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车缝标准GSD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 - 五线及骨纳膊
机器和车台布局 • 五线及骨车(5000RPM, 4.5 ST/CM ) • 真空断线 • 左手边车台加长 左边延 • 前边车台加长 长台 • 左手边的车台是倾斜的 • 右手边有小推车 • 绑包时间:0.04分钟/件 • 浮余:18%
GSD 分析实例讲解
例1 - - 合接两块裁片一边
机器和车台布局 三线及骨车 标准车台 用剪刀剪线 裁片已经放在车台 上的左手边 车完后放到右边的 存放盒里
存放盒
方法描述和车缝图示
• • • • • • • 1,取裁片并配对 2,将裁片放到压脚下 3,车缝大约1CM固定 4,对齐两块裁片到结尾处 5,车缝30CM直的暗线结 束 6,拿剪刀剪线并放剪刀 7,放车好的裁片到右手边 的盒子里
一. 拿取并比对裁片
同时取两块裁片配对PO2T
• • • • 动作顺序: G.G.P.G.G 76TMU=2.28S 分解
代码详解
先后取两块裁片配对PO2S
• • • • 动作顺序: G.P.G.P.G.G 107TMU=3.21S 分解
代码详解
将裁片移至压脚位P2F
• 动作顺序:P.F 38TMU=1.14S 分解
• • • • • • • • • • • • 工序名称 : 车担干中线 机器名称 : 电脑平车 动作描述 代码 频率 时间(秒) 1. 双手同时取两块担干配对 PO2T 1 2.28 2. 放到压脚下 P2F 1 1.14 3. 自动回针 S 2 0.54 4. 调整 AGLD 1 0.72 4. 车缝7CM直的暗线后回针 S7LB 1 3.03 5. 自动回针 S 2 0.54 6. 断线 S 1 0.27 7. 单手摆放 DP1H 1 0.69 总GSD时间=307TMU=9.21秒,除以2000得到0.154分钟
代码详解
准确地车在1/2CM内SW1D
• • • • 动作顺序: F.P.F 37TMU=1.11S 分解
代码详解
转动手轮升降缝针SMNL
• • • • 动作顺序: G.P.G.P.G 46TMU=1.38S 分解
代码详解
• • • •
用手起针回针STKB
动作顺序: G.P.P.P.G 34TMU=1.02S 分解
代码详解
摆放:用双手DP2H
• • • • 动作顺序: G.G.P 42TMU=1.26S 分解
代码详解
六.控制机器
车缝大约1CM SW1E(车缝定位)
• 动作顺序:F.F 17TMU=0.51S 分解
代码详解
准确地车在1CM内 SW1A
• • • • 动作顺序: F.P.F 26TMU=0.78S 分解
三.成型
代码详解
在已折叠裁片上压折痕SPFP
• 动作顺序:G.GW.P.PW 28TMU=0.84S分解
代码详解
将已折叠裁片打开SOPN
• 动作顺序:G.P 23TMU=0.69S 分解
代码详解
剪线:剪刀剪(第一次) CUT1
• 动作顺序:G.P.P.P 50TMU 分解
四.剪及运用工具
GSD的用途
• 1:方法合理化 (制定合理的车缝方法) • 2:时间标准化 (根据合理的标准方法制定出标准时间) • 3:成本设计(可计算一件成品衣服的成本)
• 4:生产前计划 (计算未生产前的数据)
• 5:生产线平衡(用标准的时间来排流水) • 6:投资评估 (可作投资上的评核) • 7:培训员工(训练车缝工GSD标准做法)
将缝合件(调整位置)重新对准及移到 压脚位ALRF
代码详解
• • • •
动作顺序: G.P 24TMU=0.72S 分解
将裁片调整位置及转角,抚平或推移 AGLD
注意: AGLD用来在压脚下转角以便改变车 缝方向,抬起压脚F省略,但放下压脚F 不能省.
