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痛经医案、配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痛经医案、配方
痛经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痛经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是由于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利,经行不畅所致。

肾为冲任之本,胞脉系于肾而络于胞,肾阳虚弱,虚寒由生,冲任胞宫失煦,虚寒滞血,故而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暗,得热则凝滞稍减,故疼痛减缓,非实寒所凝聚,故喜揉喜按。

肾阳不足,故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在临床上只要掌握“经期或经后痛、经量少,得热痛减”这一辨证要点,治以补血温经,散寒止痛即能够切中病机。

【临床应用】
藏金霞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痛经35例,若虚寒甚,见大便溏薄、呕吐、脘腹疼痛者加吴茱萸、生姜经治疗,痊愈9例,显效15,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周月萍,姚俊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虚寒痛经32例,若血块多者加蒲黄、没药、五灵脂;呕吐者加半夏、白芥子;寒痛甚者加香附、延胡索、艾叶、小茴香;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续断、菟丝子。

治疗结果:3例中,治愈29例;有效2例;无效1例。

全部病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总有效率为97%。

姬淑琴3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处方:当归15g,桂枝15g,芍药20g,细辛3g,通草10g,炙甘草10g,大枣5枚,吴茱萸10g,香附10g,乌药10g,延胡索10g,益母草30g,丹参15g,桃仁10g,川芎10g。

总有效率96.0%。

汪碧涛4以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34例,辨证加减:伴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10g,生姜20g;寒凝腹痛甚者加香附9g,小茴香6g,乌药6g;经色紫暗有血块者加川芎10g,乳香6g,延胡索6g;兼有经间期出血者加丹皮10g,麦冬10g;气血虚弱
者加黄芪10g;兼傍晚发热、唇干口燥者加生地10g本组患者经治疗结果痊愈2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

【病案举例】
患者,女,30岁。

1994年9月6日初诊6个月前冒雨劳动,时逢月经来潮,行经2日后终止,惟感腹部隐痛,未曾求医服药,嗣后每次月经来潮即感腹痛,以少腹为着,痛剧时连及腰部,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得温或用手捂则痛减,经行量少不畅,经色暗淡,经净腹痛渐止。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服用西药、保健药品等无效而来我处就诊。

刻诊:形体削瘦,面色的白,四肢寒冷,腹部柔软未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迟。

辨证系寒湿凝滞,气虚血瘀,阳虚阴盛之痛经。

遂予当归四逆汤加味:全当归20g,川桂枝10g,白芍药15g,细辛3g,制香附10g,木通6g,艾叶g,大枣10枚,炙甘草6g水煎2次,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5剂。

至下次月经来潮,患者经行腹痛大减,腹部温暖,经量增多颜色转红,无血块,手脚亦感暖和。

续用原方治疗,嘱其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煎服。

患者连服5剂后,月经正常而至,经行畅通,色量正常。

嘱其衣着暖和,饮食暖热,心情愉快,经期前后避免冒雨涉水再坚持服药几个周期,以固疗效。

按:经行腹痛为常见病之一,临床辨证有虚有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治疗时当详辨虚实而治之。

一般而言,实痛者于经前而作,经通后痛自减;虚痛者于行经之后,血去而痛未止。

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

本例是冒雨劳作致寒客胞宫,冲任失调,寒湿凝滞,阳虚阴盛,虚实夹杂之痛经。

予当归四逆汤加味以温经散寒,暖宫行血,又能补虚利湿,缓急止痛,故收冲任调和,血海盈满,月事以时下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