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情形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情形调研报告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进展,专门是生猪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致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本地畜牧业持续稳固进展。
近几年,各地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进展,采取了许多有效方法,在操纵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积存了必然的体会,为增进我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采取有效方法,实行综合治理
1.切实采取有效方法,加大治理力度。
各地为操纵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采取各类方法。
如杭州市依照城市进展的需要,XX年6月,市政府批转了市农办、市农业局和环保局联合提出的《杭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市三年内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重点对现有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灵敏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
嘉兴市政府XX年11月下发了《嘉兴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目标与任务,要求到XX年末,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60%养殖户,生猪粪尿采纳无害化方式处置,其它散养户要之外送或联建治污设施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到XX年末,所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必需全数采纳无害化处置方式,其它散养户的生猪粪尿无害化处置率要达到100%,并落实了行政、法律、技术及资金贴补等有效方法。
通过各方协同尽力,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已进入有序状态,对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增加投入,开展综合治理。
近几年,各级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省、市、县各级多方筹集,增加投入进行污染综合治理。
如秀城区由部、省及市、区一起投资万元,已建成沼气池6只,厌氧发酵池1100立方米,年可处置养殖污水余万吨,年供沼气万立方;嘉善县在姚庄镇星轮村进行养殖污染治理试点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县9个养猪万头村的整治,有效地改善了本地生态环境。
海宁市采取“3个1”扶持政策,即每建一只沼气池,市财政补助1000元,乡镇财政补助1000元,饲养户自己承担1000元),在规模养殖场中全面推行沼气池无害化处置猪粪尿技术,通过近两年尽力,使85%的规模养猪场实现粪尿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平湖市结合本地实际,采纳三格式无动力厌氧发酵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大体完成了对存栏生猪200头以上规模场的粪尿污染治理。
杭州市在禁养区范围内已关闭苗猪市场2个,养猪场8个,养牛场6个,削减生猪108024头,占总量的%,削减奶牛2191头,占总量的%;限养区内已关停7个规模养猪场,其中已搬迁2个场,削减生猪13790头,占总量的48%;非禁养区内已有10个规模场实施污染治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占总量的%。
3.成立畜牧小区,实行生态养殖。
连年来,在各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畜禽规模养殖进展迅速,已形成了以规模养殖为主体的畜牧生产新格局中。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部份养殖场畜禽粪尿处置不妥,对环境造成了必然的污染,受到了社会各
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为此,省农业厅多次研究如何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提出了建设畜牧生态小区,以解决农村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XX年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行畜牧业小区建设试点工作,XX-XX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安排1300多万元,成立了30个畜牧生态小区。
实践证明,畜牧小区建设实现统一计划,集中饲养、统一污染处置等方式,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4、研究和推行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配套技术。
近几年,很多生产科研单位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很多研究,已取得了不有效技术,在防治环境污染上产了踊跃作用。
去年,为加速配套技术研究,省农业厅和省科技厅安排200万元,联合对畜禽养殖场及畜牧小区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进行了联合招标,目前项目已组织10多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
其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从五方面进行,一是从畜禽营养学等角度,研究提高饲料的环保型饲料,减少粪尿的排放量。
二是从利用的角度研究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方式如加工成有机肥,使粪资源化,三是研究生物和化学的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置,使其达到农用标准或直接排放标准。
四是研究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对生产进程中要紧产生污染的环节实行全程操纵,达到操纵和防治畜禽养殖可能对环境的污染。
五是研究新型的环境爱惜型的畜禽舍。
二、操纵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的生态方式
我省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大体上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那么,以综合利用为主,设施处置为辅的方式,大致能够划分为七类:
一、“果(林、茶)园养猪”。
猪粪尿分离后,猪粪进行经发酵生产有机肥,猪尿等污水经沉淀用作周围果(林、茶)园肥料。
此类模式占规模猪场的%,要紧散布在中、大规模猪场。
优势是养殖业和种植业均实现增产增效,缺点是土地配套量大,部份场污水处置不充分。
二、“猪—沼—果”。
猪粪污水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用于果树、蔬菜、农作物。
此类模式占规模猪场%,以家庭养猪场应用为主。
优势是实现了资源两次利用。
3、“猪—湿地—鱼塘”。
猪粪尿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后外卖,污水经厌氧发酵后进入氧化塘、人工湿地,最后流入鱼塘、虾池。
此类模式占调查数的%,但大部份猪场污水未通过人工湿地处置,直接进入鱼塘、虾池。
优势是占地较少,投资省,缺点是干粪依托外售,污水利用不妥会阻碍鱼虾生产。
4、“猪—蚯蚓—甲鱼”。
猪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喂甲鱼,污水用于养鱼。
此类型的有5个场,占调查数的%。
优势是生态养殖,投资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
五、“猪—生化池”。
粪尿干湿分离后,干粪堆积发酵外售,污水经生化池逐级处置,或通过过滤膜过滤后外排。
此类型有8个场,占调查数的%。
此类模式占地少,但运行费高。
六、“果园养鸡,稻田养鸭”。
利用承包的果园、林地放养土鸡,改善肉鸡风味,提高肉鸡售价,鸡粪大体知足果园有机肥需要;肉鸭及青年蛋鸭在早稻收割前野草长籽期、早稻割后、晚稻割后这三个时刻段养殖,以稻田放牧为主,啄食野草、谷粒等食物为生,鸭粪直接
还田。
此类模式占我省肉鸡和鸭养殖量的40-60%。
7、“牛、羊—牧草”。
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后还田种牧草,污水厌氧发酵后入田肥牧草。
此类模式占我省牛羊养殖量的80%以上。
三、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操纵计谋
从立足生态建省,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动身,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操纵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计划,统筹安排畜牧用地。
畜牧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生态农业进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计划,把畜牧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计划。
养殖场(或小区)建设提倡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养殖水面和山林统一布局,实行农牧结合的生态经营模式,力争粪尿全数就近消化。
原那么上按1亩(耕地、园地、水塘)5头猪(1 头牛、10只羊、60只禽)的标准配套计划建设现代化畜牧场(畜牧小区),尽力实现从传统农业“资源-畜产品-废物排放”的生产进程向“资源-畜产品-再资源化”生产进程转变。
二、应用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进程。
第一采纳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通过生物制剂、饲料颗粒化、饲料膨化或热喷等技术处置,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份。
第二应用科学的房舍结构、生产工艺,实现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
3、加速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
各地实施说明,畜牧小区的建设对改善农村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各地要十分重视畜牧小区建设,建设一批配套土地和必然污水处置设施的畜禽养殖小区,以吸引中、小规模户进场饲养,实现养殖场与村落分离,改善农村环境。
小区要选择适合的生态养殖模式,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实行生态养殖,增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4、加大宣传、培训等教育力度。
为把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到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去,强化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十分必要,如此才能使全社会都熟悉到操纵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为实施畜牧业清洁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同时,提高广大饲养场(户)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水平,把握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真正依照畜禽清洁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
五、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治理。
为加速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现畜牧清洁生产,增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健康进展。
要按《关于增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行建场的有关制度,增进环境治理工作上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