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江西省新余市小升初数学六年级常考应用题测试四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9月江西省新余市小升初六年级数学常考应用题测试四卷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应用题(精选120题,每题1分。

一、审题:在开始解答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以及需要几步解答;二、注意格式:正确使用算式、单位和答语;三、卷面要求:书写时应使用正楷,尽量避免连笔,字迹稍大,并注意排版,确保卷面整洁;
四、π一律取值3.14。

)
1.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415千米,后来每小时150千米的速度行了4小时,到达了乙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它的底是16厘米,高与底的比是多少?
3.有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81,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85,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4.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9千米,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5.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条路同时从连云港出发去南京,甲车平均每小
时行8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6.一辆汽车准备以每小时4
7.6千米的速度赶往灾区参加救援,这样8小时可以到达灾区.现接上区命令必须在7小时内到达灾区,那么这辆汽车最少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行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灾区?
7.甲、乙两地相距840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

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送同样的货物从A点到B点,甲在全程的1/3处卸货,乙在行程刚好一半的地方卸货,只有丙运到终点,共付运费440元,他们该怎样分摊运费比较合理?
9.两辆汽车从一个车站出发,相背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3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5千米。

甲车开出3小时后,乙车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683.5千米?
10.甲乙丙城相距263.2千米,一辆客车2.8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3.5小时行完全程.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一件衣服定价75元,售出可获利50%,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则可获利多少元?
12.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开出,行驶4.5小时后,甲车落在乙车的后面13.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3.某服装工厂做一件上衣原来需要0.76米布,后来改进了技术,每件只需要0.684米布,原来做27件上衣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
14.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2个易拉罐,比六年级同学少收集2/11.六年级同学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15.总务处的王老师买来白粉笔112盒,红粉笔89盒,买来的黄粉笔比白粉笔和红粉笔的总数少121盒.黄粉笔买了多少盒?
16.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9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88千米,相遇时,相遇地点距离两地的中点40千米,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7.六年级同学为灾区捐款,一班52人,平均每人捐款5元,二班有48人,共捐款192元,两个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18.小麦的出粉率是85%,用170千克麦子可磨面粉多少千克;如果要得到170千克面粉,需小麦多少千克?
19.一辆汽车要运89吨货物,上午运走31.5吨,其余的下午分5次运完,下午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20.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20%后,又行了3/2小时,这时,未行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的比是3: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师徒两人共同完成一项零件加工业务,共获利5400元,其中师傅参加了18天,徒弟参加了27天.(1)师徒俩平均每天的工钱是多少元?(2)按时间分配,师徒两人各得多少元工钱?(3)如果约定,师傅每天的工钱应是徒弟的1.5倍,则再按时间分配,师徒两人各得多少元?
22.旅游团共有88人,其中55人乘坐一辆大巴士,其余的人乘坐3辆小巴士,平均每辆小巴士坐多少人?
23.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短跑赛.甲到终点时,乙跑了80米,丙离终点30米.那么,当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
24.商店运进苹果130千克,比运进的生梨少10千克,运进的橘子的数
量是运进生梨数量的5倍,运进橘子多少千克?
25.学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三年级植了120棵树,比五年级少植680棵,五年级植的棵数正好是四年级5倍,四年级植了多少棵树?
26.甲车每小时行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37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8千米?(两车未相遇)
27.园林工人在一条320米长的小路边植树,起点和终点各栽1棵,一共栽了9棵树。

每相邻两棵树苗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相邻两棵树苗之间相距多少米?
28.饲养员把桃子的1/3分给猴子,把余下的1/5少3个的桃子分给猩猩,再把余下的分给狒狒,这样狒狒分得的桃子比猴子多21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9.甲、乙、丙三人到银行储蓄,如果甲给乙200元,则甲、乙钱数同样多,如果乙给丙150元,丙就比乙多300元,甲和乙哪个人存款多?多存多少元?
30.师徒两人一起做一批零件.一共有880个,师傅每小时可以完成50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可以完成30个零件.这批零件师徒两人几小时可
以完成?(用方程解答.)
3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出发,4小时可到达乙站,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出,6小时可以到达甲站。

