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
课设名称: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目录
一、设计原始资料 ............................................... 1 二、分析课题设计内容 (2)
三、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 6 四、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 13 五、继电保护设备选择 .......................................... 17 六、相间短路保护 .............................................. 21 七、结论 ........................................................ 24 八、主要参考文献 . (25)
1设计原始资料
1.1具体题目
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为:
,,ΩX X X X .G .G .G .G 842413231====,,ΩX X X X .G .G .G .G 522211211====,,,,,
线路阻抗,,、。
G1
G2
G4
G3 1234
T1
T2
T5
T6
T3
T4
试对1、2、3、4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1.2 完成内容
(1) 请画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等值网络图,并标注参数;
(2) 所有元件全运行时,计算B母线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电流分布;
(3) 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II段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
(4) 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I、II段的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 保护1、4零序I、II段是否需要安装方向元件;
(6) 保护1处装有单相重合闸,所有元件全运行时发生系统振荡,整定保护1不灵敏I段定值;
(7)其相间短路的保护也采用电流保护,试完成:
(1)分别求出保护1、4 的段Ⅰ、Ⅱ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2)保护1、4 的Ⅰ、Ⅱ段是否安装方向元件;
(3)分别画出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交流
接线;
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
2.1设计规程
正常运行的而电力系统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和电压理论上为零;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三相不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和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和故障间的差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的
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利用三相对称性的变化特征,可以构成反应负序分量原理的各种保护。
当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压和电流,利用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构成的接地短路保护,具有显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2.2保护配置
2.2.1主保护配置
零序保护的主保护是零序保护Ⅰ段和零序保护Ⅱ段。
G1
G2
G4
G3 1234
T1
T2
T5
T6
T3
T4
图1 网络接线图
(1) 零序保护第Ⅰ段
在发生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也可以求出零序电流随线路长度变化的关
系曲线,然后相似于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原则,进行保护的整定计算。
零序电
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如下:
①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3,引入
可靠系数(一般取为1.2~1.3),即
(1)
②躲开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期合闸时所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3,引入可靠
系数,即为
(2)
③按躲开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又发生系统振荡时所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整
定。
为此可以设置两个零序电流Ⅰ段保护,一个是按条件(1)和(2)整定(由于其定
值较小,保护范围较大,因此,称为灵敏Ⅰ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全相运行状
态下的接地故障起作用,具有较大的保护范围,而当单相重合闸起动时,则将
其自动闭锁,需待恢复全相运行时才能重新投入;另一个是按条件(3)整定(由于
其定值较大,因此称为不灵敏Ⅰ段),装设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单相重合闸过
程中,其它两相又发生接地故障时,用以弥补失去灵敏Ⅰ段的缺陷,尽快地将
