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井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刺络放血疗法的疗效评价结果
疼痛缓解
刺络放血疗法对缓解疼痛有显 著效果,尤其对于慢性疼痛和
神经性疼痛。
炎症减轻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减轻炎症反 应,对于关节炎、痛风等炎症 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促进血液循环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改善血液循 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缺血 性疾病和肢体麻木等有较好的 疗效。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 • 刺络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 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 刺络放血疗法的疗效评价与展望
引言
01
刺络放血疗法的简介
01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 疗法,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穴位或 部位,使淤血或病血排出体外,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络放血疗法的理
02
论基础
刺络放血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
刺络放血疗法源于《黄帝内经 》,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
中医认为,刺络放血可以调节 气血,通经活络,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通过刺破脉络,使气血流畅, 瘀滞得以疏通,从而达到调和 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刺络放血可以刺激机 体自身调节功能,促 进新陈代谢。
调节免疫功能
刺络放血疗法能够调节免疫功 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免 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
效果。
刺络放血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刺络放血疗法的机理
拓展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研究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为 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进一步探索刺络放血疗法在更多疾病领域 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摘要: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特定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小络脉,特定腧穴,病灶部位进行针刺,放出适量血液起到治疗疾病为目的中医传统疗法。

该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具有操作简、便、廉,起效快的特点。

古代文献对放血疗法的记载数不胜数,放血疗法作用众多,以《内经》:“菀陈则除之”为治则,在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述了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为放血疗法的探索与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放血疗法;放血疗法作用;研究进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用尖锐针具如三棱针、粗毫针、梅花针、采血针等特定针具在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产生泻热、排毒、祛瘀、通络、止痛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古代最早的放血器具为“砭石”,古人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砭石“以石刺病”。

最早的文献记载《黄帝内经》云:“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书中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热喘、暴喑、鼻衄等病证。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中有“启脉”的记载,叙述了用砭石治疗痈肿的方法。

历代医家对放血疗法的经验总结在文献中举不胜举,这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放血疗法作用1.1清热作用:中医认为的热有实热和虚热两类,阳气盛则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热随血泄而起到退热的作用,刺络放血泻热更适合实热引起的发热症候。

1.2止痛作用: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经脉瘀滞阻塞,闭塞不通导致的,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放血可以改善瘀滞不通的状态,恢复气血正常运行,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因此偏头疼、牙痛、咽喉痛等急性痛症,通过放血可以迅速缓解。

1.3解毒作用:毒邪壅盛,正邪斗争剧烈,通过放血可使亢盛之火热毒邪随血而泄,如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疮疡痈疽等。

放血不仅能排除热毒邪气,调理气血,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效果论证

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效果论证

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效果论证通过对近几年刺络放血疗法临床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了放血疗法在骨科、皮肤科、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妇科、五官科等疾病中的应用,指出刺络放血疗法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疗效可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标签:放血疗法;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前言:放血疗法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用三棱针、毫针、梅花针等工具刺破躯体的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一定的血液,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灸方法。

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疗效快、节省时间、成本低廉等特点,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近年来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内经》认为,放血络法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这一点是基于中医的病因学说。

《灵枢.口问》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

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

”意思是说,无论外感内伤或情志致病,最终均导致机体的经络、脉道不通。

因此,“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

“络病者,调之其孙络血”。

调理原则是“血实宜决之,苑陈则除之”。

血去则经隧通矣。

“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上述说明,刺血络法的作用机理在于出恶血、通经脉、调血气,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2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应用2.1放血疗法在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刺络放血疗法在治疗内科病中得到广泛应用,郭义等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到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刺络放血治疗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较好,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

黄劲柏等刺血配合药物治疗发病48h以内的中风患者,以双侧手十二井穴、十宣穴、耳尖及耳背静脉3组穴位作为治疗主穴,每次每组1~2个,共取4~6个穴位,每个穴位放血2~3滴。

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刺络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薛由仁(邵武市立医院针灸科,福建 354000)刺络法又称刺血法,它是以三棱针、梅花针等针具刺破浅表络脉以出血,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此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行气和止痛等作用。

近代刺络疗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遍及临床各科。

现将刺络疗法在临床中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清泻暑热、开窍启闭1.1 适应证刺络具有良好的泻热开窍作用,尤其适用于热闭神昏、惊厥抽搐之症。

