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173•
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The Stud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Innovation for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马凌云M A L ing-yun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咸阳712082)
(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712082, China)
摘要: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创新要以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信息服务 体现着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
本文通过概述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 围绕大学生用户群体,对其网络信息行为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人性化服务等服务策略,全面提升图书馆的 信息服务质量。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environment,the standing point and destin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nnovation should depend on infonnation behavior and infonnation requirements of web rmation services represent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The author discusses tha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providing services such as human services,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library will be improved overall.
关键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图书馆;服务创新
Key words: network users;information behavior;library;servi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 (2017 )26-0173-03
〇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交互、传播环 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更新速度大大超出了人 们的想象,信息行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之 一。
信息用户如今不只是单向接收信息,而是更加全面地 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其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外在 的、多元化的信息行为中。
目前各路学者都开始对网络信 息行为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从科研用户群体逐步扩展到各 行各业,跨学科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是当前网络行为研究 领域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信息行为是信息用户为满足其信息需求所从事的一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藏族网络用 户信息行为特征分析与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15XZ-
JA870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凌云(1969-)女,河北顺平人,副研究馆员,本科。
5结语
①动力三角翼航磁在多宝山矿区完成1:1万低空航 磁测量490km2,其数据精度和飞行指标均达到有关规范 的技术要求,探索出一种在森林沼泽坡积物覆盖区进行快 速评价的物探新方法。
②通过常规航磁及地面高磁的对 比,表明动力三角翼航磁以具有飞高低、飞速慢、磁补偿精 度高等特点,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超低空航磁方法,可应用 于直接找矿与间接找矿。
③多宝山矿区航磁异常与断裂构 造(环形构造)密切相关,多宝山斑岩型铜矿有多赋存在这 些构造之中,动力三角翼航磁在本区发挥了间接找矿的重 要作用。
④通过多宝山、铜山两斑岩型铜矿磁异常规律的 分析,预测了找矿远景区。
参考文献:
[1]王庆乙,行英弟,蒋彬,徐立忠.MAMSS-1超低空高精度航 磁系统的研制「J1.物探与化探,2010,34(6)712-716.系列信息活动,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外在表现与延伸。
网络
信息行为则是利用高科技的网络数字技术,在网络环境
下,实现和满足信息需求的一系列的信息活动。
大学生是
网络知识受众的重要群体之一,对信息的关注利用度很
高,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
来的,网络环境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
网络知识进行学习和娱乐,是他们重要的学习生活内容之
一,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是全面深入了解大
学生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
曰益高涨的信息需求使得各种网络信息行为随之衍
生,关注网络信息行为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这些研究者
来自各行各业,研究对象也从科研用户群体扩展至更广泛
的网络用户群体,由此,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也呈现出跨学
科研究的特征,这些变化为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服务提出
巨大挑战,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结构、服务模式、服务
[2]王庆乙,蒋彬,杨生.超低航磁找矿方法与技术研究[J1.矿产 勘查,2016,7(5)814-819.
[3]陈润琨.多宝山矿田斑岩铜矿床的磁场特征[J1.黑龙江地 质,1994,5(3) :65-72.
[4]范正国,赵玉刚,卢建忠.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在多宝山斑 岩铜矿上的应用效果[J1.地质与勘探,2004,40( 4 ):60-63.
[5]赵一鸣,毕承思,邹晓秋,等.黑龙江多宝山、铜山大型斑岩 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J].地球学报,1997,27 (1):61-67.
[6]韩成满,王长水,李宗民,等.多宝山铜矿资源潜力[M].北京:地质出版社,007.
[7]于长春,熊盛青,范正国,王乃东.直升机航磁勘查方法在 大冶铁矿区应用效果及经验[J].资源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物探
找矿百例(下册)2013 :667-673.
[8]史建民,林泽付,胡鑫.大兴安岭地区航磁异常特征与地质 构造、成矿带的关系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 1).