故障切除,当然,不灵敏Ⅰ段也能反应全相运行状态下的接地故障,只是其保
护范围较灵敏Ⅰ段小。
④特殊情况的整定
线路末端变压器低压侧有电源的情况,零序保护Ⅰ段一般可按不伸出变压
器范围整定。
我的。
如末端的变压器为两台及以上时,是否仍按上述原则整定
可视具体情况比较优缺点后再决定。
端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只按躲开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
不平衡电流整定,即
(3) 式中,——可靠系数,取1.3;
——不平衡系数,取0.1;
——非周期分量系数,取2;
——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最大短路电流。
(2) 零序保护第Ⅱ段
零序电流Ⅱ段保护整定是按躲过下段线路第Ⅰ段保护范围末端接地短路
时,通过本保护装置的最大零序电流。
同时还带有高出一个的时限,以保证动
作的选择性。
①按与相邻下一级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Ⅰ段配合整定,即
(4) 式中,——可靠系数,取1.15~1.2;
——分支系数,按实际情况选取可能的最大值;
——相邻下一级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Ⅰ段整定值。
当按此整定结果达不
到规定灵敏度数时,可改为与按与相邻下一级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Ⅱ段配合整
定。
②按躲开本线路末端母线上变压器的另一侧母线接地短路时流过的最大
零序电流整定,即
(5)
③当本段保护整定时间等于或低于本线路相间保护某段的时间时,其整定
值还必须躲开该段相间保护范围末端发生相间短路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即
(6)
引入零序电流的分支系数,则保护1的零序Ⅱ段整定为
(7)
当变压器切除或中性点改为不接地运行时,则该支路即从零序等效网络中
断开,此时。
④灵敏性的校验。
为了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在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具有足够的反应能力。
这个
能力通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装置,灵敏
系数的含义是
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计算值
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
式中故障参数的计算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采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
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来选定。
但不必考虑可能性很小的特殊情况。
设此
电流为,代入上式中则灵敏系数为
(8)
为了保证在线路末端短路时,保护装置一定能够动作,在考虑实际短路时
存在的过渡电阻以及测量误差等的影响,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要求。
⑤零序电流Ⅱ段保护的灵敏系数,应按照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的最小零
序电流来检验,并满足≥1.5的要求。
当由于线路比较短或运行方式变化比较大,
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考虑用下列方式解决:
⑥使零序电流Ⅱ段保护与下一条线路的零序电流Ⅱ段保护配合,时限再抬
高一级,可以取为1s。
⑦保留0.5s的零序电流Ⅱ段保护,同时再增设一个与下一条线路的零序电
流Ⅱ段保护配合的动作时限为1s的零序Ⅱ段。
这样保护装置中,就具有两个定
值和时限均不相同的零序Ⅱ段,一个定值较大,能在正常运行方式和最大运行
方式下,以较短的延时切除本线路上所发生的接地故障;另一个具有较长的延
时,能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保护装置具有足够的灵敏
系数。
2.2.2后备保护配置
零序电流Ⅲ段保护一般情况是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在中性
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终端线路上,它也可以作为主保护使用。
零序电流Ⅲ段保护按如下原则整定:
(1) 按躲开在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相间短路时所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
定,引入可靠系数,即为
(9)
(2) 与下一条线路零序Ⅲ段相配合,就是本保护零序Ⅲ段的保护范围,不能超
出相邻线路上零序Ⅲ段的保护范围。
当两个保护之间具有分支电路时(有中性点
接地变压器时),起动电流整定为
(10) 式中,——可靠系数,一般取为1.1~1.2
——分支系数,即在相邻的零序Ⅲ段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时,故
障线路中零序电流与流过本保护装置中零序电流之比。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当作为本条线路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发生
接地故障时的最小零序电流来校验,要求;当作为相邻元件的远后备保护时,
按相邻元件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本保护的最小零序电流(应考虑
图3-2所示的分支电路使电流减小的影响)来校验,要求。
(3) 当本段保护整定时间等于或低于本线路相间保护某段的时间时,其整定
值还必须躲开该段相间保护范围末端发生相间短路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即
(11)
按上述原则整定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其起动电流一般都很小(在二次侧约为
