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技术产业层
3、信息化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生产敏捷化和需求个性化使现代物流服务 日趋复杂化,通过信息化提升传统物流,是物流业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 通过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物 流行业长期面临着行业分割、专业水平低、规模效益差 和成本高等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 与政策措施研究
2018年9月17日
1
内容提纲
一、如何理解和认识物流信息化 二、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四、主要任务 五、重点工程 六、保障措施

2
一、如何理解和认识物流信息化
1.
2.
3. 4. 5.
基本概念:物流、物流业、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的总体架构 信息化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国家关于物流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物品

常规物品:对运输和储存无特殊要求的普通物品 特殊物品:对温度、湿度、光照、污染、腐蚀、辐射等有特殊要 求的物品
8
2.2 物流活动层次

微观层:在单一系统内部开展的物流活动,如企业内 部物流、具体的仓库、运输及物流设备管理等 中观层:在特定区域内部开展的面向多个系统的物流 活动,如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配送系统、货运代理等


四、重点工程 (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 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 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 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 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 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 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 台。 (八)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 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 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 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 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物流业与互联 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 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先进物流设 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 水平。
17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1.
2. 3. 4.
发展历程 取得的成就 存在的问题 面临的形势
18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单项应用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单一职能信息化(如财务、订单处理等) 局部集成阶段(当前主要的推进过程) 单层次跨环节信息化整合(如管理系统、作业系统等) 综合集成阶段(已有成功案例) 跨层次全环节信息化整合(如管控一体化系统等) 融合发展阶段(刚刚尝试) 多主体跨领域信息化整合(如供应链管理、共用平台、 物联网等)
国家信息化体系 制 度
融合创新
设施 设备 物品 运输+仓储+ 运具+器具+ 普通+特殊+
物流活动内容
7
2.1 物流活动内容

基础设施

运输: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线、海运航线、车站、码头、 机场以及各类交通枢纽 仓储:各种货物场站、仓库


设备

运载设备:各种车辆、飞机、船舶、搬运车、装卸及拣选设备 盛装设备:托盘、料箱、集装箱、货架、以及其他容器
信息化引领 和带动物流 发展阶段
现状: 信息化水平 滞后于物流 运作发展要 求阶段
可分为试点示范夯 实基础和推广应用 协调发展两个阶段
发展阶段
13

三个阶段的特点:

滞后推动阶段:在物流活动中,实物运作推动信息运作,物 流活动存在较大盲目性,反应缓慢;

同步协调阶段:在物流活动中,实物运作与信息运作同步, 二者相互协调,反应较快;
3
1、基本概念


物流:实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过程。(理论概念)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 合。【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2.2】
原材料 商品进入 企业仓库 运输 上托盘 包装 生产 J a 企业物流 辅料 标准件 30 40 ° C 60°C 95 PERSIL 通用件


宏观层:跨区域开展的面向多个系统的物流活动,如 国际物流中心、多式联运系统、货运代理等
9Hale Waihona Puke 2.3 物流活动制度

法律法规 政策 调节、监管与公共服务 标准规范 行业规范
10
物流信息化的工作架构
监管层 物 流 信 息 化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海 关 商 检
交 通 监 管 商 品 监 管 信 息 安 全 环 保 就 业 工 商 税 务 金 融 保 险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进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业 与制造业间的协同联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 力,是应对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战略选择。


12
4、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未来:
规划期:
物 流 信 息 化 发 展 水 平
物 流 发 展 水 平
信息化与物流运作 水平同步协调发展 阶段
3、存在的问题


