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雨》教案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在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行走。
2、进展幼儿的仿照技能和平衡技能。
3、培育幼儿参与平衡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凳子20张、钻山洞的架子假设干、动物头饰4个。
活动过程:
1、导入:"今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个钻山洞、过桥竞赛,让我们来比比看哪一队的本事最大。
"
2、老师介绍游戏玩法。
3、把幼儿分成4队,站在起跑线后每队排头的幼儿带好头饰。
4、游戏开始:各队的第一只"动物"分别仿照所扮动物的动作走过凳子摆的"平衡木",穿过"山洞"后,按原路跑回,并拍第二个小伙伴的手,快速依次进行,直到最末一个,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5、引导幼儿助威,留意遵守规章:安全、仿照动物动作、变换手臂动作、拍手缺一不可。
6、表扬获胜组。
活动反思:
通过仿照小动物培育幼儿达到学会走∽形路径的目的。
仿照动物走路的样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生疏,但走∽形路径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个难点,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角色扮演,激发了幼儿完成游戏的欲望。
同时可以感受到了仿照游戏中的欢乐。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为了引导幼儿从小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我设计了该活动,主要让幼儿从收集一支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做起,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发觉被丢弃的牙膏壳中还有很多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渐渐理解节省的意义,建立节省的概念,树立节省的意识,并养成节省的习惯。
目标:
1、运用敲、甩、推、挤等多种方法发觉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初步理解节省的意义。
2、学习简约有用的节省小妙招,初步树立节省意识,渐渐养成节省的习惯。
预备:
1、阅历预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家中运用的
太阳能热水器〔我镇几乎家家户户运用〕。
2、操作预备:
〔1〕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
〔2〕师幼收集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和擦洗污渍用的小纱布。
〔3〕拍摄三段录像:
a.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湿后关上水龙头、打肥皂——冲洗时再打开水龙头;
b.把淘米水留下,用来洗碗或浇花;
c.自备购物袋上超市。
〔4〕录制一段关于阿姨为什么用淘米水洗碗和浇花的采访录音。
过程:
一、阅历沟通:为什么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老师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测并提问。
〕
1、这个装在屋顶上的东西是什么?
2、谁的家里也有太阳能热水器?
3、你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做什么呢?
4、你们家为什么要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5、老师小结。
二、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节省的意义
1、游戏情境中萌发操作的爱好。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东西正在被我们糜费。
你们看!〔出示废旧牙膏。
〕
“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
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很多牙膏。
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老师观测指导幼儿。
如,老师指导技能强的幼儿尝试运用小工具,引导技能中等的幼儿运用推、卷等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的牙膏,鼓舞技能弱的幼儿向同伴学习,并教育全部幼儿耐烦工作。
3、沟通操作方法,老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运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糜费,多惋惜呀。
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常还看到妈妈用牙膏干什么了?
5、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三、观看录像,学习简约有用的节省小妙招,培育节省意识和习惯
1、观看录像a。
〔1〕师:你看懂了什么?小伙伴为什么要这样做?
〔2〕老师组织幼儿学一学。
2、观看录像b。
〔1〕师:阿姨做了什么?
〔2〕鼓舞幼儿向阿姨提问。
〔3〕组织幼儿听采访录音。
3、观看录像c。
〔1〕师:人们去干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自己拿购物袋?
〔2〕师:你去买东西时会怎么做?
4、小结,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表现。
2.体验多种形式演唱的欢乐。
3.依据自己的阅历尝试仿编乐句中的歌词。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预备:
歌曲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理解歌曲。
1.观赏歌曲第一遍(音频),沟通:这首歌曲听起来什么感觉?为什么是这种感觉呢?
2.观赏清唱第二、三遍——沟通:歌曲里唱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是欢快的呢?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情?什
么心情?请谁来表现?(依据幼儿回答老师清唱并出示相应的
图谱。
)
3.清唱第四遍——根据歌词排列图谱。
4.几个乐句?
二、学唱歌曲。
1.请小指挥点图谱集体演唱。
(哪里还有问题?)
