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意石头画》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用新的学理,新的
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面对那一个个鲜活、有着独特个性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教育起来不免会感到棘手。
于是,我常常请教一些有经验的同事,自己也翻阅了大量的
关于教育案例,在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对学生渗透
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
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下面以我执教的小
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创意石头画»为例谈一谈德育渗透
的方法:
一、在确定主题活动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由于我校地处鄂西北堵河岸边,石头资源特别丰富。
学生又特别喜欢玩石头,经常周末结伴到河边打水漂,比比
谁打的更多、更远、更漂亮。
我就索性把石头引进课堂,既
减轻他们家庭给孩子购买学习材料的负担,又有特色的把石
头利用起来。
并借此跟同学们介绍家乡堵河的美、堵河与汉
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系,学生听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
觉,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乡
的情感,并纷纷表示以后要好好保护家乡母亲河、保护南水
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二、在分工合作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
在«创意石头画»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我指导学生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
1、首先制定活动方案,按照成员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组、
分工,在老师的引导下确定各组创作主题。
(照片视频资料)
2、上网收集“石头画”资料,并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习
石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
(照片视频
资料)
3、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本地堵河奇石馆,为创作石头画
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照片视频资料)
4.各小分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创作主题开启“户外寻石之旅”。
(照片视频资料)
从前期每一项准备工作再到课堂创作环结都要先制定严明纪律,跟学生充分交流又充分信任每一位成员。
从每一项准
备工作到课堂创作环结都需要小组成员按特长既分工又协作。
分工要明确,协作要负责。
否则会影响小组工作推进,进而
影响老师课程效果。
因为制定严明纪律和科学地分工协作,
使得以上若干小活动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正是通过这一个个
闪亮的小活动,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一
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
三、在欣赏、评比讨论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主持人:所有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下面各小组代表按顺序汇报作品构思和特点,以及创作时要注意什么?
四君子团队:我们的设想是:用四块形态各异的鹅卵石画表现“梅、兰、竹、菊”的风采。
我们认为制作时色彩不易
太丰富,应该清雅一些,请欣赏。
京剧脸谱团队:京剧是国粹,我们的设想是:用四块形态各异的鹅卵石画来表现“生、旦、净、丑”的形象,对我们
来说具有挑战性,为我们加油哦!
京剧脸谱石头画想着容易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作画面积太小,画草图和涂色有一定的挑战。
色彩也足够丰富,调色步骤多,花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色彩,黑色要最后涂,以免弄脏画面。
成长足迹团队:嗨,我们是“成长足迹”小团队。
我是
组长×××,我们分工明确。
(逐一自我介绍自己的分工)
会飞的房子团队:我们是“会飞的房子”团队。
我们的创意是:有一天建房子的材料不再是钢筋、水泥,它轻巧、舒适又安全,再也不怕地震了。
我们的创意怎么样?
冰川企鹅团队:大家好,我们是“冰川企鹅”团队。
我是组长×××我们的设想是:用两块大小相近的鹅卵石画表现冰川企鹅的憨态可掬。
再辅以雪花和积雪来印染,你觉得美不美!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他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的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含义大概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所以在欣赏讨论环节,我特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挖掘别人作品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作品,尊重别的团队的付出,要和合与共,不要有“一枝独大”膨胀心态。
正因如此,一场欣赏评比下来,各小组之间,各成员之间互相欣赏比比皆是,团队意识再次升华。
总之,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德育渗透,就要掌握主要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挖掘主题中实现德育任务的内容并洞察学生的心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行事。
作者简介:张艳,女(1978.12.18--),籍贯: 湖北
省十堰市竹山县,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竹山县张振武小学,一级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一直耕耘在教学一线,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秉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