因此,临床上每遇高热、中暑等症,应用刺血疗法,屡见奇效。

1.2 治法取穴:大椎、曲泽、十二井穴。

针具:三棱针。

穴位与针具常规消毒,刺浮络出血,大椎与曲泽三棱针刺后再拔火罐,十二井穴点刺后挤出数滴血液。

1.3 病案举例患者,男,43岁,农业局干部。

于1993年8月3日下午自感头昏,周身不适,至晚上8时发热,继而神志不清,小腿抽搐。

患者当日下乡检查工作,在烈日下暴晒多时,以往身体素健,查见:烦躁神昏、口唇干燥、肌肤灼热、无汗、小腿抽搐,T40.5 ℃,脉洪数。

症属中暑。

暑热由表及里,犯及心包,蒙闭心窍,故见高热神昏抽搐,治则:清泻暑热,开窍启闭。

急以三棱针点刺中冲、少商、少泽,挤出血液数滴,继于大椎、曲泽穴刺络拔罐,再饮以热茶,约过半小时,患者汗出蒸蒸,热退神清,周身痛楚不适等症渐渐悉除。

次日测T36.7 ℃,仅感稍有疲倦,余无他恙。

2 泻热解毒、消肿定痛2.1 适应证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睑腺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痤疮、带状疱疹等。

2.2 治法麦粒肿初发耳尖刺血一般1次即效,若反复发作者,可在两肩胛内寻找红色疹点,或取肝俞穴挑断皮下肌纤维再拔罐吸血,多数患者可根治;痤疮选大椎、肺俞,三棱针刺血拔罐;咽喉肿痛取商阳、少商刺,重者加大椎刺血拔罐;风火牙痛取商阳刺血,毫针刺合谷泻法;带状疱疹用梅花针叩打皮损区,再用火罐拔出黄色血水后涂以碘酊。

2.3 病案举例患者,男,19岁。

初诊日期:1998年7月8日。

面部布满红色高凸丘疹,有的已形成脓疱,俗称“青春痘”,每当食入煎炸火烤辛辣食品愈发严重,此起彼伏,触及即痛。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件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件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 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一)、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神志、心率影响的 临床观察(30例)
(二)、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神志、心率影响的 临床观察(500例)
(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 观察
(一)、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神志、心 率影 响的临床观察
1.67±4.08 1.67±4.08 -
–1.82±4.05 –3.64±6.74 2.00±4.47 0.00±0.00
*P<0.05 △X=Xt — X0
针刺后45分
收缩期压 舒张期压
1.67±4.08 –3.37±5.17 –1.82±4.45 –4.45±6.17*
2.00±4.47 0.00±0.00
病例的选择与确诊条件:刺络放血组30例,全为发 病后3日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选择脑出血与脑梗塞 患者,病因不限。脑出血选择最为多见的基地节出 血与脑叶内出血,出血量不限;脑梗塞选择除脑干 出血以外的其他部位的出血,梗塞面积不限。确诊 条件为典型的脑血管临床发病方式以及确切的CT诊 断。对照组22例,选择与刺络放血组年龄、性别、 病变的性质、部位以及病变的范围相似的患者.
*P<0.05 **P<0.01 △X=Xt — X0
表九、对照组中风患者心率的自然变化(△X±SD次/分) 针刺后15分 针刺后30分 针刺后45分
大面积的损伤
n=6 中面积的损伤
n=11
小面。积的损伤
n=5
-0.17±0.98 -0.37±0.81 -0.60±0.89
-1.50±3.39 1.61±4.01 -1.09±3.39 -0.05±1.17 -1.00±1.00* -0.08±1.30

近10年手部井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鹰

近10年手部井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鹰

222第19卷 第11期 2017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11 Nov .,2017人体所有井穴都被记载为阴经和阳经气血交贯之处,《针灸大成》记载“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指出井穴作为气血的源头,在生发气血中作用重大。

《灵枢·根结》中“根”又是对井穴是脏腑、经气之根本的解释,与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密切。

