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误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急腹症的误诊原因,认识其临床特征及发生发展过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3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误诊率高达56.5%,以突发性撕裂样痛为主要症状, 占78.3%(18/23),易误诊为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等。
结论本病误诊率高,应重视其临床鉴别诊断。
标签:卵巢黄体囊肿;急腹症;误诊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易误诊为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等。
现就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23例卵巢黄体囊肿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处理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06~2009年我院收治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23例,年龄16~42岁,平均30岁。
月经周期24~41 d,平均30 d。
未婚1例,已婚22例中未孕者4例,已孕者18例。
1.2 临床表现
发生于右侧15例,占65.2%;发生于左侧7例,占34.8%。
23例患者均既往月经规律,发生于下次月经前第7~10天的3例,发生在月经前第5天~第7天的6例,发生在月经前3天的13例,发生在月经来潮当天的1例。
6例于性生活后发病,2例于用力排便后发病,余无明显诱因。
突发下腹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16例,肛门坠胀感18例,晕厥8例,阴道少许出血1例。
入院查体:患者均为贫血貌,血压低于90/60 mmHg 12例,下腹压痛23例,肌紧张20例,反跳痛13例,移动性浊音阳性16例,20例做过妇科检查的患者均有后穹隆饱满、触痛阳性和明显宫颈举痛,一侧附件区压痛者21例。
20例行后穹隆穿刺均抽出不凝血,3例疑阑尾炎未做后穹隆穿刺。
入院时发热2例,体温37~38.5 ℃,其中血白细胞≥10×109/L者10例。
贫血19例。
22例B超提示盆腔积液,液面深度1~7 cm,平均4~5 cm。
16例行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均为阴性。
10例术前术后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43.5%,误诊13例,其中误诊为异位妊娠的5例,急性阑尾炎的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卵巢囊肿破裂2例,误诊率为56.5%。
1.3 确诊依据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黄体囊肿破裂。
1.4 治疗情况
术前明确诊断的10例中,行卵巢黄体囊肿剥除加修补术,拟对5例误诊为异位
妊娠者行输卵管部分切除术,3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拟行阑尾切除术并选择麦式切口,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及2例卵巢囊肿破裂者拟行一侧附件切除术,术中明确诊断后均改行卵巢黄体囊肿剥除加修补术。
术后结合抗炎补血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8 d。
2 讨论
2.1 正常卵巢黄体是在促黄体生成激素等作用下,成熟卵泡排卵后颗粒层细胞及卵泡膜细胞等大量增生肥大而成,当其充分发育而直径超过3cm时即为黄体囊肿[1],黄体囊肿多为单侧,直径很少大于4cm[2]。
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当受内外因素作用发生破裂时,极易出血,血液积聚于盆、腹腔,刺激腹膜引起腹痛,这是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易致急腹症而成熟卵泡排卵不致急腹症的根本原因。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有自发性破裂和外力性破裂两种,本资料显示有6例患者发病前有性交、排便等紧张性活动,说明紧张性活动是黄体囊肿外力性破裂的重要原因。
另15例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
说明这些黄体囊肿破裂是自发性破裂,可能与盆腔炎症及卵巢子宫充血等有关[3]。
黄体囊肿破裂造成腹腔大量积血,临床特点是突发性下腹疼痛,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多伴有肛门坠胀感,白细胞增高,尿妊娠试验阴性。
少数患者有阴道出血,但少于月经量,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阳性,子宫大小正常,阴道后穹隆饱满,一侧附件区可触及包块或增厚,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此病的早期诊断。
2.2 误诊原因分析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术前诊断至今仍较困难,朱耀魁[4]等报道误诊率高达69.8%,本院误诊率为56.5%,主要误诊为宫外孕和急性阑尾炎。
本组有3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均取麦氏切口,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
误诊原因除了未注意阑尾炎所特有的脐周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外,主要是忽略了腹腔积血的表现,未考虑到腹痛与月经的关系。
因此,非妇产科医生遇到腹腔积血的患者,应考虑到黄体囊肿破裂的可能。
本文有5例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是由于卵巢黄体囊肿可持续分泌孕激素,因而使月经延迟,本文月经规律者中有6例于月经延迟后发病,正因如此,使其误诊为宫外孕成为可能。
故当月经延期时,不能因出现急性下腹痛而轻易诊断异位妊娠,尚应结合尿HCG测定及B超检查等进行认真的鉴别诊断[5]。
黄体囊肿破裂好发于月经周期末1周,偶可在月经第1~2天发病[6],本组发生于月经周期末1周及月经当天的20例(发生率87%),与文献相符。
将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妊娠试验阴性、B超提示腹腔有大量游离液、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暗红色血可明确诊断,此与文献报道的诊断要点相符。
2例因术前B超提示一侧盆腔包块,未提示后穹隆积液,妇科检查包块压痛明显,未做后穹隆穿刺发现腹腔积血,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经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卵巢黄体破裂的典型体征、结合尿妊娠试验反应、B超、后穹窿穿刺等多项辅助检查是完全可以做出正确诊断的。
对于妇科急腹症患者, 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快地详细了解病史并全面体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特别是尿HCG测定和B超检查。
当疑有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而尿HCG测定阳性时,应及时复查,以避免假阳性造成误诊。
建议对疑有腹腔内出血者,及时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甚有必要。
总之,只有进
行认真的鉴别诊断才可提高确诊率。
确诊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后,若腹腔内出血不多可暂保守治疗,但当内出血较多、血压及血红蛋白下降时,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应及时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 朱耀魁,肖小敏.卵巢黄体囊肿破裂53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99-100.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87.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8-1320.
[4] 朱耀魁,肖小敏.卵巢黄体囊肿破裂53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99-100.
[5] 穆荣梅,李志英.卵巢黄体囊肿破裂81例临床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7(2):276-277.
[6] 李白新.危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54.
[7] 张奕.卵巢黄体囊肿破裂32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1,28(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