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勤俭节约作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常说:“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忧考为⼤家提供《六年级勤俭节约作⽂【三篇】》,欢迎阅读。
【篇⼀】
勤俭节约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在这个富裕的⽣活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勤俭节约。
记得有⼀次,我和姑姑⼀起去邻居张奶奶家做客,我看到张奶奶的孙⼦正在练⽑笔字,他刷笔的杯⼦⾥的⽔只有1⼨多⾼,于是,我便问他:“为什么你只⽤这么点⽔涮笔?”他回答说:“⽤这么⼀点⽔既然可以涮笔,为什么还要接更多的⽔呢?”
听了这位⼩弟弟的话,我想到了我们平时的⾏为。
我在写⽑笔字前,总把涮笔的杯⼦⾥接许多⽔;洗⼿时经常把⽔龙头开的特别⼤。
其实,我们可以像那位⼩弟弟的⼀样,涮笔的⽔不⽤接太多,洗⼿时也不⽤把⽔龙头开的特别⼤。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合理地利⽤每⼀滴⽔,让它有更多的⽤场,⽐如说:把洗脸的⽔⽤来拖地,拖地的⽔⽤来浇花……
许多⽼⼀辈的⽆产阶级⾰命家都是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
延安时期,⾰命领袖同战⼠们吃⼀样的饭菜,穿粗布做的⾐服。
建国以后,他们仍然很注意节约,⾐服总是缝缝补补,穿了⼜穿。
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钱积存起来投⼊到需要的地⽅去。
有的⼈会说,以前的⼈⽐较穷,所以需要节约,现在的⽣活条件提⾼了,应该享受⼀下。
的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的⽣活⽔平迅速地提⾼了,许多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相当部分的家庭达到了⼩康⽔平。
但是,不管是从综合国⼒来看,还是从国民⼈均收⼊来看,我国在国际排⾏榜中还都处在较低的位置,如果我们还不注意节约的话,我们将⾯临很⼤的困难。
国家的各项建设都需投⼊⼤量的资⾦,都需要精打细算。
如果每⼈每天省1元钱,全国每天就能省13多亿元,⼀年365天就能省4000多亿元。
把这些钱投⼊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将会起到很⼤的作⽤。
相反,如果每⼈都浪费⼀点,就会贻误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同学们可以⾃⼰去查⼀查资料,看⼀看名⼈、伟⼈的成长经历,只要我们留⼼就会发现,凡是有成就的⼈,都是在艰难和困苦的环境中勤俭节约才度过⼀次⼜⼀次的难关。
同学们都是有理想的⼈,因此,要学会从⼩磨练⾃⼰的意志,学会勤俭节约,学会在艰难困苦中⽣活的能⼒。
勤俭节约是⼈类永恒的主题。
我们青少年更需要从⾝边的⼩事做起,从我做起。
只有这样,将来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之才。
【篇⼆】
古⼈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也”。
勤俭节约是中国⼈的⼀种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应厉⾏节约,反对浪费。
不久前,我在电视上看过⼀则报道:在遥远和⼲旱的⾮洲,许多⼈因缺少⽔资源⽽死亡。
看到这⾥,我感到了⼀丝难堪。
为什么?因为当我看到别⼈因缺少⽔资源⽽苦恼,⽽我却在不经意间把⽔资源浪费掉,所以我的⼼⾥总觉得过意不去。
妈妈说,平时,我每次洗⼿、洗脸后的⽔都直接倒掉,挺浪费,可我并不留意,这些⽔还可以⽤,例如:浇花、拖地等。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次浇花时,拖地时,我都要拧开⽔龙头,本来可以⼆次使⽤的⽔,却要双倍使⽤了。
妈妈教育我说:“⼥⼉,以前你不懂得如何节俭,这不怪你,但现在看到这则报道后,你应该知道怎样节俭,并在⾏动上表达出来。
别⼩看⽣活中的细节,也别⼩看这些⼒量,只要更多的⼈进⾏节俭,那这种⼒量也就会越来越庞⼤,难道不能帮助有需要的⼈吗?”我听后,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以后应该把能节俭的就节俭,尽量不浪费。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节俭,所以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让我们⾏动起来,⼀起勤俭节约!
【篇三】
节俭是⼀种美德,是我们每⼀个⼈都应拥有的品质。
但在今天,随时随地,我们都能够看到⼀些⼈浪费的可耻⾏为。
每到这时,我都不禁替那些⼈深深的惋惜:他们不仅浪费了粮⾷,还使⾃⼰的⼼灵沾上了污点,这是多么可悲啊。
记得有⼀次,我们全家外出去吃饭,吃到最后,爸爸碗⾥还剩下许多,我和妹妹劝爸爸赶快把饭吃掉,不要浪费粮⾷,可爸爸⼀再推说⾃⼰饱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们是在⽆理取闹⼀样,却从来没有想过粮⾷的来之不易。
唐朝诗⼈李绅说过“锄⽲⽇当午,汗滴⽲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是啊,每⼀粒粮⾷都是⽤农民伯伯的汗⽔和⼼⾎换来的,我们怎么能浪费?我曾看到过这样⼀篇报道:如果全中国上下13亿⼈每⼈节约⼀粒粮⾷,那么这些省下的粮⾷⾜够5万⼈吃⼀天。
这是⼀个多么触⽬惊⼼的数字啊,可见,节约是⾮常重要的。
节约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在现实⽣活中就有许多例⼦。
如:及时关好⽔龙头,把饭吃⼲净,不要扔还没有⽤过或还没有坏的⽣活⽤具……
有⼀天,我们出去散步,透过⼀家餐厅的玻璃看见⼀个孩⼦委屈地站在椅⼦旁边,嘴⾥结结巴巴地说着什么。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发⽣了什么事,后来过去⼀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孩⼦的母亲和⼀些⼈吃饭,吃完饭要求把剩菜剩饭全部打包,可是孩⼦觉得很难为情,所以央求妈妈不要打包了,免得让⼈笑话。
⼏番争执后,母亲⽣⽓了,要求孩⼦把《悯农》背⼀遍。
孩⼦背得结结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亲的
意思。
背完后,母亲对孩⼦⾃然是少不了⼀番苦⼝婆⼼的“⼤教育”,那母亲说:“孩⼦,你知道吗?这些菜是农民们⾟⾟苦苦种的,不能糟蹋它们,如果糟蹋它们就是不尊重农民的劳动。
所以我们⼀定要珍惜并且不浪费⼀点⼉粮⾷。
”看来那孩⼦也明⽩了,低头向母亲认了错,这件事情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节俭是重要的,浪费是可耻的,作为21世纪的⼩主⼈,我们决不能丧失节俭的品质。
我们应该从⼀点⼀滴做起,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