代码详解
• • • •
折叠SPFO
动作顺序: G.P.G 43TMU=1.29S 分解
代码详解
用手落针回针STKE
• 动作顺序:G.P.PT.P.P.G 37TMU=1.11S 分解
代码详解
注意:指节或按钮回针,用OPHO+SPIP 用脚踩动回针(自动回针), 用S x2
拿和放代码
拿的代码(抓住,不移动裁片)
拿和放代码
放的代码(移动裁片)
车缝代码
• GSD车缝代码如下图所示:
注意:CUT1 已经包含拿和放的动作
代码详解
剪线:再用剪刀剪 CUT2
• 动作顺序:P.P 25TMU=0.75S 分解
注意: CUT1和CUT2 也可用来分析工具的使用,例如,翻出 领或贴的尖角,剪线或打剪口等.
代码详解
剪线:用固定剪刀剪CASE
• 动作顺序:G.P 33TMU=0.99S 分解
代码详解
将两块裁片对准或调整位置AL2P
• 动作顺序:G.G.P.G 61TMU=1.83S 分解
二.对齐与调节
代码详解
将单块裁片对准或调整位置AL1P
• • • • 动作顺序: G.P.G 43TMU=1.29S 分解
代码详解
• • • •
动作顺序: G.P.G.P.F 75TMU=2.25S 分解
代码详解
单手取附件配对PADE(轻易动作)
• • • • 动作顺序: G.P.G 50TMU=1.50S 分解
代码详解
单手取附件配对PAD1
• • • • 动作顺序: G.P.G 56TMU=1.68S 分解
代码详解
双手取附件配对PAD2
• • • • 动作顺序: G.P.G.P.G 69TMU=2.07S 分解
A D 9cm C 9cm B 12cm
方法描述(续)
• • • • • • • • • • • 10, 车缝到C点 11, 降低针 12, 转角(为了车下一段) 13, 放下压脚 14, 对齐两块裁片到D点 15, 车缝到D点 16, 结束处回针 17, 抬起针 18, 拉出裁片 19, 用剪刀剪线 20, 推放完成的袋子到机器后边的存放盒里
关于浮余
IPLEX 的基本分钟(BM’s)是不包含浮余的,每个公司会应用 相应的浮余增加到基本分钟上从而得到标准时间. • 1: 人工浮余 包括休息(放松,疲劳和个人需要),每个公司都有相应的浮余 政策. • 2: 机器浮余 包括机器的疲劳,维护和偶然因素等,每种机器都有相应的 浮余.
IPLEX分析举例
车缝种类 代码 系数 N 1.0 L 1.1 M 1.2 H 1.4 停车方法 代码 系数 A 0.0 B 9.0 C 20.0
GSD车缝计算工式
车缝时间计算练习(保留两位小数)
ST/CM 3.5 3.0 RPM 4000 4500 CODE S28MA S15LC TMU
6.0
7500
S17LB
• 1: 车10CM直的暗线,停下来结束
• 2: 车18CM弯的暗线,停下来回针
车缝代码练习(车两层或两层以上)
• 3: 车22CM弯的明线,停下来转角
• 4: 车15CM直的暗线,停下来回针 • 5: 车3CM 弯的明线,停下来转角 • 6: 车23CM直的明线,停下来结束 • 7: 车40CM直的暗线,停下来结束 • 8: 车52CM弯的明线,停下来转角 • 9: 车110CM直的明线,停下来回针 • 10:车35CM直的明线,停下来结束
5.0
2250
S60HA
SMV 的计算
GSD 时间并不包括浮余,浮余的应用取决于环境条 件,产品和公司政策.而各个公司计算SMV的方法 也不尽相同,下面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总TMU’s 除以2000得到基本分钟 加上捆扎基本分钟 总的基本分钟 增加15%的浮余 SMV 340 0.170 0.030 0.200 0.030 0.230
GSD的发展历史(续)
• 5:MTM CORE DATA 具有金字塔形结构特征,与MTM_1及MTM_2 相比,具有多层次应用的优点.MTM CORE DATA 是GSD的前身.GSD是从多家使用MTM CORE DATA 制衣公司发展而来. • 6:GSD (General Sewing Data)定义 GSD是专门为车缝行业方法分析及时间标准 设立的一门技术. GSD(一般车缝数据)就是以一个正常的速度、 正确的做法而定出一个合理的时间.