2.接唱。
(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
三、创编歌曲。
1.我今日陪爸爸带着全家去玩耍,在“池塘边,荷叶下”,看见“躲着一只小青蛙”,你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玩耍还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集体争论—个别仿编——集体试唱)
(请个别幼儿仿编时,可以用简易图谱援助记忆。
)
2.结合仿编完整表现。
(引导幼儿加上一些欢快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第一次展示活动。
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三点
1.歌曲的截选。
(设计意图中详细谈到)
2.图谱的运用。
这首歌曲是叙事性的,歌词里面描述的事项通过图谱方式
呈现,直观形象,援助幼儿不仅理解歌词,也感受歌曲
的意境,为幼儿的学习、表现搭建了很有力的支架。
3.心情的把握。
我比较着重幼儿对唱曲心情的把握,所以在感受阶段,我
主见让孩子们多听、认真听,并设计了“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情?”、“可以怎么表现?”等这样的问题,为的就是引导幼儿激发、表现出歌曲的情感,也为最末的创编打好基础。
那么在实际执教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由于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歌曲很受孩子的喜爱,接唱环节爱好深厚,情感表现真实,师幼互动比较有效。
但是通过展示,也折射出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如何使图谱更有效?由于在我的图谱中很好地呈现了
歌曲的画面,但是没有呈现节奏。
前面四个乐句的节奏都是统一的,也是我在创编中要引导幼儿根据这个节奏去表现的。
所以在设计时,我想要把节奏隐含在图谱中,但是就是设计不出合理、形象地节奏、画面相融合的图谱,纠结了好久。
2.创编是否需要在第二课时再去达成?我预设了感受、学唱和创编三大环节,在实际执教中,时间比较焦灼,而且导致前面的感受和学唱略微急了一点点。
假如没有创编环节,我可以将前面走得更稳固、扎实一点,对整个歌曲的把握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依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预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依据自己的知识阅历讲解并描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老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老师指图,幼儿依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援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依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在主题《我是人》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的文化,他们知道了京剧脸谱是的国粹,蓝印花布是我们的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的代表性建筑——天安门,也成为了孩子们资料一部分,孩子们能够尝试在区角中画画天安门。
但是,从幼儿的画面中发觉,孩子们表现的天安门特征并不明显,缺乏认真观测,因此,为了援助能更好的表现天安门,并我预设了本次活动。
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
“天安门前照张相”贯穿整个活动,在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自己和天安门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引导幼儿观赏、感知天安门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援助幼儿直观感知人物拍照时不同的动态;第二环节幼儿绘画表现不同人物动态和天安门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和祖国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留念的欢乐情感。
第三环节观赏、沟通中,提升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阅历。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人物在天安门前照相的活动情景。
2、通过绘画,表现表达自己喜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预备
纸、记号笔、蜡笔、天安门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赏感知——通过观赏天安门的照片,引导幼儿重点了解天安门
1.出示幼儿在天安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谁一起拍的照片?
2.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层,每层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态:
〔1〕去过天安门的孩子:说说在天安门前拍照的感受,
并摆不同在天安门前拍照时的姿态。
〔2〕没有去过天安门的孩子:假如你去天安门你会拍一些怎样的照片。
4.重点示范手和脚的动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天安门是我们很出名的建筑,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许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亲眼看看,并会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代表喜爱和爱自己的祖国。
二.观测示范——通过观测,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和人物的画法
1.创作要求:那今日我们到天安门前拍张照片留念吧!
2.幼儿作画,师指导:
〔1〕你想在天安门前哪个地方拍照呢?中间?还是两边?你和谁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动作的?
〔2〕引导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表现你最喜爱的手和脚的动作。
〔3〕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清晰了吗?
:图画中,我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一点,然后再
画后面的天安门。
三.观赏沟通——通过观赏大家的作品,相互学习大家的优点。
谁拍照的时候动作最神气,他是什么动作的?谁和他不
一样?谁跟许多人一起拍了照片?天安门拍清晰了吗?
:原来通过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和身体的不同
的动作。
幼儿园大班《雨》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心情。
2、尝试为不怜悯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活动材料预备:
物质预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阅历预备:《快乐颂》作品介绍。
活动过程指导:
一、观赏音乐:
观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心情。
观赏童声演唱的《快乐颂》,再次感受其热忱奔放的音
调和兴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体会和对唱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
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老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老师带领幼
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老师留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
引导幼儿依据歌词创编简约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知识目标,但时间安排的还不够合理。
其中在知识目标〔1〕——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
整堂课的音乐涌现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
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具体。
假如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同学的心情,感受内心的情感,让同学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同学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同等、互爱的境界。
这样可能同学在最末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
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知识时,老师讲的略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同学之间以多参加争论、以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同学自己的动手技能,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同学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同学能够更简单地掌控和理解。
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同学多听音乐,老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同学辨别强弱的地方,这样同学演绎起来更简单点。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同学有没有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