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依己之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依己之见
这句话包含着对苏轼对王维画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次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了。
所以诗和画都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画讲的就是写诗要有画的意境,让读者如临其境。
而画画则要有诗的韵味,令人观画如赏诗的效果。
然而在我们中国山水画和诗歌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形神兼备以神胜。
中国山水画与诗歌本来相通的,诗和画的寓意在于意境的本身也在于事物他本身的创作与生活情境的结合与升华。
是人类所追求是一种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
而我们所追求的山水画就是画以形传神,以形造境。
而诗是以景抒情,通过作者本身对外界的大好河山和美好景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和眷恋,内心的驱使使得用语言文字简单、清晰、明了来表达来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和画之间有着共通之处的意境美,也正是诗歌和画之间的一种默契。
好比花和绿叶一样,花要绿叶的衬托才会显得更娇媚动人,而绿叶也需要花的衬托才会清新脱俗。
这样才显得出两者之间的彼此依靠的重要性。
也体现了两者共同互依存在的一种独特特性。
“诗中有画”的说法,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
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
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从其含义中,可以窥见诗画、情意的密切关系,也可以窥见诗是以情为主,而画是以意为主的.。
就诗来说,一切有效的表现方法,应该都是使诗情表达得更落实,更能为读者所掌握,也就更能感染读者,即令最空灵的表现手法,其效果也是如此。
所以诗画都是一个共同的载体,一幅好的画他会让人感觉到里面富有诗情画意的存在,让人觉得他更是一首好的诗歌;同样一首好的诗歌也会包含着一个完美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幽深而意境深远的画面。
在王维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因为王维的诗中带有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
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只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
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
落日总是圆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然而在大漠、长河的环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为旋风所卷、直上天空的黄沙,以及映在长河中的日影,“落日”在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觉得“圆”了。
这种观察、体会的工夫,和深厚的绘画修养是密切联系着的,我们在欣赏诗歌同时也是在欣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
其实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
这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
换一句话说,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
又如: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这两句也描写了色、光、态的融合,其中只有“色”容易看出,体现在“白”、“青”两个字上;“光”和“态”都较难看出。
这里所表现的“光”是和作者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当太阳光照到江湖上时,水面反映着太阳的色素,因此,不能显出江湖的本色来,只有在日落的时候,才显得比任何时侯都白。
湖水来时,像排山倒海似的,在大起大伏的潮面上,太阳光的色素也大大减少了照应作用,连带着太阳的光度也好像降低了许多,于是只感到潮水的一片青光笼罩了天地似的。
明确了这两句对光的描写,那“江湖”平静开阔的“态”和那“潮水”汹涌澎湃、放出青光、笼罩天地的“态”,也就显出来了。
而且只有分析到这个程度,那“色”之所以“白”和“青”,才算是得到准确的体现。
像这样对“光”的变化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致,没有画家素养的诗人,是很难办到的
如上所述,从“诗中有画”来考察王维的作品,无论在结构、炼材或语言上,都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印证,尽管吸收了绘画的某些表现因素,但仍是诗的效能的发挥,仍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诗的表现范围。
就其属于诗的效能的发挥来说,一般作者也就有可能在个别题材中、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接触,差异只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把诗的效能中的这种特点,发挥到具有深厚绘画素养的王维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同样“画中有诗”也是以画为主体,吸收诗的某些因素,融入画中境,从而体现出一般画出来的作品才是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有人说:”画是静默的诗”。
所以画不仅仅是诗的体现,也是诗的载体,他们都是想通的,因此在一般绘画中需要一种深远的意境才会显示出画的美感和价值。
诗人漆雕世彩以诗释画、以诗证释画,对画面时空二度审美,融入个人的所思所感,将画面时间和空间的凝固性转化为语言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性,进而深化了某个人或物这一类得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生命意识或思想内涵,使得诗与画在时空意识的转换上产生相通,并借助诗歌语言符号对绘画色彩、线条构图、情感抒写方式等进行深度转换,挖掘出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