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质化验分析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水质化验分析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

所以,水质化验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新时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新时期下的水质化验工作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

因此,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迎接挑战,是当前水质化验工作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本文就针对我国水质化验分析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标签:水质化验;问题;方法
人们一直把水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在自然循环以及社会循环的过程中会有杂质混入,进而使水质发生变化,而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所以,水质化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着净水工艺、净水流程的发展。

因为净水工艺的流程,是按照水质标准的要求进行水质检验的,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水质标准的水平集中反映在水质检验技术和净水流程上。

1、水质化验的标准分析
水质化验工作中,一般依据化验项目将其分为常规与非常规化验。

所以,新推行的国家标准对原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原有的10项无机化合物已增加至21项,5项有机化合物增加至53项,微生物、消毒剂指标等项目的增加也非常明显。

变更与调整的项目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良好发展,同时引起了对水质安全的高度重视。

国家标准中相关项目的标准制定与变更,基本上都是以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为依据进行确定的,同时又能够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符合,使我国水质化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质标准的进一步接轨得以实现。

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对有机物指标相关项目进行增加,包括有机物、农药污染问题等,且在常规指标的基础上,对有机物综合指标----耗氧量进行设置,规定耗氧量不超过3mg/L,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mg/L。

因此,对有机物综合指标进行控制,就必须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控制。

另外,新国家标准加入耗氧量这一指标,也说明国家对水资源污染情况的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讲,增加此项目也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

2、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结合水质监测标准的新要求,把检测项目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常规性的检测,一种是非常规的检测。

与此同时,新的检测标准和微生物标准、消毒剂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些新增项目、技术的出现,体现了现如今我国对水源质量的安全性重视。

新调整的国标项目,充分体现了现阶段饮用水质量标准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时,这也与国际的水源质量标准相吻合。

在传统的项目基础上,新国标项目又增加了8项修订,重新提高了浑浊度、四氯化碳、硝酸盐、砷、铅、镉等项目的限定值。

与此同时,还
修改了总大肠菌群的计量单位与测定方法,但是,放宽了总放射性的要求。

随着农药、化肥等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新国标中新增了大量的有机物指标标准,其中,主要有农药检测标准,有机污染物等等,并在常规性的指标上新增了耗氧量指标。

这在很大程上说明了,要想在根本上对有机物综合指标进行控制,必须控制受污染水源的水质。

氨氮、耗氧量这是两个新增加的指标,全面反映了对现阶段水污染的重视程度,这將会大大促进水污染的饮用水处理质量。

全面规定了城市供水单位的计算合格率方法、频率以及项目检测标准、采样点的选择,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部分出台的城市供水建设标准的项目进行。

3、水质化验的技术方法分析
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由上文论述的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对水质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升,水质化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我国主要的水质化验方法较多,但每种化验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并且适用对象也有所不同。

本文就根据笔者常采用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探头法进行分析研究。

3.1、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
在水质化验技术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应用普遍,因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应用技术方面。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熟的且应用最广的分析方法,其优点是:稳定、重现性好、背景发射噪声低、应用较广、基体效应及记忆效应小;缺点是:原子化效率较低、灵敏度低。

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样品利用率高、原子化效率高、化学干扰少;缺点是:背景吸收较强、精密度不如火焰原子化法。

另外,原子荧光光谱法,其在80年代才开始采用的一种优良的痕量分析技术,其原理是运用各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

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多元素同时分析等特点。

3.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A=abc。

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 ),a为吸光系数。

其中吸光系数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

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a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以此波长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 工作曲线。

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
应的浓度。

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3.3、電化学探头法
原理:氧敏感薄膜由两个与支持电解质相接触的金属电极及选择性薄膜组成。

薄膜只能透过氧和其他气体,水和可溶解物质不能透过。

透过膜的氧气在电极上还原,产生微弱的扩散电流,在一定温度下其大小与水样溶解氧含量成正比。

另外,玻璃电极法还可测定水质PH值,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pH 值的测定,其原理是pH值由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而得。

该电池通常由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所组成。

在25℃,溶液中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为59.16毫伏,据此在仪器上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

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

方法的适用范围:电极法的测定下限取决于所用的仪器,一般适用于溶解氧大于0.1mg/L的水样。

水样有色、含有可和碘反应的有机物时,不宜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测定,可用电极法。

但水样中含有氯、二氧化硫、碘、溴的气体或蒸气,可能干扰测定,需要经常更换薄膜或校准电极。

4、提升水质化验质量的建议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因此相关水质化验机构要严把质量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水质检验数据的可靠、公正与准确。

当检验质量与任务数量发生冲突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在水质检验的过程中,分析数据时,难免会存在误差,这就要求我们使用科学的方法将误差尽可能的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要想做到这一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升化验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职工道德规范建设的同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每年对检测人员进行一次业务知识的轮训。

组织短期的检测技术、质控、数据统计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根据需要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国内外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提高人才专业水平。

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并且派遣相关技术入员出外进行学习,同时,要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

(2)保证实验的各方面条件符合要求
①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及器皿应保持清洁,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准;②管理制度:采样-化验分析-报送数据这一整个流程都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③设备及工作环境:为满足分析需要,相关设备应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要有良好的试验环境,保证分析化验时所需的空气清洁度、温度、湿度等;④化学试剂:要满足要求,化学法测定一般用化学纯,大型精密仪器测定一般用优级纯,并且要求配制准确,存放合理。

总之,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十分突出,其方法、技术的多样化及精确度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我国水质化验水平的提高,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净水工
艺的改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值得进一步探讨促使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中帮.EXCEL系统下水质化验数据的整理[J].江西煤炭科技,2013,03:60-62.
[2]朱艳秀.化工企业水化验分析初探[J].硅谷,2013,24:137+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