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四川成都远洋太古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综合体】四川成都远洋太古里
工程档案
项目地点: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大慈寺路
预计开幕年份:2014年起分阶段开幕
发展商: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太古地产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The Oval Partnership香港、MAKE Architects英国
占地面积:约70,800平方米
项目介绍:成都远洋太古里深谙城市空间承载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职责。

坐落于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大慈寺片区,成都远洋太古里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将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

针对项目当中的六座古建筑,成都远洋太古里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古建顾问,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及修缮。

在遵循古建筑原本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最新的保护复原体系,融入更多文化创意以及对建筑保育的新理解,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量身定制其未来的用途,最大限度保留和延续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建筑设计: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建筑,是作为公共空间的背景来设计的,或者说是从都市聚落群体的角度来设计的。

这与当下很多都市建筑的姿态大相径庭。

本案的建筑是与都市设计紧密结合的策略性设计。

比如,建筑的设计就存在着基本意象的思考,或者说是视觉识别(VI),比如街巷建筑的尽头,总是文化历史资产的展现,这正是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独特的意象特征。

再比如,建筑的生成就是关乎一系列与不同街巷空间相关的类型和尺度处理问题;片区规划的尺度和体量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宽窄不一的街巷;二是以两层为主、局部三层的退台策略;三是通过广场和庭院空间进一步形成缩放的格局。

街巷等级分为街、里、巷三级。

道路的多样性亦反映在沿街形态的变化上,比如在保持沿街街面连续性的同时,像传统空间一样,通过骑楼、柱廊、檐口、景观等形态的变化,营造非均质的线性空间,形成动态的曲折变化和丰富的公共空间。

大慈寺南侧和东西两侧的退台主要是结合两层高的建筑,有助于形成内底外高的整体格局,并同时通过朝向大慈广场和和尚街的大面积坡屋顶,展示以灰瓦为主题的色调、质感和谦逊统一的形态,并和寺庙的红墙形成对比。

另外,以潮流时尚为主题的快区和围绕着文化资产的慢区,在材质的运用上也有所区分,比如慢区就多采用灰色的陶土材料。

这里的新建筑是现代的建筑,也在地适时地探讨传统于当下的转化。

坡屋顶和深出檐是建筑的一大特色,造型轻盈简洁。

屋顶为灰瓦,屋顶坡度采取“四分水”的27°,以淡雅的深灰为主色调,屋檐则是暖木色。

材料与质感力求朴素,如灰色陶土砖、木材、灰瓦、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