2~3A),因此,在本电压级网络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它都可能起动,这时,为
了保证保护的选择性,各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也应按图2所示的阶梯原
则来选择。
PD
t l
6
t 5t 4t 3
t 2
t 1
t )
0(6t )
0(5t )
0(4t 相间保护
零序保护
1
1
T 2
T 23
4
56
3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
3.1等效电路的建立
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图如图 3 (a )、(b)、(c) 所示。
求出线路参数,即
,Ω..X .X AB AB 24406021=⨯==, , ,Ω..X .X BC BC 16404021=⨯==,
E ϕ
E ϕ
11
G X 11
T X 12
T X 12G X 1AB
X 1BC
X 15
T X 16
T X 13
T X 14T X 14
G X 13
G X E ϕE ϕ
(a) 正序网络
21G X 21T X 22
T X 22
G X 2AB
X 2BC
X 25
T X 26
T X 23
T X 24
T X 24
G X 23
G X
(b) 负序网络
01T X 02
T X 0AB
X 0BC
X 05
T X 06
T X 03
T X 04
T X
(c) 零序网络 图3 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图
3.2 保护短路点的选取
母线A 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2的最大零
序电流。
母线B 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1和4的最大零序电流。
母线C 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3的最大零序电流。
3.3 短路电流的计算
先求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B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复
合序网等值图。
(1) 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正序阻抗为
)1.11.11.31.3()(11.1.22
X X X X G T G T Z X X AB BC ++=+∣∣+∑
2922.5
(245)(16 6.5)12.67()51.5
⨯=++=
=Ω 故障端口负序阻抗为 故障端口零序阻抗为
0.10.50.3()()79.51055.50.0.222
X X X
T T T Z X X AB BC =++=∑0
111
7.657()
1110.0125790.10.0180180.13059779.51055.5
=
===Ω++++
则B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时的复合序网等值图如图4所示。
因为,可以导出 是一个串联型复合序网。
E ϕ
1
Z ∑2
Z ∑0
Z ∑
图4 复合序网等值图
故障端口零序电流为
115
3 2.012()012.6712.677.657
120
E I kA f Z Z Z ϕ=
=
=++++∑∑∑
在零序网中分流从而得到此时流过保护1、4的零序电流分别为
0.012579
0102/[()]0.194()0.1000020.130597
X X T T I I X I kA f AB f +=Z +=⨯=∑
0.018018
0304/[()]0.278()0.2000020.130597X X T T I I X I kA f BC f +=Z +=⨯=∑
画出B 母线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分布图如图5所示。
01
T X 02
T X 0AB
X 0BC
X 05
T X 06
T X 03
T X 04
T X 0.0970.01940.2780.77
0.139
图5 零序电流分布图
(2) B 母线两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各序阻抗和单相接地短路时相同,即, 因为,可以导出 是一个并联型复合序网,则复合序网图如图6所示。
E ϕ
1
Z ∑2
Z ∑0
Z ∑
图6 并联型复合序网图
12.677.657
4.772012.677.657
Z Z ⨯=
=∑∑+
故端口正序电流为115
3 3.807()
112.67 4.77
120E I kA f Z Z Z ϕ=
=
=++∑∑∑ 故障端口零序电流为12.67
1 2.373()0021
12.677.657
I f I Z Z I kA f f Z =⨯(||)==∑∑+∑
同样的,流过保护1、4的零序电流分别
0.0125790102/[()]0.229()
0.1000020.130597
X X T T I I X I kA f AB f +=Z +=⨯=∑ 0.0180180304/[()]0.327()
0.2000020.130597X X T T I I X I kA f BC f +=Z +=⨯=∑ 从而得到如图7所示B 母线两相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电流分布图。
01
T X 02
T X 0AB
X 0BC
X 05
T X 06
T X 03
T X 04
T X 0.1150.2290.3270.909
0.164
图7 零序电流分布图
(3) 先求保护1的分支系数。
当BC 段发生接地故障,变压器5、6有助增作用,如图8所示。
1001/2
AB T X X X =+ABM
I 25060
||T T X X X =BCM
I M
A BM
I
1111.2
I I X BCM BM K b I I X ABM ABM A'==+=+
对,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最大 ,有
157287()1max 0.10.X X T T AB =+=+=Ω
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最小,有
0.1
