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建昌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建昌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2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B.作为时代的镜子,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
C.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提起笔来就写,怎么能写出中心明确、层次分明的文章不是很清楚吗?
D.如何将各种弯曲的木料进行严丝合缝的连接,正可以体现大木匠师的营造智慧。
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只靠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B.2019年,我国继续提高对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C.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障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
D.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
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算追溯
..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B.这道题,他绞尽脑汁都没能解答,后经老师反复讲解,终于大彻大悟
....了。
C.看到美国对中兴公司的制裁,我国政府没有袖手旁观
....,投入巨资研发“中国芯”。
D.为了推进球队的发展,现在是费莱尼和他所在的曼联足球俱乐部分崩离析
....的时候了。
4.(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gá)
C.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马说》——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登勃朗峰》——马克·吐温——英国作家——《远处的青山》
C.《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说明文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集》
6.(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左右.流之/道阻且右.
B.凄神寒.骨/拣尽寒.枝不肯栖
C.女有归./归.来倚杖自叹息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
7.(2分)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项是()
A.原句:这出戏有张有他,迭宕生姿,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情节,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改句:在这出有张有驰选宕生姿的戏中,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情节,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B.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簿而细密。
C.原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改句:一切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一切职业都是可敬的。
D.原句: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改句:孩子一定要向父母诉苦。
8.(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渲腾工笔画格物至知相辅相成
B.瞭望里程碑自圆其说不修边副
C.狡辩候车室噤若寒蝉震耳欲聋
D.诀择连锁店目炫神迷霓裳羽衣
9、(4分)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10、填空。
(8分)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蒹葭萋萋,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
(《诗经》)
(2)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老翁极度反常、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0分)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
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
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
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
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
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30毫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
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
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
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
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
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
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
再者要喝新鲜开水。
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宣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
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下列关于“白开水”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白开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比任何饮料都解渴。
B.白开水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且不含卡路里。
C.白开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对人体越有益,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
D.最适合安全饮用的水是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后,再降温到30℃以下的白开水。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白开水是日常生活中的首选饮料。
B.第③段画横线处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最适宜人体的。
