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7·响水模拟)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海水晒盐
B . 干冰气化
C . 电灯发光
D . 盐酸除锈
2. (2分)(2018·翁牛特旗模拟)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 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电解水的负极产生氧气
3. (2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氮气填充气球
B . 氢气做高能燃料
C . 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D .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4. (2分)化学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
B . 为保护铁制品,应及时除去表面的铁锈
C .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
5. (2分) (2016九上·汉中期中) 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 . 往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C .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
D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6. (2分)(2016·大埔模拟)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 该实验是将硫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D .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7. (2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 .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 .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 (2分) (2019九下·月湖模拟)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在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是()
A . t1℃时. 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C . 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B>C
D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9. (2分)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 钛合金人造骨
B . 华表
C . 亚麻布料
D . 大棚使用的塑料
10. (2分)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 . t1℃时, 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 a和b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
11. (2分) (2019九上·南关期末) 下列实验的预想合理的是
A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B .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
C . 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D .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点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即可
12. (2分)(2019·犍为模拟) 某无色溶液的pH值=3,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A . CuSO4、K2CO3、NaCl
B . Na2CO3、NaOH、Ca(OH)2
C . H2SO4、Na2SO4、HCl
D . NaHCO3、KNO3、NaCl
二、非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
13. (4分) (2019九上·安定月考) 观察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空白。
(1)上述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
(2)镁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硝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已知氮化钠的化学式为Na3N,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已知硫元素呈现负价时与氧元素化合价相同,则硫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4. (1分)物质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酸、碱、盐。
其中A、B、C、D、E、F六种物质都易溶于水,B 与A、C属于不同类物质,G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写一种可能即可)
15. (4分)(2016·六盘水)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收获:
(1)我认识了许多化学之最(用化学用语回答)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我知道了许多鉴别物质的方法.
①我会用________鉴别软水和硬水.;
②我会用________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我会用________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
16. (1分)(2017·寿光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1℃时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 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由t2℃降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 a中含有少量的b,若提纯a,可采用________法.
17. (2分)每次矿难事故发生都触目惊心。
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请用化学方法解释“瓦斯”爆炸的原因________;
(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
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_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_;
(4)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已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
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并点燃煤炭。
写出高温下水蒸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 (2分) (2019九上·淄博期末)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请分析以下知识网络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中填写________,②中填写________。
(2)若酸为稀盐酸,请用相应化学方程式对①、②各举例: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 (3分)(2017·丰台模拟) 甲、乙、丙3种常见物质,由氢、氧、氯、钙、铁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乙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与固体丙反应后溶液变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试管中盛有某红色溶液,滴加甲溶液,溶液变浑浊;再加入过量的乙溶液,观察到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试管内最初盛放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
③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______。
20. (1分) (2019九上·黑龙江期中)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如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1. (2分) (2015九上·宝丰期末) 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
(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4%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 g,水为________ mL (水的密度1g/cm3).
(2)若上述实验中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22. (3分) (2013·宜宾)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图示回答问题.
(1)下列图示①、②、③、④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处错误.
(2)若用⑤收集下列气体,从a通入气体可以收集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从b通入气体可以收集________.
A、NH3;
B、CO2;
C、CH4;
D、SO2 .
23. (4分) (2019九上·盈江月考)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1)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2) [实验验证]
(3) [分析与思考]
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4. (1分) (2018九上·太原期末)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化学反应2N2H4+N2O4 3X+4H2O为动力来源.
(1)上述化学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请计算320g N2H4完全燃烧时消耗N2O4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非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
13-1、
13-2、
13-3、
14-1、
15-1、
15-2、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
18-2、18-3、19-1、19-2、
19-3、20-1、
21-1、21-2、22-1、22-2、23-1、23-2、23-3、23-4、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