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两车相遇?
32.甲、乙、丙三人各出同样多的钱一起买回一批练习本.分配时,甲要的练习本比乙多16本,乙要的练习本比丙少2本.甲退还给丙2.40元,还要退还给乙多少元.
33.磨角小学的同学去春游,3辆大客车可以坐147人.我们学校有288人,租6辆大客车,够坐吗?
34.工人叔叔做零件,前3天每天做125个,以后每天做160个,一星期工人叔叔共做零件几个?
35.静水中,甲船速度是每小时22千米,乙船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乙船先从某港开出顺水航行,2小时后甲船同方向开出,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求甲船几小时可以追上乙船?
36.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7.王刚的平均步长约64厘米,他沿着正方形活动场地走了一圈共200步.请你算出活动场地约多少平方米?
38.3个工人2.5小时可以采摘葡萄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可以采摘葡萄多少千克?(列综合算式解答)
39.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125个,徒弟每小时加工100个,两人同时加工8小时后,还有200个未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8:7;已知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少行15千米.求甲乙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行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
41.某车间共有86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部件15个,或乙种部件12个,或丙种部件9个.3个甲种部件、2个乙种部件、1个丙种部件恰好配成一套.如果要使加工后的部件恰好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人加工甲种部件,多少人加工乙种部件,多少人加工丙种部件.
42.某工程队铺下水道15天铺了900米,照这样计算75天可铺多少米?(列综合算式)
4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37.5%.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44.有一块小麦实验田,长为100米,宽50分米,这块实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12千克,这块小麦实验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4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5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6.3人合作做187个零件.第一人做了70个,第二人和第三人所做个数的比是4;5,后两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47.两筐同样重的水果,第一筐卖出31千克,第二筐卖出19千克后,第二筐是第一筐的4倍,则每筐原有水果多少千克.
48.五年级(1)班的七名女同学的跳远成绩:2.54米、2.70米、2.86米、2.65米、3.32米、2.68米、2.58米(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保留两位小数)(2)用哪个数据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49.在抄写某两个数相乘的习题时,小华将其中一个数45误写为54,结果他所得到的答案比正确答案大198.这个乘法习题的正确答案为多少?
50.搬运一批货物,甲车单独运要运6次,乙车每次可运72吨,现在甲、乙两车合运,运的次数相同,完成任务时,甲、乙两车搬运货物重量的比是5:3,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51.一件衣服原价200元,价格提高了1/10后,又降低了1/10,这件衣
服现价是多少元?
5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分米,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3.一个村有102户,改用太阳灶做饭后,平均每户每月可节约用电12度.照这样计算,一年共可以节约用电多少度?
54.筑路队计划四月份修完一条路,上旬修了这段路的1/5,中旬比上旬多修70米,这时,刚好修完这段路的一半,这段路全长多少米?
55.一件150元衣服打八五折销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56.一个工厂计划生产2400台机器,结果上半年完成总数的62.5%,照这样计算,全年将超产多少台.
57.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的75%是乙仓存粮的2/3,甲仓的存粮比乙仓少40吨.甲、乙两个仓库各有粮食多少吨?
5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3:3:6,且最短边长为10厘米,则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9.五年级一班期中考试,第一组8人,平均成绩是87分;第二组7人,平均成绩是85分;第三组8人,共得712分;第四组8人,共得728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得数保留整数)
60.花园小学组织四、五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年级109人,平均每人掰玉米31个;五年级110人,平均每人掰玉米38个.估算一下,四、五年级的学生大约各掰玉米多少个?
61.食堂买了20袋大米和12袋面粉,大米每袋36元,面粉每袋23元.买面粉要付多少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62.商店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售出23%,第二天售出27%,这时还剩110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6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北京.经过18小时后,甲车落后乙车14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
64.植树节参加植树活动的老师有8人,学生中女生56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多少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65.一辆客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上午8时发车,12时到达,这辆客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66.甲、乙两地相距42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173千米,剩下的路程每小时行42千米,还要几小时才能到达?
67.甲乙两人1/4小时共做150个零件,甲每小时做200个,乙每小时做多少个?
68.用一根20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9.一卷铁丝,每0.8米剪一段,做一个衣架,一共做了325个,还剩12.5米,这卷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70.工人叔叔修一条长4700米的路,已经修了24天,平均每天修170米,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71.饲养场有136头牛和136只羊,1头牛每星期平均吃65千克草,1只羊每星期平均吃35千克草,每星期要准备多少千克草?
72.小小做一道加法题,他把第二个加数420看成了240,结果算出和是39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73.建筑工地有125吨建筑垃圾,如果用载重量为7.5吨的汽车一次全部运走,需要多少量汽车?(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74.某机器厂计划30天里完成10800台机床,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80台,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75.一块麦地,去年共收小麦1327千克,今年一共收了35袋,每袋53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多少千克?
76.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测得它的底是125米,高是96米,这块地今年共收小麦78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77.五年级有80多名学生,如果4人一组或者7人一组,都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五年级有学生84名.
78.做一个长、宽、高的比是2:1:3的长方体框架,需要360厘米长的铁丝;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9.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同一地方同时相背而行,一个向东,一个向西,5小时后两人相隔多少千米?
80.甲、乙两车行完同一条路各需8小时和10小时,现在两车同时从这条路的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行驶,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144千米,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81.同学们去植树,六年级去了264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5/6,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五年级的9/10.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82.甲、乙两站共停了135辆汽车,如果从乙站开到甲站36辆汽车,而从甲站开到乙站45辆汽车,这时乙站停的汽车是甲站的1.5倍.原来甲、乙两站各停了多少辆汽车?
83.一辆长途客车4小时行了23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84.小敏看一本9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24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37页,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85.化肥厂九月份计算生产化肥2800万袋,实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59%,下半月完成计划的65%.全月超额生产化肥多少袋?
86.清明节,新星小学组织11个班的学生乘车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平均每个班有36人.(1)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扫墓活动?(2)如果租用9辆客车,平均每辆车上坐多少名学生?
87.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9棵没活,成活率是多少?
88.一匹马的奔跑的速度每小时是62千米,一只猎豹的速度是马的1.4倍,猎豹的速度每小时是多少千米?
89.妈妈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4.41%,到期时妈妈可以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利息税为20%)
90.五年级植树12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7/5,五、六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91.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25.6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1.9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9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长6厘米,8厘米,斜边长10厘米,如果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93.某件商品原价200元,先降价10%,后又提价10%,这时该商品的单价为多少元?
9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长增加2/7,宽减少1/3,得到新的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求原来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95.一种上衣的价格下降20%后又增加了8元,这时的价格是80元.这种上衣的原价是多少元?
96.一块地用拖拉机耕45分耕了1(5/6)公顷,相当于这块地总面积的11/30,这块地有多少公顷?
97.长征小学要购买14个足球,希望小学要购买6个足球,现在有三个商店出售同一厂家生产的足球供你选择.甲店:价格23元,不二价.乙店:价格25元,买10个以上不到20个近85%优惠;买20个以上按80%优惠.丙店:价格25元,买5个以上按90%优惠。