手部井穴位于上肢手部末端,穴位显露充分易于定位,皮薄肉少,针感强烈,最易激发经气,效果明显,依据经络走行,从手走头,与头面关系密切,一直是近些年临床单独或配伍使用的要穴,对于脏腑气血、经脉之气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总结近10年手部井穴的临床治疗为例,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对井穴的研究和利用作以参考。

1 手部井穴治疗概况1.1 循经取穴,疗面部疾 以经络走行为从手走头面为依据,使用手部井穴可以治疗经络所过的头面部疾病如痤疮、面部五官炎症疾病,辨证为热证者尤甚。

陈亦琳等[1]对38例青春期面部痤疮患者采用手部井穴刺血法治疗,首选肺经井穴少商,以肺主皮毛为辨证依据,及痤疮发生部位在口唇周围及鼻翼两旁,因手阳明大肠经经络走行至此,再加井穴商阳,前额加井穴少冲,两颊加井穴关冲,定位后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分别点刺,医者用指腹轻挤使每个穴位出血5~8滴,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

少冲、少泽以经络循行从手走头到达眼部周围,少商可清肺经在头面之热,陈欣[2]以手部井穴少商、少冲、少泽配伍患侧眼睑局部穴位太阳,治疗23例睑腺炎患者,治愈18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高达100%。

1.2 局部取穴,疗肢端疾 从现代解剖结构上来看手部井穴在手指末端动静脉血管网及神经末梢丰富,受针刺敏感,通经活络作用较强。

刺血或艾灸都可发挥祛瘀通脉、振奋阳气、末梢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加组织营养的作用,用于气血不达肢末的经脉痹阻和肢体不遂及麻木,在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上效佳。

刺络放血法及临床应用

刺络放血法及临床应用

第二节 临床应用举例
二、蛇串疮(带状疱疹)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 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 带状。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 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 疹消退后遗疼痛。
4.疱疹2-3周干结,预后不留瘢痕
二、蛇串疮(带状疱疹)
取穴:阿是穴、肩内陵、肩髃、肩贞、天宗、秉 风、巨骨、毫针刺条口透承山
刺法:每次在局部取两个穴位,以痛点为主,用 梅花针重叩,每穴叩刺8分钟,以局部出血为度, 然后加拔火罐10分钟,出血5-15毫升为宜。
三、肩痹(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加减应用
岗上肌腱炎:肩部外侧痛,岗上肌附着点压痛, 外展60-120度疼痛。重点取肩髃,巨骨刺血。 肩峰下滑囊炎:肩外疼痛,上臂内外旋转及外展疼 痛,功能障碍,三角肌前缘出现圆形隆起,重刺肩 髎、肩髃及阿是穴。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前肱二头肌长头处疼痛, 肿胀、压痛。屈肘时加重,上臂外展后伸疼痛加重 或有摩擦音,重用肩髃、曲池刺血。
刺络放血疗法与临床应用
裴景春
第一节 刺络放血疗法
一、定义:
刺络放血疗法是在病人的浅表络脉或选定 的穴位上,施以针刺放血泻邪,以达到治疗 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一方法是针 灸临床中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在《内经》 时期应用非常广泛,《素问·血气形志》认 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第一节 刺络放血疗法
四、面瘫(面神经麻痹)
1、攒竹、四白、地仓、太阳点刺出血,每穴 出血5-10滴。 2、颊车、颧髎穴点刺后加拔火罐。 3、耳后疼痛重者,医风、乳突穴放血拔罐 4、额纹消失不易恢复者刺鱼腰、头维穴出血 5、口角歪斜重者迎香、禾髎、夹承浆穴放血。

井穴放血急救脑病脑保护效应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井穴放血急救脑病脑保护效应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54·山 西 中 医 2020年1月第36卷第1期 SHANXI J OF TCM Jan .2020 Vol .36 No .1井穴放血急救脑病脑保护效应机制实验研究进展高 靓 孟 媛 徐梦瑶 孟 雪摘要:井穴放血疗法是中医学急救方法之一,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井穴放血可以缓解急性脑病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缓解低氧状态、酸中毒、神经毒性,有抗自由基损伤、抑制钙超载、调节炎性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增强抑凋亡基因的表达等作用,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对缺血性及创伤性脑水肿、血脑屏障功能障碍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总结近年来井穴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脑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井穴放血疗法在临床急性脑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井穴放血;急性脑病;作用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0) 01-0054-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15036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16740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1473766) 。

