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件PPT 5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 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 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
10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提高社会公德修养水平,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 处入手。 所谓大处,就是我们社会公德修养的目标,要实 现良好的社会秩序,优良的环境;它是我们社会 公德修养的着眼点; 所谓小处,就是从诸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 纪守法等方面做起,从遵守市民文明守则和行为 规范做起,从最基本最起码的小事做起。
•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
(2)道德与法律是确认和维护社会 公共生活的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规范。
7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2.社会公德的特点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继承性
8
23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 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 版社2001年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内容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 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 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 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利用互联网进行 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21
网络犯罪
• 2006年央视新闻频道曾播出了一则新闻,中国银行用户 姚先生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自己账户里的钱。可这钱是怎 么丢的呢?原来,他进入了假冒的中国银行网站进行交 易,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拱手送出的。这件事引起社 会上的强烈反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 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但是,近年来,一些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诈骗钱财,严重影响 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与合法权益。对于互联网用户而 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 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 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 中的各类信息。
2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1.公共生活的含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和 生活,它是相对于职业活动和婚姻家庭生活 而言,一种特定的生活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 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2.公共生活的特点
2预测作用、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14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 主要内容
–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 »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 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 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9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 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在 我们的社会中,下列情形比比皆是: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乱穿马路、车辆乱停、大声喧哗、 抢占座位、违章搭建、楼道堆物、粗话脏话、 赤膊上街、宠物乱跑等。
5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近悉,北京公交集团将开展“明星乘客” 评选,乘客主动让座,公交公司将给予奖励。 具体互动方式、奖励办法尚在制定当中。另 据调查,在各类公交服务中,市民对乘车拥 挤最不满。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的公交公 司纷纷推出“让座有奖”的举措。对此事怎 么看?
6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1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2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15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 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 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等。
18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环境规划 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 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 制度
19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6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是:在维 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 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 自由。 其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三是和平进行原则。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
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 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 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 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20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中的各类信息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根据法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就是彼此折磨”,说到公共生 活,很难不让人想起喧闹的餐厅里,粗声大 气的说话、满地的垃圾;也很难不让人想起 网站每个bbs和论坛上各色污七八糟的玩意。 这就是我们的公共生活。
很难想象,一个随地吐痰人,或者一个在 公共空间里旁若无人、肆无忌惮的人,会担 负起更多的责任,会真心地关心任何一种 “他在”。我们似乎对“公共生活”中的彼 此折磨习以为常。
22
思考题
•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 生活秩序?
•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
意识? •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7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适用范围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 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 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 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
10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提高社会公德修养水平,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 处入手。 所谓大处,就是我们社会公德修养的目标,要实 现良好的社会秩序,优良的环境;它是我们社会 公德修养的着眼点; 所谓小处,就是从诸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 纪守法等方面做起,从遵守市民文明守则和行为 规范做起,从最基本最起码的小事做起。
•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
(2)道德与法律是确认和维护社会 公共生活的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规范。
7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2.社会公德的特点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继承性
8
23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 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 版社2001年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内容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 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 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 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利用互联网进行 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21
网络犯罪
• 2006年央视新闻频道曾播出了一则新闻,中国银行用户 姚先生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自己账户里的钱。可这钱是怎 么丢的呢?原来,他进入了假冒的中国银行网站进行交 易,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拱手送出的。这件事引起社 会上的强烈反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 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但是,近年来,一些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诈骗钱财,严重影响 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与合法权益。对于互联网用户而 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 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 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 中的各类信息。
2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1.公共生活的含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和 生活,它是相对于职业活动和婚姻家庭生活 而言,一种特定的生活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 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2.公共生活的特点
2预测作用、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14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 主要内容
–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 »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 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 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9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 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在 我们的社会中,下列情形比比皆是: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乱穿马路、车辆乱停、大声喧哗、 抢占座位、违章搭建、楼道堆物、粗话脏话、 赤膊上街、宠物乱跑等。
5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近悉,北京公交集团将开展“明星乘客” 评选,乘客主动让座,公交公司将给予奖励。 具体互动方式、奖励办法尚在制定当中。另 据调查,在各类公交服务中,市民对乘车拥 挤最不满。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的公交公 司纷纷推出“让座有奖”的举措。对此事怎 么看?
6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1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2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15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 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 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等。
18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环境规划 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 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 制度
19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6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是:在维 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 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 自由。 其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三是和平进行原则。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
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 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 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 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20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言目前还没有特效办法能抵御这些高科技手段的网络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行骗用户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相信不明来历的金融信息尤其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中的各类信息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根据法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就是彼此折磨”,说到公共生 活,很难不让人想起喧闹的餐厅里,粗声大 气的说话、满地的垃圾;也很难不让人想起 网站每个bbs和论坛上各色污七八糟的玩意。 这就是我们的公共生活。
很难想象,一个随地吐痰人,或者一个在 公共空间里旁若无人、肆无忌惮的人,会担 负起更多的责任,会真心地关心任何一种 “他在”。我们似乎对“公共生活”中的彼 此折磨习以为常。
22
思考题
•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 生活秩序?
•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
意识? •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7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适用范围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的时候,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 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