请你帮助算一
算:①长征小学应到______店购买省钱.②希望小学应到______店购买省钱.③你有什么好建议,能使这两所学校购买足球更省钱,把建议写出来.
98.甲、乙、丙三人一共带了108元钱,甲比乙多带了24元钱,丙带的钱数是甲的2倍.问:甲、乙、丙三人各带了多少钱?
99.一辆车一天中平均每小时行驶42千米,已知这辆汽车上午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50千米,下午平均每小时行驶37千米,这辆汽车下午行驶了多少小时.
100.商店有一件衣服,七五折出售,现价66元,比原来的定价便宜多少元?
10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底的2倍,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2.张老师看一本72页的小说,第1天看了全书的7/12,第2天看了全书的1/3,第3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第3天看几页就可以看完了?
103.四年级原有42人,男生占4/7,后来转来若干名女生后,男女人数比是6:5,现在全班有多少名学生?
104.甲、乙、丙三人共存款2980元,甲取了380元,乙了存了700元,丙取了自己存款数的1/3,这三人存款的比是5:3:2,现在三人存款各是多少元?
105.修一段路,上午修了34.6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2倍多3.2米,一天共修了多少米?
106.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67千米,行了12小时后还距乙地1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7.某工厂共有有177名工人,分成三个车间,已知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人数的比是3:4,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人数的比是5:6,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08.一桶油连桶共重56千克,倒了油的1/3,这时剩下的油的重量是桶重的4倍,原来油重多少千克?
109.两艘轮船从相距1882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甲船每小时行4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3.5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船相距97千米(没相遇)?
110.在体育夏令营中,女营员有116人,男营员的人数比女营员的2倍少56人,男营员有多少人?
111.一个144人组成的实心方阵,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112.小明到图书室借了一本共357页的故事书,借阅时间是一周.小明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
113.某小学的学生到公园铺草坪,五年级学生铺了164平方米,比四年级的3倍多8平方米,四年级铺草坪多少平方米?
114.把一个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后,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另一个圆锥形容器内,水装满圆锥形容器后溢出了6升。

