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
分析以上数据误的是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剂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
参考答案:
D

2.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
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能力大小的比较正确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参考答案:
D

3. 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能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参考答案:
A
4.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A.形成硫化钠过程中存在电子的转移,应该用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方向,故A错误;B.硫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书写错误,故B错误;C.氟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中存在电子的转移,故C正确;D.溴化钾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错误,故D 错误;故选C。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
C.氯气有毒,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而氯离子既无毒也无漂白

D.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能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
参考答案:
D
6.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强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参考答案:
B

7. 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目的的是
A.加大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开发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研制乙醇汽油技术,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C.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D.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石油、煤、天然气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答案:
D
8. 由A、B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A是正极,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的金属性强于B
B、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B、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图形标志,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化学性质.【解答】解:A.烧碱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不属于爆炸品,故A错误;
B.甲烷在常温下为气体,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B正确;
C.酒精在常温下为液体,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C正确;
D.白磷在常温下为固体,着火点低,易燃,与化学品图形标志一致,故D正确.
故选A.
11. 在常温常压下的各组气体中,不能共存的是()
A.O2与N2 B.NH3与O2 C.SO2与O2 D.HCl与NH3
参考答案:
D
考点:氨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常温下,能反应的气体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O2与N2在常温下不反应,只有在放电条件反应,两者能共存,故A不选;B.NH3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只有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故B不选;
C.SO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两者能共存,故C不选;
D.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条件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D中物质常温下即可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2.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

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b、a、c
C、d、a、b、c
D、b、a、d、c
参考答案:
C
13.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掌握冶炼铁技术的最早年代是
A.春秋晚期 B.商代 C.南宋时期 D.清朝
参考答案:
A

14. 用容量瓶配制250mL某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 干燥的
B. 瓶塞不漏水的
C. 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
D. 容积为500mL的
参考答案:
B

15.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Cl—、NO3—三种阴离子,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A.Ba2+ B.Mg2+ C.Ag+ D.Fe3+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

A.NaBiO3 B.FeCl3 C.PbO2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②▲。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
是▲(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为什么?▲。

(6)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的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
0.0500mol。

所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Zn(OH) 2是两性氢氧化物,请分别写出Zn(OH) 2和NaOH,Zn(OH) 2和
NH 3·H2O + NH4+反应的方程式。

参考答案:
Zn(OH) 2 + 2 NaOH = Na 2Zn(OH) 4
或 Zn(OH) 2 + 2 NaOH = Na 2ZnO2+ 2 H2O
Zn(OH) 2难溶于氨水,加一点NH4Cl发生反应
Zn(OH) 2 + 2 NH4+ + 4 NH 3·H2O = [Zn(NH3) 4] 2+ + 2 NH4OH + 4 H2O
或 Zn(OH) 2 + 2 NH4+ + 2 NH 3·H2O = [Zn(NH3) 4] 2+ + 4 H2O
18. 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氯水中H+(或Cl2)与OH-反应②氯水中HClO使酚酞褪色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的原因造成的;若红色不再出现,则是②的原因造成的。

19.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⑴(CH3)2CHCH2OH与浓硫酸加热(分子内脱水)
⑵CH3CHOHCH3与浓硫酸加热(分子间脱水)
⑶CH3CHOHCH3与O2、Ag加热
⑷(CH3)3CCl与CH3CHOH、NaOH混和加热
⑸(CH3)2CHCl与NaOH水溶液混和加热水溶液
⑹乙醇与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反应,生成乙醛、硫酸铬和水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