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08期 科学养生
256
护理与康复
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
欧阳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530)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子宫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护理中,评价其有效性。
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在消毒、病房、安全、基础等维度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多发性疾病,常见于30~50岁女性群体,且以良性病变居多。
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带异常、腹部包块、月经量多、经期紊乱等,对女性心理、生理健康均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中对该病症主要采用手术剥除治疗,同时辅以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将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对照研究,分析护理中质量持续改进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本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观察对象,并经B 超、妇科检查等确诊。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中,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5.8±1.6)岁,病程1.2~4.5年,平均病程(2.6±0.8)年;观察组48例中,患者年龄26.5~64岁,平均年龄(45.5±1.5)岁,病程1.5~5 年,平均病程(2.7±0.7)年。
两组患者病程、年龄对比(P >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用于观察组护理中,具体操作:
①各项护理流程完善:首先协助患者完成相应检查,了解病灶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认知,采用宣传手册、一对一、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护理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等,让患者基本了解自身情况;
②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技能等直接关系护理质量,科室需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由科室组织定期进行提升培训;并根据科室自身特性,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并编入“护理人员服务手册”,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职责与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业务能力、考核制度等,警醒每位护理工作者,提高其综合素质;
③护理体系完善:科室应根据患者意见、手术治疗后特性等,建立一个完善的责任制护理体系,由质控管理人员、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共同参与,明确护理人员相关责任,要求各级人员严格履行,使质控管理充分发挥,加强对护理细节的监督,例如:护理记录、核对患者体温单、做好交接记录、定期查房等,促使护理质量改建;
④质量持续改进:科室护理人员每月对当月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包括:消毒隔离、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性与质量、护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基础护理开展情况等,并组织相关责任护士讨论,找出当月护理工作中较为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找出可行性高、有效地整改措施,进而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采用本院拟定护理质量评价表评估,包括:护理安全、消毒护理、病房护理、基础护理等四项,每项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运用软件SPSS18.0系统数据处理,x 2检验计数资料、
以%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 <0.05。
2 结果
根据表格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基础、安全、病房、消毒等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n ,x ±s ]
组别n 消毒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对照组4781.5±4.282.3±4.081.1±3.881.3±2.5观察组4897.9±5.096.5±4.396.6±4.795.0±3.0t -17.2916.6517.6924.15P
-0.00
0.00
0.00
0.00
3 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良性病变肿瘤疾病,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治疗。
其中以手术剥除治疗为主,但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地护理显得极为重要[1]。
据相关文献显示,在子宫肌瘤护理中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预后结果[2]。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快捷、有效、方面的管理方式,最早被应用于企业工作质量管理与企业生产中[3]。
近年来,随着医护理念的改变,被应用于护理临床中;是以持续突破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主要原则,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及预后评估措施等几个方面提高护理质量[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显著,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经分析,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质量、过程监督力度,通过明确责任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能动性与重视度;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可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利于获取患者信任、建立友好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护理工作中,可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优化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有效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203-205.
[2]李宇瑾,陈晓华,杨晓群,et al.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45.[3]朱衡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智慧健康,2018,4(6):91-92+95.
[4]李雪萍.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23-124.
[5]倪美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