这个圆锥形容器能装水多少升?
11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7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6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16.六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26人,其中一班有学生42人,二班学生人数与三班学生人数的比是11:10.求二、三班各有多少人?
117.甲、乙两个粮仓共存粮350吨,如果从甲仓运出40吨,给乙仓运进20吨,这时甲仓存粮就是乙仓的2倍.原来甲乙两仓各存粮多少吨?
118.修一段路,已经修了87千米,是剩下的3倍.这段路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119.两地相距33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120.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到B地,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分析:根据题意,这辆车共行驶了3+4=7小时,可用150乘4计算后后4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再用甲乙两地的总路程除以行驶的总时间即可.解答:解:(150×4+415)÷(3+4)=(600+415)÷7,=1015÷7,=145(千米),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145千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计算出火车行驶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然后再根据公式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计算即可.
2.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得出高=面积×2÷底,代入数据求得高后再相比即可.解答:解:96×2÷16 =192÷16 =12(厘米)12:16=3:4 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
高÷2解决问题.
3.分析:依据甲乙的平均数是81,甲丙的平均数是85,乙丙的平均数是86,可得:甲+乙=81×2,甲+丙=85×2,乙+丙=86×2,把这3组算式相加可得:2×(甲+乙+丙)=81×2+85×2+86×2,求出3个数的和,再除以3即可解答.解答:解:(81×2+85×2+86×2)÷2,=(162+170+172)÷2,=504÷2,=252,252÷3=84,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4.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个数的和.
4.分析: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也就是说甲车比乙车多行了
54×2=108千米,根据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58-49=9千米,可以求出相遇时两车行了108÷9=12小时,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解答:解:54×2÷(58-49)×(58+49),=108÷9×107,=12×107,=1284(千米),答:两地的路程是1284千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相遇时它们行的时间,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
5.分析:用甲乙的速度分别乘以3,再把路程相减,就是两车相距的路程.解答:解:85×3-70×3 =255-210 =45(千米);答:两车相距45千米.点评:本题运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6.分析先用计划的速度乘上计划的时间,求出总路程,再用总路程除以后来规定的时间,就是后来的速度.解答解:4
7.6×8÷7 =380.8÷7 =54.4(千米)答:这辆汽车最少以每小时54.4千米的速度行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灾区.点评本题考查了是、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不变的总路程,再用总路程÷时间=速度求
解.
7.【答案】300千米【解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求出辆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和,再与总路程求差即可。