作者简介:高靓,女,主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3) ;孟媛,单位同第一作者; 徐梦瑶、孟雪,天津中医药大学。

·综 述·井穴放血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急救方法之一,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古今临床中的应用疗效确切,该法应用于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急救已被列为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进行全国推广[1]。

井穴放血疗法在构建中医急救体系及干预急症预后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临床多有报道运用井穴放血急救中风、颅脑外伤、中毒性脑病等急性脑病的治疗,井穴放血疗法可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有缩短苏醒时间及改善预后等作用。

现将近年来有关井穴放血急救急性脑病的效应机制文献研究做一综合分析。

1 对脑血流动力学、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井穴放血疗法可能通过刺破毛细血管壁放血,影响改变血流剪切力,干预四肢末梢微循环状态调节血流变,末梢的疼痛刺激作用于内皮细胞,激发释放相关激素引发连锁病生反应,继而影响周身血运,改善脑部微循环,从而减轻缺血缺氧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2-4]。

刺络放血疗法博士论文

刺络放血疗法博士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刺络放血疗法文献及理论研究现状1.1刺络放血疗法刺络放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说文解字》所云:“赵,以石刺病也”,包括放血和排脓的治疗方法。

最早的古籍记录刺络放血是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

从多次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古代医家不断总结治疗经验,与此同时依靠生产力的进步,还有铜铁器的出现,刺络放血针具由石制材料向金属材料转变,因此产生了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

刺络放血疗法,又称刺血疗法,在《内经》中是“刺留血”的描述,刺络放血作为中医学中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

其理论基础是“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刺血疗法的应用大法则是“宛陈则除之”。

从《内经》162篇文章中,发现涉及此法的篇章就有60余篇,覆盖了刺血疗法的原则、如何选择针具、刺营出血的技巧等部分。

不但古代有众多医家擅长使用这种治疗手段,在现在临床上也经常运用,多用梅花针、毫针、三菱针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工具去刺破人体特殊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异常小静脉,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是传统的针刺最基本的方法。

1.2 《黄帝内经》中有关刺络放血文献的记载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

《内经》的产生意味着着刺络放血疗法理论体系的已经有了稳定模式。

《内经》是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史料可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际。

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记载,专门用于点刺湾血,治痈肿、热病的“锋针”的记载,而“锋针”就是“九针”。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其长寸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刺,呈三棱锥形,是现代针剌放血的三棱针。

从古至今,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的理论、原则、技术以及所采取的方法上,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得以不断进步。

两千多年来国内国外无数中医学家,在理论上独树一格,或者准确无误,其成功之路,都未脱离深入实践研读《内经》来升华个人的医学理论。

刺络放血疗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刺络放血疗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的发展前景 。现将 近年来 刺络 放血 经 脉之 气 交接 于 四末 之 所 在 , 以井 血 、 所 缺氧的耐受和适 应能 力 , 高 了缺 提
疗 法的实验 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
1 作 用 机 制
穴多用 于 治疗 脏 病 重症 , 尤其 多 用 于 血后神 经 元 的可 塑性 , 而 可影 响 晚 进
维普资讯
河北 中医 20 07年 6 第 2 月 9卷第 6期
l2 N 6 H JT M Jme2 0

