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4月份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月份
第六周:
活动一:云儿和风儿(散文诗)——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中云彩奇异变化饿美妙意境。

2、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想象力与语言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幼儿倾听。

2、按散文内容再次提出问题:散文诗的开始古和最后都说了了哪两句话?风儿吹呀吹,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些变出来的东西(大白船、大狮子、小娃娃)怎么样?(让幼儿依次边说做动作。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


3、组织幼儿集体朗诵。

幼儿齐声朗读散文,教师指导。

4、拓展幼儿的想象,你想想云彩还能变成什么?把散文诗创编创编。

5、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演。

活动二:红星歌(打击乐)——艺术
活动目标:
1、感受并学习区分乐曲A段雄壮有力和B段抒情的音乐性质。

2、尝试根据节奏选择乐器,并学期按指挥的手势正确地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扮演红军和老百姓的乐趣,培养交往能力。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A段音乐雄壮有力,表现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

B段音乐缓慢抒情,表现红军胜利时和老百姓挥舞着红旗庆祝的情景。

2、组织幼儿分声部看指挥练习拍手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型和拍手动作探索选用不同的乐器演奏。

例如:B段每一个小节用哪种乐器和方法演奏较合适?
4、看指挥,尝试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教师注意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用相应的力度演奏乐器,分角色表演。

5、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分角色表演。

6、请一部分幼儿扮演角色,另一部分幼儿持乐器演奏,合作表演。

活动三:时间和我(一)我当报时员——科学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时钟的认识,学会看整点、半点。

2、感受时间的长短和更替,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我当报时员〉、学习包〈制作玩具钟〉
2、准备闹钟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指导幼儿思考图中分别表示几点钟,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拨出对应的整点或半点。

2、指导幼儿取出卡纸〈制作玩具钟〉,自制一个玩具钟。

3、教师与幼儿温习辨认整点。

请幼儿看挂图拨出相应的时间,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获得经验,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整。

4、转动时钟,请幼儿观察半点钟的基本特征。

利用玩具钟,请幼儿尝试看挂图拨出半点钟。

引导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活动获得经验:当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两数的中间就是半点。

第七周:
活动一:绕口令——语言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平舌音“S”和翘舌音“Sh,”区分“OU”与“UO”的音,克服方言的影响。

2、在绕口令练习中的到乐趣。

活动过程:
1、复习已经学过的绕口令,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2、学习绕口令
(1)、注意做重点练习:先做单音练习(s、sh、ou、uo),先做双音节的练习(四十、十四、四十四、四是四、十是十、狗怕猴、猴怕狗)。

(2)、教师训练幼儿绕口令,要注意正确地示范;先分小组练习,后集体练习(也可请个别起来读),速度由慢到快。

活动二:上学歌(歌唱)——艺术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歌唱曲子,能用愉快地情绪演唱。

2、通过演唱,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过场:
1、教师出示挂图,看图上有什么?请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说
2、教师将歌词按节奏念,幼儿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跟着学习演唱。

4、说说你喜欢上小学吗?为什么?
5、幼儿能愉快地情绪演唱歌曲,老师让幼儿分组演唱。

活动三:时间和我(二)——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时间序列。

2、强化时间概念,初步学习看日历。

活动准备:
1、准备一日历。

2、准备枯树叶的过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明确内容与玩法,以叶子渐变图片为例,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

2、观察日历,鼓励幼儿把自己对日历所知道的知识告诉大家,如日历的作用、样式、特征等。

3、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发言,并进行适当的展示(当幼儿说出日历的品种)提问(当幼儿说出一个月有30天时)可提问“是不是每个
月都是30天?”
4、出示大的年历卡,认识年、月、日,当老师说出了某一月份时,幼儿在各自的日历卡上指出来。

5、请幼儿找一找今天是几月几日,并在日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做上标志,同伴间可相互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在大的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并做上标志。

第八周
活动一:明亮的眼睛——健康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正确。

2、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1、结合教育,讲述故事《戴眼镜的小猴》
交流谈论:小猴灰灰为什么戴眼镜了?运动会上,灰灰遇到了哪些烦恼?回到家,妈妈和灰灰都说了些什么?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幼儿说说为什么要保护眼睛,以及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3、幼儿学习保护视力拍手歌
活动二:量的守恒——一样多吗?(科学)
活动目标:
感知液体体积的守恒。

