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项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与分解
选择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下说法中错误的答案是〔〕
A.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如此
B.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如此
C.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
D.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一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是它们的合力
2.如图1所示,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θ=120°,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如此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图1
A.F
2
B.F C.3F D.2F
3.如下列图,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那么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10 2 N C.20 2 N D.10 3 N
5.如图2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F1、F2、F3合力为零。

F1沿-y方向,大小。

F2与
+x方向夹角为θ〔θ<90°〕,大小未知。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2
A.F3一定指向第二象限
B.F3一定指向第三象限
C.F3与F2的夹角越小,如此F3与F2的合力越小
D.F3的最小可能值为F1cos θ
6.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竖直。

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F B、F C、F D,如此以下判断中正确的答案是〔〕
图3
A.F A=F B=F C=F D B.F D>F A=F B>F C
C.F A=F C=F D>F B D.F C>F A=F B>F D
7.如图4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力作用,风力大小F1为100 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侧向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与绳子拉力F2的大小为〔〕

A.50 N 50 N B.50 3 N 50 N
C.50 N 25 N D.50 N 50 3 N
8.如图5所示,用一样的弹簧测力计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1、F2、F3、F4,θ=30°,如此有〔〕
图5
A.F4最大 B.F3=F2
C.F2最大 D.F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
9.〔2016·徐州三模〕如图6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三个物块,物块之间由两根完全一样的轻弹簧相连接,两弹簧的伸长量一样,且它们之间的夹角∠ABC=12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如此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图6
A.
3
2
f B.f C.3f D.2f
10.〔2017·山西大同联考〕一铁球悬挂在OB绳的下端,轻绳OA、OB、OC的结点为O,轻绳O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点,轻绳OC拴接在轻质弹簧测力计上。

第一次,保持结点O 位置不变,某人拉着轻质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如图7中的甲所
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第二次,保持轻绳OC垂直于OA,缓慢释放轻绳,使轻绳OA 转动到竖直位置,如图中的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如此〔〕
图7
A.F1恒定不变,F2逐渐增大
B.F1、F2均逐渐增大
C.F1先减小后增大,F2逐渐减小
D.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
11.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 6 N、8 N、12 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4 N B.0 N C.15 N D.28 N
12.〔2016·盐城期末〕如图8所示,吊车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和OB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铁板匀速吊离地面。

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图8
A.绳越长,每根绳对铁板拉力越小
B.绳越长,两根绳对铁板拉力的合力越小
C.两根绳子对铁板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D.两根绳子对铁板的拉力和铁板的重力是共点力
13.如图9所示,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α,且α为锐角,如此〔〕
图9
A.当F1>F sin α时,一定有两解
B.当F1=F sin α时,有唯一解
C.当F1<F sin α时,无解
D.当F sin α<F1<F时,一定有两解
14.如图10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1.0×105 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图10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 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 N
C.假设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D.假设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参考答案
1.解析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是矢量的合成法如此,比如力、速度、加速度的合成均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如此,故A、B的说法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合力用与两分力共点的对角线表示,故C的说法错误,D的说法正确。

答案 C
2.答案 B
3.解析由矢量合成法如此可知A图的合力为2F3,B图的合力为0,C图的合力为2F2,D图的合力为2F1,因F2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C图。

答案 C
4.解析 设F 1=F 2=F ,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为2F =20 N ,F =10 2 N 。

当夹角为120°时,其合力的大小与F 的大小相等。

应当选B 。

答案 B
5.解析 因F 1、F 2、F 3的合力为零,故F 3应与F 2、F 1的合力等大反向,故F 3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A 、B 错误;F 3、F 2的合力与F 1等大反向,而F 1大小、方向均,故F 3与F 2的合力与其夹角大小无关,C 错误;当F 3与F 2垂直时,F 3最小,其最小值为F 1cos θ,D 正确。

答案 D
6.解析 绳上拉力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细绳之间的夹角为φ,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等于滑轮两侧细绳拉力的合力,即F =2mg cos φ
2,由夹角关系可得F D >F A =F B >F C ,选项B 正确。

答案 B
7.解析 如下列图,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 沿正东方向,如此
F =F 1cos 30°=100×32
N =50 3 N 。

F 2=F 1sin30 °=100×1
2N =50 N 。

应当选项B 正确。

答案 B
8.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F 2cos θ=mg ,2F 3cos θ=mg ,F 4=mg ,F 1=mg tan θ,因此可知F 1=33mg ,F 2=233mg ,F 3=33
mg ,应当选项A 、B 、D 错误,C 正确。

答案 C
9.解析 A 水平方向上受弹簧的拉力T 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f 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T =f ,由于两根弹簧一样,且伸长量一样,因此,两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等。

对B
分析,水平方向受两弹簧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f ′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 ′=2T cos 60°=f ,故B 正确。

答案 B
10.解析 题图甲中,OA 与OC 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且保持不变,OA 的方向不变,通过画平行四边形可知,当OC 顺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时,F 1先减小后增大。

题图乙中,设OA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因为OA 与OC 垂直,且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F 2=mg sin θ,根据题意,随着θ的减小,F 2逐渐减小,应当选项C 正确。

答案 C
11.解析 对于三个力的合成,应该是先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再去与第三个力合成即可。

由于6 N 、8 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2 N 与14 N 之间,再与12 N 的力去合成,如此其最小值是0 N ,而最大值为〔6+8+12〕 N =26 N 。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A 、
B 、
C 。

答案 ABC
12.解析 对铁板进展受力分析,铁板受重力mg 、和两根绳的拉力T 作用,且绳的拉力沿绳方向,设∠AOB =θ,由于铁板被匀速吊起,因此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铁板所受合力为零,故B 错误,D 正确;在竖直方向上有2T cos θ2
=mg ,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即两根绳子对铁板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C 正确;当绳变长时,θ变小,因此T 变小,故A 正确。

答案 ACD
13.解析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由三角形定如此知分力与合力可构成封闭三角形。

当F 1<F sin α时,三个力不能构成封闭三角形,故不可能分解为这样的一对分力F 1和F 2,选项C 正确;当F 1=F sin α时,可构成唯一一个直角三角形,选项B 正确;当F sin α<F 1<F 时,F 1、F 2与F 可构成两个矢量三角形,即有两解,选项D 正确;对于选项A ,由于不能确定F 1是否小于F ,由前面的分析知,选项A 错误。

答案 BCD
14.解析 将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F 分解为沿两臂的两个分力F 1、F 2,如下列图,根据
对称性可知,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1=F2。

由2F1cos θ=F得F1=F2=F
2cos 60°=1.0×105N,选项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对
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 N。

选项B正确;由F1=F2=F
2cos θ
可知,当F不变、θ减小时,cos θ增大,F1、F2减小。

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