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这是一首咏物诗。 2. 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孤独却枝干 直插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 联系作者变法失败的经历,不难发现这首诗了表达作者的人生追 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差,意 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

2.分析综合的能力
(1)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的思 路、结构及写作特点。 (3)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 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3.鉴赏、评价的能力
(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表现技巧、 语言风格等。
(2)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5 体察精当修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 注意虚词不虚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5.文本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古诗词鉴赏的技巧
(2 ) 结合语境, 注意“冷” “热”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 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 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梅花——坚贞 杨柳——惜别怀远 松柏——坚强不屈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杜鹃——凄凉悲伤
(二)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
2. 知人论世与风格流派 ——古诗词鉴赏的依据
现实主义风格(杜甫)
浪漫主义风格(李白)
田园诗派(王 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
豪放词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
高考古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2007高考上海卷(四)阅读宋词,完成14-16题。(8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 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 却圆。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____(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6.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 鉴赏文字。(4分)
3。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古诗词鉴赏的途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接抒情)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间接抒情) (比兴手法) (对比手法) (动静相衬) (象征手法) (虚实结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18.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请比较它们的不同写法。 (5分)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题华清宫(宋)杜常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6.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他们都属于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进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
咏 史
(2分)
诗。(1分)
C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18.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请比较它们的不同写法。 (5分)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眼”看古诗——题眼、诗眼、词眼 1 加深形象描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 关乎诗意精确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 营造诗词意境 (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 意闹) 4 瞄准词类活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质朴) (互文) (设问 比喻)
(双关)
5.文本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古诗词鉴赏的技巧
(1)“三眼”看古诗
(“题眼”、“诗眼”和“词眼”)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垂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醉花阴
4。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清新) (含蓄)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06高考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14~16题 [黄钟]人月圆 .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 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 春水煎茶。 曲牌 14 “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 15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B ) A. 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 味。 B. 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 感慨。 C. “孔林””吴宫””楚庙”三句以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 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 活。 16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 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2007高考上海卷(四)阅读宋词,完成14-16题。(8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 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 却圆。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____________(1分) D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3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6.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 鉴赏文字。(4分) 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 (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题华清宫(宋)杜常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行进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
16.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他们都属于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诗。(1分)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2006高考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14~16题 [黄钟]人月圆 .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 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 春水煎茶。 14 “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 15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 味。 B. 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 感慨。 C. “孔林””吴宫””楚庙”三句以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 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 活。 16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甲诗是通过描述送荔枝一事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 衰的感慨。
预祝各位同学
学有所长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备考策略
(一)积累必要的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 古体诗 古诗(四、五、七言) 元曲 乐府(歌、行、曲 、 吟) 诗 律诗 五律 近体诗 词 七律 小令 中调 杂剧 小令 散曲 套曲
长调 七绝
绝句 五绝
律诗的特点 1 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 只有五言、七言律诗两种,此外都不是近体诗。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 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 影下。青山绿水,白草 红叶黄花。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秋》与《秋思》所描写的季节都是秋季,但它们选取 村落 老树 的景物有同有异:它们都选取了____ 、 ____ 、 落日 乌鸦 ____、 ____这四个富有特殊情味的景物;不同 的是,《秋》着眼于“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渲 清新美好 古道西风瘦马 染出_____的气氛,而《秋思》着眼于“____ 孤独与哀伤 _”,包含了______的情思。
3 颔联、颈联都必须对仗。
4 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一三五七不论, 二四六八分明)
(二)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
1.意象与意境——古诗词鉴赏的关键 作者 主观之意 客观之象 读者
古诗中常见的几种意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思乡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菊花——高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昔我往也,杨柳依依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文本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古诗词鉴赏的技巧
(3)从注释和选项中捕捉信息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② ,愿斫五弦琴。 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 愠:疾苦,怨愤。 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 2.这首诗用什么技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 析。
2006年高考上海卷 (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5空)。(5分) 13.(1)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 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朝露待日睎。(汉乐府《长歌行》) (4)___________,洛阳盛衰之候也。(李格非《书<洛阳名 园记>后》) (5)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 星》) (6)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7)仓禀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 传》)
5 体察精当修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 注意虚词不虚(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三眼”看古诗——题眼、诗眼、词眼 1 加深形象描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 关乎诗意精确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 营造诗词意境 (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 4 瞄准词类活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2007《考试手册》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
(一)阅读
1.认读理解能力 (1)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
义。
(2)能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写出著名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化常识。
(4)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能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5)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