活动准备:
1、每人五个杯子(其中三个大小相同,第四个高而细,第五个矮而粗),有颜色的水若干。

2、准备亲子手册《科学·量的守恒》。

指导要点:
1、将有色水倒入三个大小相同的杯里(下称标准杯),指导幼儿确认这三个杯里的水一样多为止。

2、幼儿边操作边观察。

先把其中两个标准杯里的水分别倒入粗的和细的杯子里,再与标准杯相比,引导幼儿发现:粗的杯子的液面低于标准杯的液面,细的杯子的液面高于标准杯的液面。

3、幼儿说一说:标准杯的粗的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标准杯与细的杯子能装一样多的水吗?为什么?
活动三:兔子和狼(歌唱)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自编歌词并演唱。

2、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提问,复习故事内容。

引导语:“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吗?”
3、通过倾听旋律,从故事中提炼歌词,学习词曲匹配。

4、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

5、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第九周
活动一:大人们的工作(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亲人及周围人们的工作。

2、交流参观感受,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情绪。

3、萌发热爱、尊敬父母及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讨论;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大人们的工作。

2、师幼共同设计采访记录表。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讨论:五一节是谁的节日?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舅舅、叔叔、阿姨们都是做什么职业?他们平常上班都做什么呢?
3、幼儿根据的自己的记录表说说自己亲人的职业。

4、出示挂图,说说这些职业都是做什么?他们辛苦吗?五一节到了,你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5、请幼儿说说你长大要做什么职业。

活动二:勤快人和懒惰人(歌唱)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不同速度、力度的变化及表现的不同形象,大胆地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勤快人、懒惰人的不同形象。

2、尝试与同伴一起合作编歌词并即兴演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平常厨房里都有哪些活要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
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

教师:“有这么两种人,他们都在厨房里,请小朋友听听歌声,再告诉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歌曲,着重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有力,快速的歌声表现的勤快人和无力、慢速的歌声表现懒惰人的不同,让幼儿讨论音乐为什么这样表现。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指唱,幼儿能听节奏指图。

5、动作表现:鼓励幼儿尝试听音乐边演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现勤快人与懒惰人。

6、其他幼儿割据自己演唱,即兴编动作。

7、趣味对唱: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勤快人和懒惰人。

启发幼儿用越唱越快、越唱越有力的方法演唱第一段,表现动作麻利和勤快人;用越唱越无力的歌声表现懒散的懒惰人。

活动三:野猫的城市(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启发幼儿纠正《野猫的城市》中的错误的同时,发展幼儿连贯的语言。

学习用“美丽、快乐、文明”等词语描绘福州。

2、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故事贴绒图片、福州风光录象片、卡片(人物、高楼、车辆等)、大幅背景图贴于墙壁。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1)小朋友见过猫吗?
(2)有一只野猫,讲了这样一个城市,你们想知道吗?
(二)教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有谁?
三、幼儿再听老师分段将故事,并分别出示贴绒教具,然后提问。

1、讲述第一段,然后提问:
(1)猫说城市有斑马线,对吗?人们过马路要走哪里?
(2)马说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斑马说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老师小结:城市是有斑马线的地方,人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2、讲述第二段后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有规划图,对吗?
(2)奶牛说城市是个很痒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花奶牛说城市是个很痒的地方?城市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老师小结:老师小结:城市有规划图,按规划建设城市,方便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得很快乐。

3、讲述第三段后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有抽水马桶,对?
(2)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
老师小结:城市里有抽水马桶,人们不随地大小便,是个讲卫生讲文明的地方。

四、组织幼儿看《福州风光》记录片。

1、请幼儿说说城市里有些什么?
2、启发幼儿用“美丽、快乐、文明”等词汇来描述我们的家乡福州。

3、教师小结城市的概念。

五、组织幼儿动手制作一座美丽的城市图。

六、教师组织幼儿评议《美丽的城市》图。

第十周
活动一:学习使用人民币(科学)
活动目标:
1、感知元、角、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及兑换关系。

2、学习看标价单,尝试用人民币购买物品。

活动准备:人民币一套,学习包内容。

活动过程:
1、出示人民币,提出问题: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币?(中国)它们的共同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几种(硬币和纸币)
2、提问并让幼儿操作:1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几个1元的硬币?5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个1元的硬币?……
3、拓硬币:将硬币放在纸的下面,用铅笔或蜡笔在纸上来回摩擦,将硬币拓在纸上。

4、将学习报《人民币》中的钱币剪下来,贴在准备好的硬纸板上,
并按照面值进行分类,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5、兑换游戏,教师出示价格单,小朋友用货币兑换购买。

活动二:保护牙齿(健康)
活动目标:
1、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及有关卫生常识。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1、请患有蛀牙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幼儿谈论: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的牙齿生病。

3、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顺序及方法。

4、谈话:小朋友的牙齿怎么会掉下来?
5、请幼儿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

6、讲述故事《换牙的时候》
讨论:牙齿活动怎么办?怎样保护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长出来了,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