7.57279.5()1min 0.2
X T X T AB =
+=+=Ω 对,当、只有一台运行时最大,;当、两台全运行时最小,。
因此,保护1的最大分支系数
87
1max 119.71..max 10
2min X K b X =+=+=
最小分支系数 79.5
1m i n 114.9751..m i n 20
2max X K b X =+=+= 同样地分析保护4的分支系数。
当AB 段发生接地故障,变压器5、6有助增作用,如图9所示。
0BC
X 05
T X 06
T X 03
T X 04
T X 1
X 2X ABM
I CBM
I C BM
I 'M
对,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最大,有
154863()1max 0.30.X X X T BC =+=+=Ω
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最小,有
0.3
7.54855.5()1min 0.2
X T X X BC =
+=+=Ω 最小分支系数
55.5
1min 11 3.7754..min 20
2max X K b X =+
=+=
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4.1 保护1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4.1.1 保护1零序保护第I 段整定
(1) 保护1整定计算
零序I 段: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母线B 故障流过保护1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故I 段定值
3 1.230.2290.8244()0.1.max I I I K I kA set rel
=⨯=⨯⨯= 为求保护1的零序II 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3的零序一段定值,设在母线C 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3的最大零序电流。
此时有
45 6.5
1.1 1.1 1.3 1.3()() 5.68()
12 1. 1.2251.5
X X X X G T G T Z Z X X AB BC ++⨯==++==Ω∑∑0.10.50.3[()(79.51048)7.556.887.5 6.63()00.0.222
X X X
T T T Z X X AB BC =++=+==Ω∑
母线C 单相接地短路时,有
115
3 3.69()0 5.68 5.68 6.63
1E I kA f Z Z Z ϕ=
=
=++++∑∑2∑3
从而求得母线C 单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3的电流
7.5
3.690.43()0.356.887.5
I kA =⨯
=+
母线C 处两相接地短路时,有
5.68
6.63
3.06()20 5.68 6.63
Z Z ⨯=
=Ω∑∑+
正序电流
115
37.6()
1 5.86 3.06
120
E I kA f Z Z Z ϕ
=
=
=++∑∑∑ 零序电流
5.68
27.6 3.5()01 5.86 6.63
Z I I kA f f Z Z ∑=⨯
=⨯=++∑2∑0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3的电流
7.5
3.50.408()0.356.887.5
I kA =⨯
=+
这样,母线C 处两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3的最大零序电流
(2) 保护3的零序I 段定值为
3 1.230.43 1.548()0.3.max .3I I I K I kA set rel
=⨯=⨯⨯= 这样,保护1的零序II 段定值为
1.15 1.5480.358().1
.3 4.975
1..min II K II I rel
I I kA set set K b =⨯=⨯= 校验灵敏度:母线B 接地故障流过保护1的最小零序电流 灵敏系数 30.1943
0.m i n 1.6260.358.1
I K re II I set ⨯=
== (3) 保护4整定计算
零序I 段: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母线B 故障流过保护4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
故I 段定值
3 1.230.327 1.18()0.4.max .1I I I K I kA set rel
=⨯=⨯⨯= 为求保护4的零序II 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2的零序一段定值,设在母线A 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2的最大零序电流。
此时有
46.55
1.3 1.3 1.1 1.1()() 4.52()12 1. 1.2251.5
X X X X G T G T Z Z X X AB BC ++⨯==++==Ω∑∑
0.30.50.1[(
)](55.51072)7.580.477.5 6.86()00.0.222
X X X
T T T Z X X BC AB =++=+==Ω∑
A 处单相接地时,有
115
3 4.179()0 4.52 4.52 6.86
123E I kA f Z Z Z ϕ===++++∑∑∑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2的电流
7.5
4.1790.356()0.280.477.5
I kA =⨯
=+
A 处两相接地时,有
4.52 6.86
2.723()20 4.52 6.86
Z Z ⨯=
=Ω∑∑+
正序电流
115
39.17()1 4.52 2.723
120E I kA f Z Z Z ϕ=
==++∑∑∑ 零序电流
4.52
29.17 3.64()01 4.52 6.86
0Z I I kA f f Z Z ∑=⨯
=⨯=++∑2∑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2的电流
7.5
3.640.31()0.280.477.5
I kA =⨯
=+
这样,流过保护2的最大零序电流
(4) 保护2的零序I 段定值为