— —
5 6l
刺 络 放 血 疗 法 的实 验 及 临床 研 究 进 展 ※
孙 阁 冯新义 孙 国华
恶 血 得 入 于 经 , 成 其 疾 ” 表 明 刺 血 以 :
A 说 验大 鼠分 为假 手术 组 、 缺 血组 和脑 低脑缺血 后升 高 的 E A浓度 , 明手 脑 缺血 +井穴 放 血治 疗组 , 侧大 脑 中 十二井穴 刺 络放 血 可 阻止 神 经毒 性 , 一
动 脉 阻 塞 致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损 伤 模 型 起到保护脑损 害的作 用 。黄 碧兰等 : ( A , 疗 组 在 脑 缺 血 后 即 刻 给 予 用刺络放血法通过 制备局 灶性脑 缺血 MC O)治
刺 络 放 血 疗 法 是 用 三 棱 针 、 花 活血 、 梅 消瘕 、 急救 、 消炎 、 止痒 、 过敏等 以上各 时程 F S及 H PO免疫 阳性 细 抗 O S- /
针、 毫针或 其 它工 具 刺破 人 体某 些 喻 作用。张争 昌 把 刺络 放血疗 法 的作 胞数均 高 于 同时段 的缺 血病 模组 (P 穴 、 灶 处 、 理 反 应 点 或 浅表 小 静 用机制归纳为泄 热解 毒 、 病 病 消肿散结 、 疏 <0 0 ) . :结 果表 明, 5 急性 脑 缺血 后应 脉, 放出少量血液 而治疗疾 病 的方法 , 通经络 、 消瘀 去滞 、 和气 血 、 整 阴 用井穴放 血干预治疗 可 明显 增强缺 血 调 调 是针灸 的传 统方法之 一 。刺 血疗法 具 阳 、 醒脑开窍 、 镇静 止痛 等方 面。井穴 区脑组织 对抗 神经细 胞凋亡 的即刻 早 有操作 简单 方 便 、 作 用少 、 效 快 、 为 五输 穴之 一 , 位 于 爪 甲之 侧 、 肢 期基 因 F S 副 疗 多 四 O 和抗应 激 H P O蛋 白的表 S- / 节 省时问 、 本低廉 等特 点 , 有广 阔 末端 , 成 故 为十二经 脉阴 阳之气始 发之 处 , 达 , 而提 高 了缺 血 后神 经 细胞 对 缺 从

井穴刺络放血验案二则

井穴刺络放血验案二则
2 0 1 4年 9月
压 防治 指南 中关 于 原发性 高 血压 相关 诊 断标 准目 。采取 随机 数字 表 法, 将4 9 6 例 患 者 进行 随 机 分组 , 观察 组 2 4 8 例: 男性 1 2 6例 、 女 性 1 2 2例 , 年龄 4 5 ~ 7 9 岁、 平均 年 龄 ( 5 6 . 1 5  ̄ 5 . 2 6 ) 岁, 合 并 高血脂 症 l 1 5 例, 冠 心病 6 7例 , 糖尿病 3 5 例 。对 照 组 2 4 8 例: 男性 1 2 8 例、 女 性 1 2 0例 , 年龄 4 4 — 7 8 岁、 平均 年龄 ( 5 6 . 1 2  ̄ 5 . 3 1 ) 岁, 合 并 高血脂 症 1 1 2 例, 冠心 病 6 5 例, 糖尿 病 3 4例 。研 究 排除 标准 : ① 继发 性 高血压 患 者; ②伴 有 严重 肝 肾 功能 不 全患 者 ; ③对 本 次研 究使 用 药 物有 过 敏 史 患者 。两组 患 者一 般情 况 比较 ,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尸 > 0 . 0 5 ) 。 1 . 2治 疗方 法 :对 照组 患者 给 予 贝那 普利 片 口服 治疗 ,剂量 1 0 m 次, 1 次, d , 于晨 间顿服 。观察 组患 者在 对 照组 治疗 的基 础上 加用 养 血 清脑 颗 粒 治疗 , 剂量 : 4 g , 次, 3 次/ d , 贝那 普 利 片 用 法用 量 与 对 照 组 相 同 。两组 患者 均 在治 疗 4 w后 进行 疗 效评 定 , 治 疗期 间指导 患 者 低盐 、 低 脂饮 食 , 对 于伴 有 糖 尿病 、 冠 心病 、 高 血脂 症 等 内科 疾 病 患者, 给予对 症 治疗 , 或保 持原 有 治疗 方案 。 1 . 3观 察指 标 : ①观 察 两组 患 者 治疗 前及 治疗 4 w后 ( 以下 简称 治 疗 后) 血 压变 化情 况 。② 观 察两 组 患者 头 痛症 状 改善 情 况 , 头痛 程 度 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进行 , 分为 0 — 1 0 , 分值越高表明头痛程度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摘要】刺络放血疗法对人体生理反应具有针对性,属于中医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

主要在人体病灶、特定腧穴及浅层小静脉进行刺针治疗,并将血液适量放出。

目前,应用于各临床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简单、方便、起效快且价值低廉等优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以被逐渐扩大,且内容逐渐完善。

