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同心圆梦模拟三语文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同心圆梦模拟三答案
1.答案C(A.móu/miù,jū/jū,zhuī/chuí,zǎn/cuán;B.yì/qì,kuì/kuì,kē/ɡě,jiàn/jiān;C.xuán/xián,huì/yuán,shàn/zhān,hénɡ/hènɡ;D.jiàn/zhàn,yī/jī,bì/bài,zhuó/zhuó)
2.答案C(A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了。
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B蜚声,指的是扬名。
C“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多。
这个成语只能用于房屋,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D“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这与后面莫言的表达都表现了莫言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
3.答案B(A“克服”与“挑战”搭配不当。
C语序不当,“林丹”应在“除了”之前。
D 主语残缺,删掉“使”。
4、答案B(④为总领句,说明开平碉楼兴起的两大原因。
②⑥紧承④,概括说明两大原因。
③①⑤则按时间顺序展开,具体细说开平建起碉楼的原因。
)
5、A(贼:伤害,残害。
)
6、C(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
B.连词,表顺承关系/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C.均为介词,替,给。
D.代词,代李梦阳/衬音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
7、A(强直:刚强正直。
①③⑤是李梦阳强直的表现。
②是皇帝左右的人所言所行;④是康海替梦阳说情,梦阳才免于被杀;⑥是表现李梦阳的放荡不羁。
)
8、C(原文讲“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而C项却说“李梦阳因与他结党谋逆,被御史周宣弹劾”,这就颠倒了句间关系,强加了因果,误解了原文。
)
9、①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的心!(后句或译为: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来使左右的人高兴!)
(“宁”“快”各1分,句意1分。
宁:岂,难道;快:使……高兴,快慰。
)
②近来言官(或译为:谏官)弹劾众宦官,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或译为: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直接上书据力相争),阁臣必定响应你们。
(“比”“持”“诚”各1分,句意1分。
比:近来;持:支持;诚:果真,如果。
)③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
(“隙”“侵官”各1分,句意1分。
隙:仇隙,嫌隙,矛盾;侵官:冒犯上官或侵犯他官职权。
)
参考译文: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今属陕西)人。
弘治六年李梦阳参加陕西乡试考取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予户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受皇帝诏命,进呈奏章,透彻地论述了朝政得失。
末了说:“寿宁侯张鹤龄收罗无赖之徒,牟利害民。
”张鹤龄上奏辩解,摘出李梦阳奏章中的“陛下厚待张氏”之语,诬陷李梦阳把皇后谤讪为张氏,罪当论斩。
当时皇后得宠,皇后之母金夫人向明孝宗哭诉。
明孝宗不得已逮捕李梦阳,关押到锦衣卫监狱。
不久赦免放出,剥夺俸禄。
金夫人仍哭诉不止,明孝宗不听。
左右之人明白,明孝宗保护李梦阳,请求不加重罪,只给予杖责来泄金夫人之愤。
明孝宗又不答应,对尚书刘大夏说:“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之心!”有一天,李梦阳在途中碰见张鹤龄,张口臭骂他,用马鞭抽打他,打落了两颗牙齿,张鹤龄不敢和李梦阳计较。
孝宗驾崩,明武宗即位,刘瑾等“八虎”当权,尚书韩文与同僚们说起时事就哭了起来。
李梦阳说:“公是大臣,为什么哭?”韩文说:“不哭能怎么办?”李梦阳说:“近来言官弹劾群阉,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公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阁臣必定响应,除去那些人就容易了。
”韩文说:“好。
”他嘱咐李梦阳起草奏疏。
不巧计划泄露,韩文等被驱逐离职。
后来刘瑾借别的事将李梦阳关在狱中,要杀他,康海替他游说刘瑾,李梦阳才获免。
刘瑾被杀后,李梦阳官复原职,被调任江西提学副使。
副使归总督管辖,李梦阳却与总督对抗,总督陈金厌恶他。
一起揖见巡按御史,李梦阳又单单不去揖见,并命令学生也不要拜谒上官,即使拜见,只作揖,不跪拜。
御史江万实因此也讨厌李梦阳。
淮王府的军校与学生们发生争执,李梦阳把军校鞭打一顿。
淮王发怒,奏报皇上。
帝诏令总督陈金查办,陈金檄令
布政使郑岳查办。
江万实又奏报李梦阳的不足之处,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
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
诏令遣大理卿燕忠前来审理,把李梦阳羁押在广信狱中。
万余学生替
李梦阳讼冤,燕忠不宽恕梦阳。
反而弹劾李梦阳欺凌同僚,挟制上司,于是命他穿官服闲居
离职。
李梦阳回家闲住以后,更加放纵不羁,桀骜不驯,修治园池,招请宾客,天天与侠豪少年在
繁台、晋丘之间纵情射猎,名声在天下十分响亮。
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杀,御史周宣弹劾李梦
阳与他结党谋反,梦阳被逮捕。
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极力解救,但梦阳仍被革职。
不久
梦阳去世,他的学生私下里给他取了一个文毅公的谥号。
10、(1)①炼字的角度:“努”,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
(1分)一“努”字,把
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1分)给画面增加了艺
术情趣。
(1分)
②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
(1分)(如学生答工笔描写,
可酌情给分)
(2)①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1分)表
