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教案设计: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




过滤法
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提纯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
2.常见除杂方法
方法
举例




化气法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
例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有四位同学在实验前,对其中所含的离子进行了不同的猜测,请你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Na+、CO32-、Cu2+、Cl-B、Fe3+、NO3-、Na+、CO32-
C、H+、Ba2+、Cl-、K+D、Fe2+、K+、Cl-、NO3-
通过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讲解常见物质物质的颜色。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组内物质的不同特性,用实验或其他方法将其一一区别;
3、根据不增杂、不减主、易分、复原的原理对气体进行提纯。
教学重点
1、常见气体的检验;鉴别的方法;提纯的基本原则。
2、能正确鉴别和分离目标物质。
教学难点
常见物质的鉴别及除杂
课前准备
PPT课件、思维导图
③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无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
④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Cu(OH)2
⑤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Fe(OH)3
b.:如SO2、NH3均有刺激性气味;
c.:如CaCO3不溶于水、Na2CO3溶于水;
d.:如溶于水放热的有:、;溶于水吸热的有:;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有:。
(1)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Cu、Fe2O3、P(红磷)
②黄色:S
③蓝色:CuSO4·5H2O
④绿色:Cu2(OH)2CO3
⑤黑色:CuO、Fe粉、木炭粉、MnO2、Fe3O4
(2)沉淀的颜色:
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有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氢气和氮气
例2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能区分开来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用洁净的铁丝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观察法辨认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
D.用盐酸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总结: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完成相应习题
板书设计
离子符号
检验方法
现象
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取少量试剂加入锌粒;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碳酸盐
O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②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可溶性铜盐
沉淀法
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
置换法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
溶解法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
加热法
除CaO中的CaCO3,可
转化法
除CO2中的CO,可
重难点突破(巩固练习)
例1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
e.依据磁性鉴别:铁丝可以用磁铁来吸引,而铝丝不可以。
f.依据硬度鉴别:金属和该金属的合金,相互刻划,有划痕的为金属,反之为合金。
(2)化学方法
a、鉴别步骤:
①要先取样品(少量)于容器中,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要加水溶解形成溶液;
②加入适量选择的试剂;
③对比产生的实验现象;
④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b、常见离子的检验(由学生进行展示讲解)
木条复燃
氨气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氢气
点燃,大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一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准予而干燥的小烧杯,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无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课题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教材分析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涉及多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加上对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开放与探究,使得本专题内容呈现综合性强、检验学生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节复习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占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学生接触化学时间较短,化学的学习知识点繁多,物质的鉴别和除杂部分知识点较多,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总结比较全面细致的掌握本节内容,所以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重要且考试常考部分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掌握。
CO32-
①先取少量试剂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钙盐
离子符号
检验方法
现象
SO42-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
Cl-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
NH4+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加热,反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典例分析
(1)用一种试剂鉴别K2CO3、AgNO3、NaCl三种无色溶液。并设计实验?
教学过程
考点一气体的检验
检验气体应从气体的性质入手,明确各种气体的特性,选取合适的方法,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并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讲解相关内容)
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水蒸气
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白色变蓝色
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
带火星的小木条
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二物质的鉴别(高频)
(一)鉴别原理
鉴别主要是利用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进行明显的区分。
(二)鉴别原则
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种试剂。
(2)探究??请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Ba(OH)2、稀盐酸、NaCl四种无色溶液。(小组讨论完成,选小组进行交流)
考点三 物质的除杂
1.除杂原则
(1)不增:不能引入新杂质。
(2)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物质减少。
(3)易分:操作简单,易于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容易复原。
2.常见除杂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先考虑物理方法——根据物质不同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溶解时不同的热量变化等物理性质进行判断;
再考虑化学方法——加入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属于该物质的特殊的、独有的特征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常见的不同现象有: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吸放热、固体溶解等。
1.鉴别方法
(1)物理方法
a.:含的溶液呈蓝色,含的溶液呈黄色;溶液呈紫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