现代医学中,则主要依据历代治疗的基础上对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现代疾病的医学机制进行探索与研究,望达到准确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合理科学使用该疗法帮助病者康复。

【关键词】刺络放血疗法;机理;研究进展刺络放血疗法在治疗疾病上历史悠久,通过尖锐的针具进行针刺治疗,于患者穴位及浅表层的血络采用针刺方式适当放出血液,进而治疗病者疾病,达到康复。

该疗法在古时被人们所重视,且应用范围遍布临床各科,在医学史书中均有该疗法的记载。

该疗法具有泻热出血、可调节阴阳失衡、气滞血瘀、活络血脉、治疗新病旧疾等作用。

刺络放血疗法通过通经脉络、疏气血瘀的原则达到止痛、镇静、化瘀消肿的目的[1]。

为此,本次则主要阐述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情况。

一、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价值及发展历程(一)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价值刺络放血疗法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十二病方》中则有该疗法的记载,《内径》医学书籍中记载该疗法的内容则高达46篇,所写内容丰富具体,并在此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

为后续刺络放血疗法的发展奠定基础,且影响深远。

刺络放血疗法在中医药书籍《内径》中,主要应用于治疗发热、疼痛、癫狂症等数十种疾病中。

相关人员在《内径》中总结出,该疗法主要有泻热开窍、祛瘀活络、消肿排脓、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祛邪疏表等作用。

该疗法虽在《内径》中没有明确表明,但在其他中医学书籍中则有明确的标明:诊断病者内气的虚实,若为虚,则需要补之,若为实,则需要泻之。

必须要去其血脉,后调养,方可痊愈。

从这一条文中则表明气虚症的病者也可使用刺络放血疗法进行医治,治疗原理主要依据先去除血脉内存在的壅滞之瘀血,后再经过其他方式补虚气,以调整阴阳平衡。

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十二井穴点刺放血我在临床喜欢使用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包括对心脑血管的改善,脑血流的改善和呼吸系统的改善。

有研究表示,在十二井穴每穴点刺放血3-5滴后,再探测颅内各主要血管的血流状态。

探测所得信息,结果T检验结果P<0.01,表现出良好的双向良性调整的作用。

与针前相比具有显著性的意义。

(我曾经学过统计学,知道一点皮毛。

)说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对血管具有扩张的作用。

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会对血管表现出良好的改善作用,且作用迅速,稳定,持久,此方法优于临床的很多西药。

使用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可以泄热,活血化瘀,醒脑安神。

我在临床常常使用十二井穴点刺放血,这次给周老师进行点刺放血前几天只放了右手因为当时周老师说:“整条右手臂麻木的厉害,尤其是指尖部位,我以往曾经这样给患者治疗过,收到很好的疗效。

我考虑周老师也有颈椎病,且微循环也不好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应该适合她,我想她的手臂麻木是否由颈椎病导致的指端麻木呢?可以试试指尖点刺放血,应该会有很好的改善。

于是我就在30号那天给她做了右手的指尖放血,其实也是十二井穴的点刺放血。

放血后,周老师就说他的右手臂麻木的现象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我想这种方法,很简单,如果你也有指端麻木,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谈到十二井穴的点刺放血,一般患有头部疾患的,用阳经的井穴点刺放血,可以直通头部。

比如您患有头痛,这个时候可以试试商阳,关冲和少泽这几个穴位点刺放血,因为这几个穴位的走向都是可以直通头部的。

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血栓,脑出血等。

使用这几个穴位点刺放血就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

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关冲是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一般患有头部疾病的,可以试试这三个阳经的井穴点刺放血,因为这三条井穴都直通头部的穴位,这就是上病下治的一种方式,往往这样治疗也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我之所以给周老师十二井穴都点刺放血了,就是因为周老师的疾病很多,主要也想给她井穴点刺放血做全身的调理同时也还是急于赶着出差,扎的较多。

井穴刺络放血验案二则

井穴刺络放血验案二则

井穴刺络放血验案二则
张树霞;张存彦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26
【摘要】井穴是五输穴之一,十二经脉各有一穴,位于手足之端。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难经·六十三难》曰:"……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井穴位于四肢末端,《难经》中将井穴类比为东方,东方属木,与四季中春节相应,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季节,即井穴为阳气生发之源,可振奋阳气。