代码详解
剪线:用剪刀剪断连串裁片CPDT
• 动作顺序:G.P.P.P 49TMU=1.47S 分解
注意:通常用来剪成串的小裁片,仅仅剪一次,已经包括单手放裁片.
代码详解
五.放到一边
摆放:推移(滑动)DGLD
• 动作顺序:G.P 24TMU=0.72S 分解
代码详解
摆放:用单手DP1H
• 动作顺序:G.P 23TMU =0.69S分解
30CM
例2 - - 合接袋子三边
机器和车台布局 平车 手动杠杆回针 标准车台 用剪刀剪线 裁片已经放在车台 上的左手边 车完后放到机器后 边的存放盒里
存放盒
平车
• • • • • • • • 1, 拿取两块裁片并配对 2, 将裁片放到压脚下 3, 开始处回针 4, 对齐两块裁片到B点 5, 车缝到B点 6, 降低针 7, 转角(为了车下一段) 8, 放下压脚 9, 对齐两块裁片到C点
IPLEX代码
• 1:拿取并比对裁片(6个代码) • 2:对齐与调节(4个代码) • 3:成型(3个代码) • 4:剪及运用工具(4个代码) • 5:放到一边(3个代码) • 6:控制机器(6个代码) 以上为第一层次(一般层次)共26个代码
IPLEX代码(续)
• 7:拿和放(11个附加数据代码) 以上为第二层次(拿和放)共11个代码 • 8:增加额外的MTM元素(11个) • 9:记录数据(5个代码)
TMU( Time Measurement Unit) TMU值的的来历.
• A: 100% 的表现水平或低工作任务(非激励性质的工作) 1小时=100,000 TMU’s 1分钟=1667 TMU’s 1秒钟=27.8 TMU’s • B: 120%的表现水平或高工作任务(激励性质的工作) 1小时=120,000 TMU’s 1分钟=2000 TMU’s 1秒钟=33.3TMU’s
• MST(最小车缝时间)=(ST/CM)/(RPM×0.0006) • ROF(送布速度)=RPM/(ST/CM)当ROF<445时,HSF=1 • HSF(超高速因素)=(4.5-MST)2/100+1当ROF>445 • ST/CM:每厘米的针数 • RPM:最大转速 • 0.0006:将分钟换算成TMU的换算率(1/1667) • GT:车缝种类 • CM:车缝的长度 • 17:机器启停的TMU • P:停车的方法 T(车缝时间)=(MST×HSF×GT×CM)+17+P
GSD的特点
• • • • • • • • • • • 1:准确 2:一致 3:不同地区可以传递 4:容易沟通 5:容易明白 6:专为车缝设计 7:方法敏感性高 8:可预测 9: 有自己的规格 10:追踪能力 11:不再需要为表现评分
GSD 认可:
• 1.质量和技术要求
• 2.不同的尺寸可以影响产量 • 3.不同的生产流程可以影响产量 • 4.不同的工作场所布局可以影 响产量
第一位 车缝代码 S 第二位 车缝长度 7 第三位 车缝种类 L 第四位 停车方法 B
• • • • • • • • • • •
第一位:表示车缝,用S表示. 第二位:表示车缝距离,用数字表示,单位为CM. 第三位:表示车缝的种类,用N、L、M、H表示. N: 表示车单层直线(或飞边) L: 表示车直的暗线(两层或两层以上) M: 表示车明的直线或暗的弯线 H: 表示车明的弯线 第四位:表示停车的方法,用ABC表示 A: 大约停车 (大约1CM) B: 准确停车 (1CM 以内) C: 精确停车 (1/2CM以内)
GSD的发展历史
• 1:时间测量方法 Methods Time Measurement(MTM) 是预定动作时间系统家族 Pre-Determined Motion Time System (PMTS)的通称 • 2:MTM_1 1948年首先使用的一个预定动作时间系统,有350个代码, 由动作代码+距离+难易度这三个因素来决定,引申出 350个 代码. • 3:MTM_2 1965年发展出来的,与MTM_1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代码减 少至39个代码.1970年发展了MTM_3系统,只有10个代码,按统 计学归纳,不够准确. • 4: GSD 由 Methods Workshop Limited 发明,于1978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