C.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其它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相对偏高,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白开水对生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成份以及如何饮用的问题。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由自来水烧沸而来的白开水对人体的作用是其它饮料无法取代的。
B.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饮料的人,一定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C.经过净化处理的纯净水会失去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不利于青少年饮用。
D.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
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面对选文说明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B.物候现象受纬度、经度、高下的影响
C.物候观察要注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
D.决定物候观察的因素
2.删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影响语言表达准确性的一项是
A.凡是
..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B.此外
..,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C.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D.由于冷空气比较
..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B.选文第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
C.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选文在多数情况下都只举了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因此,显得多余累赘。
13、(12分)父亲握住我的手
薛瀚
①夏夜如一个静谧的童话。
然而身处豪华的宾馆,我却迟迟没有入梦。
②为了方使次日的中招考试,父亲特意安排我们一家住进了考场附近的一家宾馆。
而他和母亲此刻就住在我隔壁的房间。
可是,此时的我却如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助的海洋。
③或许由于紧张,尽管我十点钟就躺下了,可直到凌晨一点还难以入眠。
④我试图让大脑效松,小心翼翼地防止任何画面在此时突然浮现。
可无济于事,那原本有着细微响声的空调机此时却成了一个可恶的节拍器,“嗒,嗒”的声响勾起了我强烈的节奏感。
烦躁之中,我起身将它关掉了。
可我很快发现,“六月份的尾巴,那是非常热”!无奈,我只好再次起身,打开了空调。
夜正黑得深邃。
想起曾听人说看电视能缓解失眠,我决定一试。
然而事与愿违,比白天更加不堪入目的节目让我十分败兴,只得关掉。
⑤焦虑,不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顷便将我那微不足道的心理防线淹没。
凌晨四点,我终于决定用电话叫醒沉睡中的父母。
得知我此时还在失眠,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惊愣的感叹,而父亲镇定异常:“让我去!”父亲曾在考大学期间得了脑神经衰弱,多年来时常在夜晚难以入眠。
在与失眠抗争的过程中,他有了自己的心得。
“先不要想明天考试的事,”他此时声音异常轻柔,“也不要暗示自己赶快睡,这样会适得其反。
这样的情况我出现过好多次了,其实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人的潜质是巨大的,只要打起精神,一夜的失眠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想象一下大海冲刷沙滩时的
景象吧,合上眼眯一会儿。
”
⑥我试图按他的要求做,竟然很快平静下来。
而此时,父亲躺在我身后,轻轻将手搭在了我的手心。
一瞬间,我仿佛触电了。
仿佛还是我咿呀学语的时代,只有母亲和外婆给过我这样温柔的慰籍。
漫漫航程,我已很久不曾靠岸,满载压力与挫折的心,此刻终于有了释放的快感。
曾经在成长中迷失,曾经在青春里彷徨,曾经想要独自去面对一切,然而这坚强而又脆弱、智慧而又愚笨、独立而又依赖、看似封闭而又时常打开的孩子的心,已然太久未被滋润了。
这一夜,它却在浩瀚荒漠中遇到了绿洲,似乎我紧握的那只手给了我撑起一片天的勇气。
⑦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两个男人能从沉默中感受到彼此的一切,握着父亲的手,当真是感到了触电般的交流。
即便是无言,却比千言万语更加厚重。
时间是凌晨五点半,窗外的光线争相从帘子的缝隙中涌入。
我睡得很浅,还能依稀察觉洒在脸颊上的阳光;但我睡得很踏实,因为我知道,孤寂混沌的黑暗已经过去,此刻,天已大亮。
(选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做了哪些事试图让自己入眠?
3.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此时的我却如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助的海洋。
(2)然而这坚强而又脆弱、智慧而又愚笨、独立而又依赖、看似封闭而又时常打开的孩子的心,已然太久未被滋润了。
4.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因为我知道,孤寂混沌的黑暗已经过去,此刻,天已大亮”的理解。
三、写作。
(50分)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是一种人文意思的觉醒。
无论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还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有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无论在哲学,还是在文学领域,“我”都是一个永恒而又有趣的话题。
处于金子般年华阶段的你们,朝气蓬勃,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希望你们怀揣梦想,找准目标,为自己喝彩!
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低于600字。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2)工整书写,字迹清晰,设卷面分5分(不单列,直接并入到作文分数中)
(3)可叙事、抒情。
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C项有语病,句式杂糅,删去“不是很清楚吗?”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D
【解题分析】
A.缺少主语,把“对于”删掉,“态度”改为“人”。
B.动宾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加强”,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前加“促进”。
C.两面对一面,删掉“是否”。
故选D。
3、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该成语符合语境的意思,所以C项正确。
A.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不合语境。
B.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类型。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D.属于不合语境的错误类型。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可以改为“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
