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迁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 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 国家的产业升级,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这在跨 国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原因: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 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 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难民问题的由来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 德国迫害而流亡的 犹太 难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 亚等地区。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全美近2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在外 国出生的”“68%计划留在美国”,可知科技精英的移入成为推 动美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
二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材料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 到2000年的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的地区,40%在西部, 占当地已婚夫妻数的10%,东北部是3.8%,中西部是3.6%,南 部是4.7%。跨族通婚的发展导致美国种族关系的变化,在 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实在理不清他们的 族裔血脉以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
3.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努力 (1)1950年,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 , 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 难民的 行动准则 。 (3)1966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 1951年公约的 适用范围 。 (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 2001年 起,每年 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移民来源 和移民结构的变化趋势。 (3)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 “大拼盘”。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看法。
提示:(1)特点: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南南”迁移 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持平;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 较快;移民分布比较广,美国、德国、西班牙是主要的人口迁 入地。
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社会为解决难民问题作出的不懈努力 和尝试的是( ) 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 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D.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上的努力改变了难民逐年 增加的趋势 答案:A
4.下图反映了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 例。由此可推知( ) 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 C.美国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答案:C
5.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 体现了新加坡( )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当地传统文化消失 C.殖民文化特色浓厚 D.移民文化阻碍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 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丰富多彩”,可知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谐共处,A项正确;新 加坡仍然存在传统文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殖民文化无关, 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移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非是 阻碍发展,排除D项。
一、选择题 1.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移民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主要是指( ) A.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等行业成为移民的优先选择 B.“知识精英”成为移民中的新宠 C.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D.移民迁入地区一直是西欧、北美 答案:B
2.下列关于难民问题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民问题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等各种原因 而出现 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 等地区 C.难民在收留国一般具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D.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努力下,难民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答案:A
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 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 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摘编自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 流迁与民族过程》
材料二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 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 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 占0.7%,西班牙人占0.8%。
——摘编自余志森《“熔炉”“拼盘”还是“葵花”? ——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再思考》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移民给美国社会带来的 影响。 提示:影响:带来美国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增长;多族群和 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同时,多元文化 传统也使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的矛盾 与冲突。
2000年,跨族婚姻产生了700万“多种族人”,种族、民族、族 群界限模糊引发美国社会种族分类定义的改变。由此可见, 美国多元文化不但不会破坏美国的一致性,而且它可因加快 异族、跨族通婚而促进美国各族裔的融合同化,从而增强国 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由花盘与花瓣构建成的葵花型的美国多 元文化将显示其活力。
⑥国际移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消极影响。 ①从原籍国方面来看,主要是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 可能会影响原籍国的经济发展。 ②从迁入国方面来看,可能带来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 跨国移民犯罪问题。
学以致用 据统计,1993年全美近2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在外国出生 的。1992—1996年,计划留居美国的外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比 例提高,68%计划留在美国。这表明科技精英的移入( ) A.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B.成为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C.加剧了不同族群间的矛盾与冲突 D.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B
(2)变化趋势:欧洲移民所占比重下降;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 所占比重上升;20世纪80年代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在数量上 远远超过了欧洲移民。
(3)看法: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 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核心归纳 国际移民的双重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国际人口迁徙对提高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②国际人口迁徙促进了接受国经济的发展。 ③国际移民在人口增长和就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国际移民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⑤国际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进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 发展。
第二次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发达地区 从南欧、北非、
世界大 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
战后 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世纪 七八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东 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 涌向中东产油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 日本 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
年代 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20世纪 东欧 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90年代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 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 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 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 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提示:特点: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 多彩。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 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化的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 共同价值观。
一 现代国际移民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2005年,全世界的亿迁移人口中亿迁往发达国家,7 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 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 “南北”迁移者数量大致相当。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 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人数的增长。2005年所 有迁移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 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 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新入人口增
问 题
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
文化认同
问题
(2)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原 新加坡的人口结构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 华裔移民 因 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表 现 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
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 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 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 一体的移民文化。
2.典型代表 (1)美国的多元文化。
原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 移民国家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 因 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表 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民族和文化的 现 多样性 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目标素养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 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 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知识概览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全球劳动力市场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移民……民意测 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可知 从1965年到20世纪90年代,希望减少美国移民人口的美国人 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这说明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与美国公众 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移民 持排斥态度,故选C项。
4.现状: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 增加 的趋势。
微点拨 如何应对国际难民问题 (1)遵循人道主义与人权原则,以此为宗旨,开展国际难民应 对工作。 (2)落实目的国管理难民的责任与义务,以规则为基础,实现 国际难民全球化治理。 (3)整体治理难民问题。比如结合不同方面的难民需求采取 针对性应对措施,借助专项计划,加快难民在目的国社会文化 与经济中的融入等。 (4)合理解决难民原籍国的困境,减少难民的产生。
学以致用 美国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 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 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 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 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冲突扩大
素养阐释 材料首先说明美国跨族婚姻数量急剧增长,然后又说明跨族 婚姻带来的族群关系的复杂化、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矛盾 与冲突。解答本题首先应该对材料进行分层,把握每层材料 的主旨信息。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核心归纳 美国移民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以欧洲文化为主流;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突出,“美国 化”与“多元化”共存;移民文化呈现典型的多元一体特征。 (2)成因。 ①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 民不断来到北美。每段时间内进入美国的新移民相对于已经 融入美利坚民族并接受美国文化的美国人而言都是少数,经 过两三代的民族交融后会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微思考材料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 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 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 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进而 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新加坡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社会文化有何特点?新 加坡又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