• 174•价值工程
内容、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1网络信息行为研究的内容
目前,国内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研 究方法、类型研究、特征研究、范式研究、影响因素等几个 维度逐步展开研究工作。
1.1网络信息行为的基础研究
理论研究是学科领域的研究的基础,所有深层次的研 究都要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所以理论研究 是一切研究的重要前提。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孙玉 伟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源》,文中对信息行 为的内涵界定,做了系统分析与归纳,并对图情学领域的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划分为信息需求的认识与表达行为、信 息查询与检索行为、信息使用行为(主要包括信息选择行 为、信息交流传播行为、信息吸收行为、信息共享行为等)11]三大块内容;陈成鑫,初景利对最近几年间国外新一代用 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新一代用户网络信 息行为的理论基础、概念框架进行了总结,对信息搜集行 为和信息使用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并在此研 究的基础上对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的未来研究提出 建议;王艳、邓小昭引入传播学、行为理论和消费社会学 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内 涵、结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等基本问题。
曹树金、胡岷[4]对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姚海燕、邓小昭阐述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视角和 影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如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 究、信息行为特征研究、心理学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并 提出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1.2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
曹梅、朱学芳从研究方法学的专业角度入手,对研究 策略、数据采集、分析方法三大部分细分为24类研究方 法,形成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李晓丽等提出网络信息 用户行为研究的新方法—
—视线跟踪法,也称眼动研究方 法,得出特定的眼动指标,进而用来分析用户心理和用户 行为;目前在国内外学者中普遍认可的方法是网络日志的 搜索,肖明等利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有 关用户信息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用户信息行 为的研究呈现以用户研究为中心,并涉及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生态、个性化服务和信息伦理等问题的研究结构。
宋 媛媛等提出基于本体的用户模型,突破了以关键词为基础 的用户模型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借助概念之间关系组成的 知识来表达用户需求。
1.3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对象
有些学者以大学生这一有代表性的用户群为切入点,围绕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展开研究工作。
如:张晓丽以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视角,分析了人格特征与网络信息查寻 行为的关系,指出应根据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提供适合其个 性的信息查询模式;翟延祥1110等以90后大学生为主要研 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上网方式、时间、目的、实施网络行 为的心态、对网络价值的认知等方面,分析其网络信息行 为;任其翔、王艳妮[||]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网络信息 行为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需求及网络信息查 询、分析和选择行为,探讨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规律。
1.4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是网络信息行为产 生的主导因素之一。
因此,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有着重要意义。
包敦安等[|2]通过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及定 性研究方法,对影响消费者感知社区中评论信息可信性的 前因因素进行探测,并建立了相应模型,认为用户主要根 据信息详尽度、信息发布者的用户级别以及社区透明度等 几个维度来关注或利用评论信息;王艳、邓小昭[|3]基于现 有理论和传播学、行为理论、消费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 果,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结构、类型、内涵、特征、影响因 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参 考依据;胡瑜[|4]等人针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分析研 究,认为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因素,包括信息的组织与 表征、web经验、查寻任务的类型和策略、认知能力、情感
状态等方面;严慧英[|5]通过对网络信息检索心理结构的分 析,结合国内外信息检索行为影响因素实验的结果,认为影 响信息检索行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需求、性别、性格、知识 和经验、年龄等方面,并提出加强检索技能培训、改进网络 服务技术等建议。
1.5网络信息行为的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伴随网络信息行为的产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亟需 治理和解决,以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和健康的网络环境,更好地规范网络行为。
朱旭峰、黄珊[|6]针对与网络用户信 息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基于天津市市民调查的实证研究 基础上,分析了电子政务、市民特征与用户信息行为之间 的关系;吕艳飞[|7]分析了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存 在的差异,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针对农村地区存 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针对网络购物产生的网络欺 诈、经济纠纷;由网络文化产品引发的版权问题;由网络社 交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等等。
2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网络信息行为是大学生信息行为的主要的、重要的外 在表现,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被称为“Y—代”的青 年人[|8],是主要的网络信息群体,他们的网络信息行为十 分活跃,而网络信息素质还有待提高。
因此,高校图书馆对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加以关注和分析,并适时地予以引 导和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素质、规范网络信息 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西藏高校图书馆面向的大学生群体 有一半以上是藏族大学生,还有部分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所以,西藏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强化和创新网络信息服 务模式,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关注藏族大学生的网络 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符合藏族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特点 的个性化、多样化、知识化的网络信息服务,有效发挥图 书馆信息资源的应有价值,从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 层次和质量。
2.1加强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建设
图书馆要提高网络信息服务质量,提高网站浏览量和 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加强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建设是前提和 基础。