政务系统 重点物流行业 不同运输方式间和军民结合 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 设施、设备与物品 信息标准 技术创新 投资与人才等
•电子政务系统中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 用和开放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重点物流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信息采集和交换水平较低 •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制约 着物流协同运作水平和多式联运水平的 提高。军民结合物流信息化的资源共享、 互促互补的范围还较小 •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不平 衡,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 有效支持供应链管理,难以为客户提供 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 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 •物流信息标准制定和宣贯的整体水平亟 待提高,一些关键的基础性标准制定工 作滞后 •物流信息平台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先 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转化、应用和 推广水平较低,自主创新和产业支撑能 力不强 •全社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高, 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国际合作 21 尚需深化,高端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
16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 (2009年3月10日)


三、主要任务 (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 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 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 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 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 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 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 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 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 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 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 长。 (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 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等 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 ( EDI )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 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 RFID 和 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 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 GNS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道路 交通信息通信系统( VICS )、不停车自动 交费系统( ETC )、智能交通系统( ITS ) 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 体系研究。…
5
1、基本概念
物流信息化 :
在物流活动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充分利用 信息流调控和主导物流,有效配置物流资源,创新物流管理 方法,使物流活动具有更好的业务处理能力、客户反应能力 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提高物流效率,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人际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系
6
2、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架构
提货
上托盘 运输 货物跟踪技术 陈列货架
废弃物流
商品进入商业仓库
运输 J a 30 ° C 40 60 °C C 95° PERSIL POS系统 客户
废弃
REWE 商店提货
回收
商品进入商店
4
1、基本概念

物流业:
物流业是以市场化机制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产业群体的总称; 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 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 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领提升阶段:在物流活动中,信息运作拉动实物运作,物 流服务目标明确,手段有力,反应及时,能够提供按需、按 时服务。

14
5、国家关于物流信息化的政策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 (二)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 工程。 会化和专业化。 (二)物流园区工程。 (三)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三)城市配送工程。 (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 (五)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 工程。 流发展。 (五)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 (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 发展工程。 布局。 (六)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 (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 的衔接与协调。 (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 (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程。 (九)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八)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 (九)应急物流工程。 和应用。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5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 (2009年3月10日)

三、主要任务

四、重点工程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二)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三)完善物流政策法规 体系。 (四)制订落实专项规划。 (五)多渠道增加对物流 业的投入。 (六)完善物流统计指标 体系。 (七)继续推进物流业对 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八)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九)发挥行业社团组织 的作用。
19
2、取得的成就


涉及物流监管和服务的相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积 累了比较丰富的物流信息资源,形成了较强的监管能力和一定的服务 能力;电子口岸等跨部门的物流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有效地支持了“大通关”信息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等工作。 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物流信息交换受到广泛重视,电子单证应用与货物 政府物流监管和电子口岸 追踪服务等已经开始起步。物流信息化的军民共建互促工作取得了一 定进展,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物流保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跨行业和军民共建 重点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 重点物流行业和区域物流 等行业基本实施了信息化管理,并在各自系统内部形成了有特色的信 息服务体系。区域性物流信息化推进工作开始起步。 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 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应用蓬勃发展。部分大中型物流企业普 设施、设备和物品管理 遍实现了运营管理等领域的单项信息化应用,少数先进的物流企业初 步实现了综合集成。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开展了物流 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 环节的信息化工作。 信息服务业 物流设施设备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智能交通和仓储自 动化发展迅速,信息通信技术在物品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物流信息化环境 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物品编码与标识、物流信息采集、物 流单证以及信息交换等各层次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已经逐步展开。 物流信息服务业孕育成长,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性物流信息平台和服务 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发展,射频识别(RFID)、移动 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 (RS)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物流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现代物流和物 流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社会投入 20 渠道逐步拓宽,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形成
宏观层
国际物流 信息化 重点物流行 业信息化 企业物流 信息化 物流基础设 施信息化 物流相关 信息业
军民结合物 流信息化 区域性物 流信息化
多式联运 信息化 物流园区 信息化 物流企业 信息化
中观层
微观层
物 流 信 息 化 标 准 体 系 和 安 全 体 系
基础层
物流技术装 备信息化
物品管理 信息化 物流信息 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