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新版沪教版1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降低温度(一般情况)②蒸发溶剂 ③增加溶质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1、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C) A、蒸发掉 1g 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五、归纳总结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大量实验表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有关.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 饱和① 升高温度(一般情况)②增加溶剂不饱和 溶液溶液 六、教学反思:
个人二次 备课: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 3】取一支试管加入 5 毫升的水,再加入 3 克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硝 酸钾能否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归纳总结】大量实验表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 温度有关. 【应用】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常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 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活动与探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 1】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 20mL 加入 A、B 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 2g 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观 察固体是否溶解.不溶解 【结论】实验表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 定限度的.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 饱和溶液. 【交流与讨论】理解饱和溶 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你认为要注意哪些方面?请 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 【实验 2】在 A 烧杯中再加入 5mL 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实验 3】在酒精灯上加热 B 烧杯,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现象】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 【结论】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交流与讨论】怎样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又怎样将饱和溶液变 成不饱和溶液? 饱和①升高温度(一般情况)②增加溶剂 不饱和 溶液 溶液 【交流与讨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活动与探究】在 2 支试管中各加入 10 毫升蒸馏水, 分别放入 10 克蔗糖和 1 克 熟石灰,振荡,观察固体是否 全部溶解. 【现象】10 克蔗糖全部 溶解,而 1 克熟石灰不能全部溶解.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友情提醒】对于同种溶质而言,在相同温度时,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 难点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教 学 过 程 1、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影响物质 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医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分数约为 0.9%, 而工业上用于电解的食盐水溶质质量 分数约为 26%.那么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数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增大?溶质是 教 学 过 程 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一、影响 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联 想与启示】 1.家庭厨房中的下列物质:食盐、面粉、植物油、味精,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食 盐、味精? 2.衣服上的油渍在水中很难洗去,而用汽油却很容易将它洗去,这是为什么? 油渍易溶于汽油,难溶于植物油. 【概念】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 溶解性. 【活动与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 1】食盐、蔗糖、消石灰各 1 克分别放入有 5 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 察;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 2】两支试管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分别加入少量的水和少量的 汽油,振荡后观察;
①降低温度(一般情况)②蒸发溶剂 ③增加溶质
物质的溶解性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知识目标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2、知道饱和 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 要地位和 应用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个人二次 备课: 教 学 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