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分)②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迟,
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
(1分)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
则可看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
(1分)
11.(1)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立也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2.解析:选AD。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项与文中第②段首句“当然,
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相矛盾;D项与文中第⑥段“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
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一句相矛盾。
13.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此选项表明是欣赏者在“非我”
中找到了“我”。
14.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画线的句子前半部分说的是“我”中
“无我”,后半部分说的是不可无“我”,所以在解答时应分两层理解。
答案:①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
②演员在表演中使自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则是在“非我”中失去了“我”。
(或答为:演岳飞、秦
桧像岳飞、秦桧,却不使自己变成岳飞、秦桧,则是在“非我”中体现了“我”。
)
15.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的能力。
找到文中相关的信息句,进行
提取、加工、整合就可以了。
答案:①在创作中,只有渗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达到创作目的。
所以,不可无“我”。
②在欣赏
中,只有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才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否则会
在欣赏中迷失自我。
所以,不可无“我”。
16.【答案】①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②也为下文用瓦匠家的泥捏狗计算归期的情节作了铺垫;③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
17.【答案】①两次“笑了”,都包含有娘对儿子的宽容。
②第一次“笑了”,侧重于娘对儿子的理解,笑是母子情感产生共鸣的体现,娘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
③第二次“笑了”,侧重于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
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
18.【答案】①计算远行人的归期。
②文章对家庭各成员的特定作法中的一些片断作了细致的表现,主要突出了“我”在偷偷多捏小狗时的“自欺”、娘在天天收鸡蛋中的细致
以及爹在默默攒馒头中的计算准确;③实际上是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突出表现家庭的和
美、宁静与温馨。
19.①惊喜是因为自己的文学成就得到了认可,并且是在自己相对比较年轻的时候能够获奖;
②惶恐是因为降落在自己身上的荣誉如此巨大,并且和世界上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相比,自己压力倍增。
(4分;答出一点给2分,要求准确分析原因)
20、①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比如《生死疲劳》,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
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
②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
比如《蛙》,涉及到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
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
(5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1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21、观点一:应做贝多芬。
①面对权贵和强权不谄媚、不奉承;②年轻人应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③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观点二:应做歌德。
①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②站在路边脱帽致敬是一个有教养的老百姓的谦逊;③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
22.【语言鲜明、生动、简明】
我写的主题是①为青春喝彩
短信内容:用快乐舞动青春,用执着追求事业,用真诚对待朋友,用努力追求幸福,用感恩对待生活。
我写的主题是②倡导文明行为
短信内容:主动让座,美德成佳话;节约用水,汇之成汪洋;传递笑容,感动你我他;只要行动,文明在身边我写的主题是③承诺践行道德
短信内容:一人不是众,独木不成林;伸出一双手,温暖一颗心。
真心融化坚冰,奉献让世界不同。
(6分。
主题选择1分,能恰当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所写内容主题突出2分,语言连贯2分。
23.【准确、简明、得体】(6分)
(1)中学生普遍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但大多数不了解垃圾分类方法。
[2分。
愿意参与,1分;不了解分类方法,1分。
]
(2)开展专题活动,了解分类方法,倡导减量减排,创建绿色校园。
[4分。
开展活动,1分;了解分类方法,1分;减量减排,1分;结合学校,1分。
]
24.【立意示例】⑴心动不如行动。
任何理想缺乏了奋斗与行动都将成为幻想。
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切合实际的目标是成功的基本前提。
⑶“永远朝着太阳方向走,影子总是在身后。
”坚定信念,走好现时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