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的微粒模拟图,可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CH O+O CO +H O 催化剂
CH 2O+O 2CO 2+H 2O 。

【详解】
A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错误;
B 、根据O 2、CO 2、H 2O 都无毒,可推测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正确;
C 、四种物质中,只有CO 2、H 2O 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其余物质不是氧化物,错误;
D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A 与C 的质量比=30:44,错误。

故选B 。

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值为36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 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 错误;
B 、反应后W 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 错误;
C 、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 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 ,因此W 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W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即W 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 正确;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

故选C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10m87
反应后的质量/g2330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详解】
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
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
NaC,故B正确。

故选B。

6.对于化学反应: C+CO2高温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C+CO2高温
2CO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
温,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D。

7.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
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O2C.CO2D.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
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钠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O2,故选B。

8.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原子:4,氮原子:4,氧原子: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4,氮原子:0,氧原子: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 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3)=1:48,选项D错误。

故选D。

9.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

故选A。

1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
【答案】D
【解析】
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
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2+B2=2A2B;
故选D.
11.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2O3D.FeSO4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C。

12.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答案】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
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100%=46%。

故选B。

1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已知某配方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
3C 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NO C.CO2 D.SO2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反应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4,2,6,3,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2,2,0,0,故3X中含有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故X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

1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 ,故错误;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3 H2一定条件
CH3OH+ 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为1: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5.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l6 B.28 C.44 D.6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2C+4D
2x418
5.6g7.2g
2x72
=
5.6g7.2g
x=28
故选B。

16.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

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lH C.HCl D.ClO2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

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个,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17.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X+CaCl2+2H2O,则X为()A.CaClO B.Ca(ClO)2C.Ca(ClO)3D.Ca(ClO)4
【答案】B
【解析】
反应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lO)2。

故选B。

1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为2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3,正确;
C、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在单质时为0,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正确;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16:28=4:7,因此错误。

19.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X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此项不正确。

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

此项不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 。

此项不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

此项正确。

故选D项。

20.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