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点睛:成语运用题既要注重平时积累成语的意思,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语法及适用对象。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A.jiān—jiàn;B.gá—jiá;D.sāi—sè,zǎi—zài。
5、B
【解题分析】
B.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演说家。
《远处的青山》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所著。
故选B。
6、D
【解题分析】
A.向右/迂回曲折。
B.使动用法,使……寒冷/寒冷。
C.指女子出嫁/回来。
D.都是“怎么”的意思。
故选D。
7、D
【解题分析】
D.错误,原句是反问句。
在作者提出疑问的同时已有答案和肯定。
这句意思就是说孩子应该向父母诉苦。
故选D。
8、C
【解题分析】
A.渲腾——喧腾,格物至知——格物致知。
B.不修边副——不修边幅。
D.诀择——抉择,目炫神迷——目眩神迷。
故选C。
9、(1)把“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与“一件珍贵的”调换顺序。
(2)把“强烈”改为“有力”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1)句语序不当,应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 (2)句“强烈”与“证明”搭配不当,将“强烈”改为“有力”。
10、(1)白露未晞在水之湄(2)气蒸云梦泽(3)萧萧班马鸣(4)拣尽寒枝不肯栖(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晞、湄、萧、班、拣、栖”等字词的书写。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C
2.D
3.A
【解题分析】
1.白开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多了也不好。
故选C。
2.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白开水对生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成份以及如何饮用的问题。
“时间顺序”错。
故选D。
3.B.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饮料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一定”错。
C.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特别是青少年不利。
注意是原文的意思是“长期饮用”。
D.不宜大量饮水。
不是“不宜饮水”。
故选A。
12、1.A
2.B
3.D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
对事理说明文来讲,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所阐述的事理,这个事理,就是要找的答案。
本文开头的第①句就告诉了答案。
故选A。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说明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字的运用;二是表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的运用。
A. “凡是”从范围上进行限制;C.“约”从数量上进行限制;D.“比较”从程度上进行限制。
所以这几个词都不能删去。
B.“此外”起连接作用,删去后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理解。
D. 列举一个例子比较片面,说明不够充分,会让人误以为春天也来得早并且温暖,但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列举两个例子,使人确信无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3、1.中招考试的前夜,我因压力和焦虑难以入眠,父亲用亲身经验安慰我,并将手轻轻搭在了我的手心,使我满载压力与挫折的心平静下来,并给了我面对一切的勇气。
2.①试图让大脑放松②关掉发出细微响声的空调机③试着用看电视缓解失眠④用电话求助沉睡中的父母。
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孤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考前的紧张、焦虑和无助,也为后文写父亲安抚我作了铺垫。
(2)用了一组排比句,并在每个句子中都出现了一组对举词语,细致刻画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既想坚强独立,又极其渴望得到引导和关怀的矛盾心理。
4.表面是指黑夜已经过去,天亮到来;实际上暗指作者成长路上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混沌在父亲的关怀下找到了方向,有了敢于面对一切和向光明未来前行的勇气。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文章的主人公是父亲和
“我”,事件的起因是中考前夜“我”失眠,经过是父亲开导并帮助“我”,结果是“我”变得勇敢坚强。
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从“我试图让大脑效松,小心翼翼地防止任何画面在此时突然浮
现”“那原本有着细微响声的空调机此时却成了一个可恶的节拍器”“烦躁之中,我起身将它关掉了”“比白天更加不堪入目的节目让我十分败兴,只得关掉”“凌晨四点,我终于决定用电话叫醒沉睡中的父母”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1)“此时的我却如一叶孤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的不安与孤独,为下文父亲帮助“我”治疗失眠的情节做铺垫。
(2)“坚强而又脆弱、智慧而又愚笨、独立而又依赖、看似封闭而又时常打开”运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四组反义词,揭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心理。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
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天已大亮”表面上写的是黑夜过去,黎明来到,深层含义是成长路上的阴霾散去,“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写作。
(50分)
14、为自己喝彩
既然要拥有自己的一方天空,那么延伸在我们脚下的就不仅仅是坦途,飘荡在我们头顶的,除了悠悠的白云,还有重重迷雾。
既然要想与千里马并驾齐驱,那么又何必埋怨万里征程,只有仰天长啸,扬鞭奋蹄,才能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既然要傲立在高高峰顶之上,那么只得不顾一切向上攀登。
这条人生的长路究竟充满多少崎岖多少坎坷?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人一次次失败而又站起来的呢?是喝彩,是掌声,是鼓励。
人生无时无刻不需要鼓励。
古往今来,历史的长河中回荡着多少伟人的喝彩声。
王之涣会鼓励自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毛泽东激励着自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何等的豪情满怀。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傲者留其名。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少年壮志不言愁,等到一切风雨过去之后,你们将是第一。
喝彩声是点燃胜利的火种;喝彩声是搏击蓝天的起跑线。
在黑暗里,喝彩声会照亮一切;在得意时,喝彩声能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