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情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桃仁9g,当归
12g,红花6g,川芎15g,熟地黄20g,白芍30g,天麻6g,黄芪30g,鸡血
藤30g,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汁500 mL,分两次服,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每片
5mg),每次10mg,每晚1次,睡前服,3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TCD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走路不稳、
恶心、呕吐及水平眼震等症状、体征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减轻,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TCD改善50%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
表1。

2.2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TCD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D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3]。

椎动脉型眩晕常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较常见,该病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呈眩晕平衡障碍,大多不伴耳鸣或少数伴有耳鸣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椎动脉型眩晕均是在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感染、物理化学等多种损伤刺激下启动的。

多种炎症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作用于血管壁,血管处于持续的痉挛状态,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失调、内皮损伤、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并形成正反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局部逐渐形成和发展,同时伴随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引发急慢性脑缺血的发生。

由于椎基底动脉痉挛、硬化及其内膜损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尤其是平衡器官供血不足,造成眩晕。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明代虞抟提出“血瘀致眩”[4],因此现代医家多从“血瘀”立论,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椎动脉型眩晕。

本临床研究中,以黄芪、天麻为君药,具有益气养血、息风通络,现代研究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5]。

桃仁、红花活血通络为臣药,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滋阴活血为佐药,鸡血藤舒筋活络为使药,共奏益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行气活血,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循环乃至微循环,促进组织功能恢复,有利脑部组织的血氧供应[6],所以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硬化、痉挛、狭窄或血液黏度过高、血流缓慢
等引起的循环不良而导致的眩晕。

以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动脉型眩晕,在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单用西比灵治疗疗效,说明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动脉型眩晕可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关文献】
[1]陈德华,郭英梅.纳洛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5):314.
[2]李雨,吴明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9,29(1):86-88.
[3]赵斌.抗眩晕合剂治疗眩晕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1-272. [4]于德凯,李永清,赵小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6):1161-1162.
[5]陈瑞明,蒙麦霞,袁秋贞等.眩晕清对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7):924-926.
[6]张辉,王虹.桃红四物汤功效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