应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特征,加大力度,优化 网站的结构、科学购置和补充网络资源、强化信息导航质 量、网络使用安全等方面的建设。
创建健康、绿色、充满正 能量的网络环境。
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设计个性化的浏
Value Engineering• 175•
览界面,以介面友好的体验度和网站亲和力来吸引用户。
如刘勇等人通过对网络用户对信息的搜寻行为、浏览行
为、选择行为及信息的交互行为、评价行为进行了调研和 分析,认为图书馆应从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信息组织与揭 示、构建用户信息行为数据库等方面实施和创新图书馆的 服务策略。
2.2加强人性化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网络环境下为网络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如构建以用户为中心、功能完备的一站式检索系统,以提 高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并在网站醒目位置设置检索入 口;进一步挖掘和强化OPAC系统功能及信息整合功能等
措施,优化检索结果,加强信息组织与揭示,提高检索效 率。
同时,通过对用户的信息行为的分析,进一步完善检索 系统,实现用户与系统信息的友好交互,从而提高用户信 息检索的满意度。
孟静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 户信息行为的特点,从提高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工 作质量,提供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 信息行为建设的几点建议。
m
2.3注重网络交互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网络交流
环境
为用户提供实时在线交流的平台和虚拟环境(如QQ、BBS、微信、微博、SNS、IM等),制作友好的交互界面,为用
户随时随地提出咨询和建议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使用户的 疑问和困难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营造友好的交互 氛围,更好地激发和引导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的信 息行为效率和体验乐趣。
同时,通过对用户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够增进图书馆与用户沟通,与用户建立的良好互动关 系,而且可以收集和积累有效信息,为不断改进网站和网 页设计提供参考,根据人机交互的设计理念,制作友好的 用户交互界面,使图书馆网站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黄 曼丽分析了 “网络一代”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趋势以及其 对图书馆IC空间构建和发展的影响,指出IC空间构建是 一项系统工程,是用户行为模式导向下建设的,C空间的 构建不仅需要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掌握,同样也需要 对图书馆自身的IC物理空间的关注。
2.4网络行为失范的教育和引导
余会芹通过调查发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行为 失范主要表现在:不当信息的传播、不良信息的浏览、非正 当信息的获取、网络交往行为失范、言语行为失范、使用行 为失范等方面。
[22]帕哈尔丁 •赛福丁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 生普遍存在心理亚健康问题,部分处于心理弱势的大学 生,在现实中交往心理得不到满足,就借助网络来满足自 己的交往心理。
但是以网络形式为媒介实现人际交往的大 学生,长期借助虚拟网络的自我表达和错位的社会角色定 位,在心理方面和人格方面,也会出现严重错位。
[23]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特别关注藏族等少数民族大 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规范和引导其正确的网络信息行 为,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交流中 心,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两大主要用户群 体的网络信息行为的关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他们的不同信息需求特点,分析其网络信息行为特征,为图书馆更好的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不断构建和完善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强化和创新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满足网络环境下 高校师生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所 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1孙玉伟.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源「J1.图书馆杂 志,2011( 10):7-12.
「21陈成鑫,初景利.国外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进展 「J1.图书馆论坛,2010( 6 ):71-75.
[31王艳,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基本问题探讨「J1.图书情 报工作,2009( 16): 35-39.
[41曹树金,胡岷.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J1.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2 ):46-53.
「51姚海燕,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概述[J1.情报探索,2010(2) :14-16.
「61曹梅,朱学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体系初探[J1.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 1):37-40.
「71李晓丽,黄敏,莫冰.视线跟踪法——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 究的新方法[J1.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8):25-29.
「81肖明,杨楠,李国俊.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 究结构探讨「J1.情报杂志,2010( S2 ):12-15,26.
「91张晓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关系「J1.西北医学教育,2008( 1):153-156.
「101翟延祥,金明华,杨琳.90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研 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1):180-183.
「111任其翔,王艳妮.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调查——以武汉大 学为例「J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1 ):17-19.
「121包敦安,董大海.基于ELM的网络评论信息可信性影响 因素研究「J1.现代管理科学,2009( 11):107-109.
「13]王艳,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基本问题探讨「J1.图书情 报工作,2009( 16): 35-39.
「141胡瑜.大学生网络信息查寻心理与行为的研究「J1.情报理 论与实践,2005 (5 ):505,508-510.
「151严慧英.影响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的主体因素「J1.情报杂志,2004(4) :94-95.
「161朱旭峰,黄珊.电子政务、市民特征与用户信息行为——基于天津市市民调查的实证研究「J1.公共管理学报,2008(2 ):49- 57,123-124.
「171吕艳飞.我国城乡青少年网民网络信息行为比较研究「J1.现代情报,2011(11): 79-81.
「181姜广强.面对Y—代大学图书馆资源配置策略研究「J1.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 ):75-77.
「191刘勇,徐双,王学勤.基于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图书馆服 务创新研究「J1.图书馆,2015( 3):82-85.
P01孟静.网络环境下高枚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略述「J1.科技 信息,2013(26): 301-302.
「211黄曼丽.基于'‘网络一代”用户行为研究的图书馆信息共 享空间发展「J1.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4):91-92.
「221余会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防范策略研究——以西安市高校学生为例「D1.长安大学出版社,2010.
「231帕哈尔丁 •赛福丁.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规 范浅析「J1.教育探索,2016( 2 ):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