笔者应用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辨证为风寒型疾病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治疗荨麻疹患者,女性,32岁,2010年11月来诊。

患者每年冬季因为受寒后双手出现风团,瘙痒明显,遇寒加重。

近几日因为寒凉明显症状加重,夜间皮肤瘙痒影响睡眠故来我科就诊。

诊断为荨麻疹,辨证属于风寒型。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张树霞;张存彦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中医院 301700;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017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委中穴刺络放血验案举隅
2.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
3.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意识障碍的机制探讨
4.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
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5.井穴刺络放血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疗效及对患者肌肉、运动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刺络实训报告范文参考书

刺络实训报告范文参考书

一、实训背景刺络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刺破皮肤表面,使血液流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中医外治方法。

为了提高我的临床技能,深入了解刺络疗法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我在XX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刺络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刺络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2. 熟悉刺络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实训内容1. 刺络疗法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进展;2. 刺络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临床应用;4. 刺络疗法的临床操作实训。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理论学习(1)刺络疗法的历史渊源: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刺络疗法在我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以及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2)刺络疗法的理论基础:学习了刺络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

(3)刺络疗法的现代研究进展:了解了刺络疗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

2. 第二周:实践操作(1)操作方法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刺络疗法的操作步骤,包括选穴、消毒、刺络、止血、敷贴等。

(2)临床操作实训:在导师的监督下,为患者进行刺络治疗,熟悉操作流程,提高临床技能。

(3)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病例,分析了刺络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临床应用。

五、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对刺络疗法的历史、理论、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有了全面了解。

