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2年,西部12省区中等职业学校4 588所,招生102.26万人,在校生265.71万人,与1998年相比,在校生减少1.6万人,减幅为0.7%。

1998-200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重下降27.5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的招生比重下降幅度仅为5.1个百分点。

4年来,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00万名毕业生。

目前,西部地区大中专、技工学校和城镇职业学校毕业生,占劳动力供给总人数的21.6%,与全国21.2%的水平相当。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根据区域发展特色,西部地区进行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广西教育兴农金色工程、陕西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在提高西部劳动者素质、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结构不合理、失衡,规模较小,资源短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西部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低西部12省区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达15.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的文盲率高达15%以上。

2002年,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6.3%,低于全国59.1%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5%、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万人在校生人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农村现有人才总量不足,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低技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存在的明显特征2002年西部地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仅为47.9%,而东部地区
已达67.6%;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14.7人,为东部的3.1倍;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者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10,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中等技术人员不到7名。

3.大批新生劳动力缺乏职业培训据测算,西部地区每年有81万小学生未毕业就流入社会,78万初中生未毕适龄人口有159万人之多。

同时,西部地区初中升学矛盾突出,2002年,西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6.3%,有212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

例如,广西每年有70%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

2000-2002年,柳州市初中毕业生8.42万,其中未升学者3.86万,是2002年全市中职在校生2.69万人的1.43倍。

河池市初中毕业生13.78万,未升学者8.26万,是全市中职在校生1.48万人的5.88倍。

大量初中毕业生进入城镇非正规就业,在转移中难以得到正规教育,也不易得到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这些早产的劳动力大军,正在被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淘汰,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益明显,但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短缺
1.农村职止教育与培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①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显著。

甘肃张掖的调查显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向非农产业转移。

2000年,该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人口中,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高出23.5个百分点。

②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通过对300户农户调查表明,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户,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

300户中,50户没有经过培训,人均纯收入1 730元;210户接受过农作物培植技术培训的,人均纯收入3 800元;28户中有中职毕业生或接受技术培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均纯收入4 500元。

③职业教育推动二、三产业发展效果显著。

在对48户129个劳动力在10个典型职业选择中发现:初中及以下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家庭经济一般或贫困;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多样化,大多从事加工、建筑技术工
种、理发、制衣、工匠、餐饮、购销运输等二、三产业,家庭相对富裕。

2.城乡职业教育严重失衡,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资源短缺与生源困难并存布局结构缺少区域特色,2002年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城乡城市、县镇和农村职业高中学校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9%、47.8%和13.3%。

由于西部地广人稀,农牧业和乡镇工业发展较慢,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发展困难。

据调查,贵州近3年由于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锐减,全省95%以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举办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普通高中生在25 000人左右,招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生21 000人左右。

3.农村学生很少升入本县职业学校广西2002年柳州柳城县东泉乡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159人,其中进入市区职业学校118人,进入外省市职业学校41人,由于本县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差,没有人升入本县职业学校。

这种情况在西部其他省区也普遍存在。

4.农业类职业中学生存困难陕西10所农业中专不同程度都面临生源短缺问题。

宝鸡28所县区职业高中,1995年以前均开设涉农专业,2000年后仅有4所开设农类专业,且均为畜牧兽医。

西部地区职业高中开设农业类专业的学校及其在校生也很少。

5•,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流失严重、教师编制不到位、工资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

广西许多职校的骨干教师纷纷到邻省广东工作。

广西柳州柳城县县职业高中教职工32人,专任教师18人,占56.25%,其中文化课教师14人,占77.7%,专业课教师4人,占22%。

14个乡镇中,专职教师能为群众讲授技术课的只有两个乡镇,其余举办培训班则要花钱请技术员。

由于职业高中教师编制参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办法,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及成人技术培训的教师编制核定不到位,职教师资队伍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西部地区教育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职业教育作用的发

1.教育层次结构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于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出现升学率倒挂现象云南曲靖200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高考升学率65%;甘肃张掖2003年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5 339人,招生10 089人。

而职业学校11所,在校生12 305人,2003年普通高校录取率高达80.8%。

2.教育类型结构失衡,表现为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发展大大快于中等职教,普职比差距大大2002年,西部12省区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19万人,比1998年的219万人增长了90.7%,而同期全国增长幅度为79.55%,西部地区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

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全国的普职比为57.2∶42.8,而西部地区则为60.4∶39.6。

西部12个省区中,只有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相当,其余各省区,有的普职比严重失衡,如西藏、青海虽然地广人稀,受教育的绝对人数较少,但普职比却达到76∶24;还有6个省区的普职比在7∶3到6∶4
之间。

3.专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一、二产业专业数量不足与培养质量不高,与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不少地方过多开设第三产业类热门专业,忽视第一产业农业人才、第二产业制造业人才的需求。

如成都市,2002年三个产业结构比为8.4∶45.5∶46.1,而中等职教三个产业专业结构比为2.6∶27.1∶70.3。

攀枝花市虽是工业城市,但农业比重也不小,但全市没有一所为农业服务的职业学校,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与农业有关的专业。

制造加工工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紧缺,人才需求大,但西部职业学校显然还没有跟上这一发展需求,2002年甘肃省职业高中加工制造业专业招生比重仅占4.6%。

四川数控技术人才缺口是2万人,供需比为1∶10。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1.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着三个过低一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低。

从2001年到2002年,全国预算
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增长了0.45个百分点,而西部12省区的教育经费基本上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

二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过低。

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 664元,而西部地区的生均经费仅为1 310元。

三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过低。

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20元,而西部地区7个省区的生均公用经费低于这一标准。

与同类教育相比,不少省区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出现两低:低于普通高中,低于初中,如新疆中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普通高中为247元,初中203元,而职业中学仅有83元。

2.职业教育个人承担费用比例过高,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不符合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从贵州2002年实际情况看,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的费用约为6 000~8 000元,地市一级约为4 000"%000元,县级约为3 000~4 000元。

2002年,贵州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为1 589元,其中含借贷收入218元。

每年的支出为1 183元,扣除借贷收入,农村人均年收入结余只有183
元,农村家庭难以承受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费用。

陕西农业学校1998-2002年,财政拨款1 281万元,学费收入892万元,两者比例59∶41。

许多家长、农户都谈到,并非不愿意让孩子受教育上职业学校,问题是交不起学费,职业学校学费过高,导致许多家庭放弃接受职业教育。

3.现有经费利用效率低下,职业学校投资办学渠道不畅现象一,出现职业教育国债项目资金改办普通学校的情况。

广西环江县民族职业学校,2001年建了新楼,扩建操场,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目前只有职教学生30人,不得不办了许多普通高中班。

现象二,职业学校发展难以得到贷款。

陕西眉县职业教育中心,1996年以来获得财政教育经费仅1 490万,仅工资支出就占1 38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只有110万元。

2001年,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扩大、生源充足,以至学校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学校希望贷款发展,结果缺少财政支持,没有贷成,丧失了发展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