840-(70×4+65×4)=840-(280+260)=840-540 =300(千米)答: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00千米。

8.解答:解:甲、乙、丙分摊运费的比是:1/3:1/2:1=2:3:6,总份数:2+3+6=11(份),甲分摊的运费:440×2/11=80(元),乙分摊的运费:440×3/11=120(元),丙分摊的运费:440×6/11=240(元);答:他们应该按照卸货地点的远近分摊运费比较合理,甲分摊的运费80元,乙分摊的运费120元,丙分摊的运费240元.
9.解:(683.5-36.5×3)÷(36.5+45.5)=7(小时)
10.分析根据题意,用甲乙丙城相距的路程除以这辆客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求出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263.2÷2.8=94(千米)答:客车每小时行94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11.分析:先把成本价看成单位“1”,它的(1+50%)对应的数量是75元,由此用除法求出成本价;七五折出售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5%,再把原定价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75%就是现价,然后用现价减去成本价就是可以获利多少钱.解答:解:75÷(1+50%),=75÷150%,=50(元);75×75%-50,=56.25-50,=6.25(元);答:可以获利6.25元.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
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
12.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分析:首先根据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开出,行驶4.5小时后,甲车落在乙车的后面13.5千米,用13.5除以4.5,求出乙每小时比甲快多少千米;然后根据甲车每小时行驶35千米,用35加上乙车快的速度,求出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35+13.5÷4.5 =35+3 =38(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驶38千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求出乙比甲每小时快多少千米.13.分析要求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需要知道原来做的件数(已知)和现在做的件数,要求现在做的件数,需知道这批布的总量和现在做一件的用布量(已知),要求这批布的总量,需知道原来每件的用布量和原来做的件数,由此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解答解:
0.76×27÷0.684-27 =20.52÷0.684-27 =30-27 =3(件),答:现在可以多做3件.点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从问题出发,一步步找到要求的问题与所需的条件,再由条件回到问题即可列式解决.
14.分析:把六年级同学收集的数量看成单位“1”,它的1-2/11对应的数量是五年级收集的数量162个,由此用除法求出六年级收集的数量.解答:解:162÷(1-2/11),=162÷9/11,=198(个);答:六年级同学收集了198个易拉罐.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5.分析:用白粉笔和红粉笔的总数即112+89的和减去121就是黄粉笔的盒数.解答:解:112+89-121,=(112+9)+80-121,=121-121+80,=80(包);答:黄粉笔买了80盒.点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
少多少用减法进行计算.
16.考点:相遇问题专题:综合行程问题分析:由于甲车的速度快于乙车的速度,那么当相遇地点距离两地的中点40千米,甲车就比乙车多
行驶40×2=80千米,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差,再依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时需要的时间,然后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最后根据路程=速度×
时间即可解答.解答:解:(40×2)÷(96-88)×(96+88)=80÷8×184 =10×184 =1840(千米)答: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840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17.分析:用“52×5”求出一班捐款多少元,进而用“52×5+192”求出两个班共捐款多少元,用“52+48”求出两个班一共多少人,根据“总钱数÷人数=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解答即可.解答:解;(52×5+192)÷(52+48),=452÷100,=4.52(元);答:两个班平均每人捐款4.52元.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求平均数问题,按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8.解答解:170×85%=144.5(千克)170÷85%=200(千克)答:用170千克麦子可磨面粉144.5千克;如果要得到170千克面粉,需小麦200千克.
19.(89-31.5)÷5,=57.5÷5,=11.5(吨).答:下午平均每次运11.5吨.
20.解:40×3/2÷[1/(3+1)-20%],=60÷5%,=60×20,=120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200千米.
21.分析:(1)总钱数÷总天数=平均每天的工钱.总钱数是5400元,
总天数是(18+27)天,(2)按时间分配,师傅应分的钱数就是总钱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