2. 操作技能方面:掌握了刺络疗法的操作步骤,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

3. 临床经验方面:通过为患者进行刺络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 思维方式方面: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刺络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刺络疗法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实训报告的具体内容:刺络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刺络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刺破皮肤表面,使血液流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中医外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凡 中风跌 倒 , 卒 暴 昏沉 、 痰 涎 壅滞 、 不省人事 、 牙 关
紧闭、 药水 不 下 , 急 以三棱 针 , 刺手 十指 十二 井穴 , 当 去恶 血 , 治一 切 暴死 恶侯 , 不 省人 事 , 及 绞肠 痧 , 乃起 死 回生妙 诀 ” , 《 针灸大成 》 云: “ 人之气血凝滞不通 , 可用 刺血 法 以祛 除 其凝 滞 , 活 血 化 瘀 ”, 《 正 体 类要 》 亦云: “ 患 者 如有 瘀 血 , 止宜砭去” , 《 古今医鉴》 也 指 出“ 一 切 初 中风 、 中气 昏倒 不 知 人 事 … … 急 以 三 棱 针 刺 手 中指 甲 角 十 二 井 穴 , 将 去恶血 ” 。清代 医家 吴谦 在《 医 宗 金 鉴 ・刺 灸 心 法 要 诀 》 中指 出 : “ 商 阳 主刺卒 中风 , 暴 仆 昏沉 痰 涩 壅 , 少商 、 中冲 、 关 冲、 少 泽、 商 阳, 使气血流行 , 乃 起 死 回生 救 急 之 妙 穴 。 ”由 此 可 见 , 井穴 放血 是 古代 急 救 中风 昏迷 以促 醒 的 常用 之 法 , 且 疗 效肯 定 。《 难 经集 注 》 中说 “ 井者 , 山谷 之 中 , 泉 水 初 出 之 处 ”, 即 十 二 井 穴 为 十 二 经 脉 之 经 气 的始 发之 处 , 具有 开 窍 醒神 、 疏 通 经 络 等功 效 , 其操 作 简 单 、 疗效 显著 , 有 着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本 文 查 阅 了 近
络放 血对 病程 在 1 2 h以 内患 者 的神 志 影 响 最 大 , 刺 络后 3 0 ai r n、 5 0 mi n 、 8 0 mi n与 针 前 差 值 , 两 组差 异 有 显著 意义 , 说 明早期 治疗 具 有重要 意义 。 崔海 [ 4 ] 等运 用 手 、 足 十二 井 穴放 血 法 治 疗 脑 梗 死患 者并 观察其 疗 效 , 设立手、 足 十二井 穴放 血组 和 对 照 组进 行 临床疗 效 的对 比观察 。结果 显示 : 手 、 足 十 二 井 穴 放 血 组 的 患 者 症 状 改 善 程 度 组 间 比较 无 明 显意 义 ( P> O . 0 5 ) , 两 组 优 于对 照 组 ( P< O . 0 5 ) , 提 示 手 十二 井穴 放血 与 足 十 二 井穴 放 血 比较 , 疗 效 等 同 , 十二 井穴放 血对 脑梗 死 患者有 治疗 效果 。 黄劲 柏等 [ 5 ] 刺血 配合 药物 治疗发 病 4 8 h以 内 的 中风 患 者 , 以双侧 手 十 二 井穴 、 十宣 穴 、 耳 尖 及 耳 背 静 脉 3组 穴 位 作 为 治 疗 主 穴 , 每 次每 组 1 ~ 2个 , 共 取 4 ~ 6个 穴 位 , 每个 穴 位 放 血 2 ~ 3滴 。 结 果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刺 血 急 救 + 药 物 组 的 疗 效 明显 优 于 药 物组 ( P< O . O 1 ) 。韩 冰 雪 [ 6 ] 治 疗 发 病 1周 的 中 风 患 者 , 在 头 针 加 西 药 常 规 治 疗 同时 , 取 十二井穴 刺 络放 血 , 左 右 侧肢 体交替 , 结 果 头针配合 十二井穴 刺 络放 血疗 法对 急性 脑梗 死 患 者 早 期 运 动功 能 评 分 、 日常 生 活活 动能力 及 神经功 能 积分 的改善 有 明显促 进作
用 , 优 于头针 组和对 照 组 ( P< O . 0 5, P< 0 . O 1 ) 。
刘 德荣 等人 [ 7 ] 观 察 手 十 二 井 穴 刺 络 放 血 配 合 中
药 治 疗 急 性 缺 血 性 卒 中 的 临 床 疗 效 ,将 9 6例 患 者 随 机分 为观 察 组 和对 照 组 , 各 4 8例 。 观 察 组 采 用
Vo 1 . 2 6 , No . 2 0 , Oc t 2 0 1 3 J M eO T heor& P r ac 网
2 68 9
近1 O年井穴刺络放血疗法 的临床及 实验 研究概况
李 秀军
天津市滨海新 区塘沽 中医医院脑 内科 3 0 0 4 5 1
关键词
井穴刺 络放 血疗法
实验 研究 文献 来 简 述井 穴 放 血 的 临床 价 值 , 以 期 为 临 床 治 疗 中风 病 提 供 一 定 的 帮 助 。 本 文 将 通 过 临 床
研 究 和 实 验 研 究 两 个 方 面 介 绍 井 穴 放 血 的 研 究
概况 。
意识 障 碍患者 具有 较 好 的醒 神作 用 ; 手 十二 井 穴 刺
临床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 2 4 5 . 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i 0 0 1 — 7 5 8 5 ( 2 0 1 3 ) 2 0 — 2 6 8 9 — 0 3 本 文 通 过 查 阅 近 十 年 对 井 穴 刺 络 放 血 的 临 床 和 化 。结果 显示 : 手 十 二井 穴 刺 络 放 血法 对 中等 程 度
十 年 中国知 网数 据 库 5 0篇 文 献 , 综 述 了关 于 手 十 二
井穴 刺 络放 血对 缺 血性 脑血 管病 的 临床 与实 验研究 概况, 报 道 如下 。
1 临 床 研 究
手 十 二 井 穴 刺 络 放 血 配 合 口服 补 阳 还 五 汤 治 疗 ;对
・ .
井穴 刺 络 放 血 是 中 医行 之 有 效 的 急 救措 施 之


它是 以三棱 针 等针 具 刺破 手 十二井 穴 , 放 出少量
血 液 以 防 治 疾 病 的 方 法 。 井 穴 放 血 作 为 中 医 传 统 的 急救 措施 , 古 典 医 籍 多 有 记 载 。《内 经 》 云: “ 菀 陈 则 除之 者 , 出 恶 血 也 ”, 明代朱权所撰《 乾坤 生意 》 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