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语文试卷评讲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三语文试卷评讲的几点思考
摘要:试卷评讲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

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但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理解,反
思所出现问题及其原因,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
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协助学生更加高效
的学习。

高三语文试卷评讲作为高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

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的几点思考:
一次成功的试卷评讲,从酝酿到策划成型,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试卷统计工作。

要统计出每题对错人数,以便理解学生知识和水平的缺陷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存有的问题,统计中错误较多的应是试卷评讲的重点。

然后,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为了提升试卷评讲的效率,要对学生失误的原因实行分析,要弄清学生掌握了什么,还存有哪些知识盲点,某些错误的思维方式。

掌握了这些情况,再在此基础上确定试卷评讲的教学目的及其重难点。

学生已经明白的,教师不要再讲;学生不明白的,教师要讲透,这样就象给课堂安上了眼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这样我们的试卷评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最后,还需进一步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针对所需要评讲的试题匹配一定量的典型题目和相关知识,以便学生在领悟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后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用武之地,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准确途径-----训练》中所说的那样,“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思想,讲析为主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合要求,所以必须走训练为主的道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应成为训练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实行训练”,所以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必须准备一定量的典型题目。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学生学习的“促动者”
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去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高明的教师总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促动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所以每次评讲试卷内容前,我总是激励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表扬,没有进步能稳住阵地的也要表扬,整体不好的就部分挖掘闪光点,如字写得好,哪一题做的好。

我把本次考试有亮点的同学姓名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有“流芳百世”之感,并由同学自己诵读自己的妙答和佳作,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使课
堂更加生机盎然。

对本次考试失利的同学,我不但不责备,反而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试想哪一个学生不想考好呢?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持续地探索和思考。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但在过去,因为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 “过程和方法”很大水准上被掩盖了,而一味注重那些结果性的东西,甚至沦为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记忆。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驾驶员”,学生是“旅客”,师生之间缺乏关于教学目标的有意义的交流和协商,学生获得的也仅仅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缺少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的真实体验,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这种没有过程的结果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末”,这种学习方式,也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的学习方式,无益于提升效益的核心-----思维水平的提升。

我在评讲语文试卷时,根据错误率的统计情况,根据做错的题型、题的深浅水准将学生分成几组,各组承担自己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查字典,看课本,翻阅辅导资料,假如还找不出准确的答案,就当面请教老师,表现的相当积极,最后由学生代表评讲,既讲了准确答案,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还从自己的角度说了如何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对于水平要求较高的诗歌赏析和现代文阅读,我总是注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采取“品、评、悟、化”等教学策略,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并不是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塞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去讨论、比较、总结,必要时稍作点拨,适当的点拨能够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但点拨要抓住学生做题的思路,考察其思维过程。

答案和结果的对错,仅仅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是思维过程上的差错,所以,只有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表达出来的种种误区着手,才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问题;点拨应着力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题干中可能允许的解题范围、角度和方法,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围绕考点,注重基础,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试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除了表达学科知识的特点外,还要表达教材依据和大纲、课标依据,正因为如此,很多考题内容在课外,知识和水平却在课内。

教师平时教学以大纲为依据,评讲试卷还应以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目标,时时不忘与考点挂钩:要讲明考点、落实考纲,不就题解题;要依据考点、变换题型,提升迁移理解水平; 要围绕考点、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评讲试题切忌评完就了,不注意归纳并回归课本,不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相对应的方法与规律,这样只能是评过一题是一题了,没有给学生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只能是重其数而忽其质,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在评讲文言文阅读时,在讲到实词、虚词、文言文翻译时,总是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词的义项我们在哪篇文章中学过,还有没有学过其他的义项,以引起学生对学好课本知识的高度重视, 同时又协助学生复习巩固了课本知识。

如在评讲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