3 1.230.256 1.286()0.2.max .2I I I K I kA set rel
=⨯=⨯⨯= 这样,保护4的零序II 段定值为
1.15 1.2860.39().4
.2 3.7754..min II K II I rel
I I kA set set K b =⨯=⨯= 校验灵敏度:母线B 接地故障流过保护4的最小零序电流 灵敏系数
30.2783
0.min 2.14
0.39.1
I K re II I set ⨯=
== (5) 计算母线A 发生接地短路时(最大运行方式、单相及两相接地)流过保护
1的最大零序电流,然后将该零序电流值与保护1的I 、II 段定值相比较,如果零序电流小于定值,则A 母线接地短路时保护1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会启动,所以不必加方向元件;如果零序电流大于定值,则必须加装方向元件。
对保护1而言:由第(4)问分析知道:当母线A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时流过保护1的零序电流最大,为:3330.356 1.068()0.1.max 0.2.max I I kA ==⨯=,大于保护1的I 、II 段整定值,故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对保护4而言:当母线C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时流过保护4的零序电流最大,为:3330.43 1.29()0.4.max 0.3.max I I kA ==⨯=,大于保护4的I 、II 段整定值,故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6) 不灵敏I 段按躲过非全相振荡整定,即按在1处断路器单相断开、两侧电势角为180°时流过保护1的零序电流整定。
此时有
1.1 1.1 1.3 1.352416 6.551.5()1 1. 1.22
X X X X G T G T Z X X AB BC ++=+++=+++=Ω∑
0.10.30.5()7.57255.51087.97()0.0.222
Z X X
T T T Z X X AB BC =+++=++=Ω0∑
单相断开时,故障端口正序电流
115
22sin
32 1.58()151.551.589.97
120E I kA f Z Z Z ϕδ
⨯===++∑∑∑
故障端口也是流过保护1的零序电流,即
51.5
2 1.580.583()0151.587.98
20Z I I kA f f Z Z ∑=⨯
=⨯=++∑∑
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1的最大零序电流为,二者中取大者,故保护1的不灵敏I
段的定值为3 1.230.583 2.099()0.1I I
I K I kA f set rel =⨯=⨯⨯=
5 继电保护设备选择
5.1 互感器的选择
互感器分为电流互感器TA 和电压互感器TV ,它们既是电力系统中一次系
统与二次系统间的联络元件,同时也是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隔离元件。
它们
将一次系统的高电压、大电流,转变成二次系统的低电压、小电流,供测量、
监视、控制及继电保护使用。
互感器的具体作用是:(1) 将一次系统各级电压均
变成100以下的低电压,将一次系统各回路电流变成5A以下的小电流,以便于
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小型化、系列化、标准化。
(2) 讲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在电
气方面隔离,同时互感器二次侧有一点可靠接地,从而保证了二次设备及人员
安全。
5.1.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①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额定电压和电流选择。
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额定电
压和电流选择应满足:
(12)
(13) 式中,、—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电压和电流。
为了确保所供仪表的准确度,互感器的一次侧额定电流应尽可能与最大工
作电流接近。
②二次额定电流的选择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有5A和1A两种,一般强电系统用5A,弱电
系统用1A。
③电流互感器种类和型式的选择
在选择互感器时,应根据安装地点(如屋内、屋外)和安装方式(如穿墙式、
支持式、装入式等)选择相适应的类别和型式。
选用母线型电流互感器时,应注
意校核窗口尺寸。
④电流互感器准确级的选择
为保证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互感器的准确级不得低于所供测量仪表的准确
级。
例如:装于重要回路(如发电机、调相机、变压器、厂用馈线、出线等)中的
电能表和计费的电能表一般采用0.5~1级表,相应的互感器的准确级不应低于
0.5级;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系统干线和500kV级宜
用0.2级。
供运行监视、估算电能的电能表和控制盘上仪表一般皆用1~1.5级的,
相应的电流互感器应为0.5~1级。
供只需估计电参数仪表的互感器可用3级的。
当所供仪表要求不同准确级时,应按相应最高级别来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
⑤ 二次容量或二次负载的校验
为了保证互感器的准确级,互感器二次侧所接实际负载Z2l 或所消耗的实际容量荷S2应不大于该准确级所规定的额定负载ZN2或额定容量SN2(ZN2及SN2均可从产品样本查到),即
或r m tou i 212R R R R Z Z W N +++≈≥
(14)
式中,—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所接仪表内阻的总和与所接继电器内阻的总和,可由产品样本中查得;—电流互感器二次联接导线的电阻;—电流互感器二次连线的接触电阻,一般取为0.1。
(15)
因为A=,所以A
式中 ,A 、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mm2)及计算长度(mm )。
按规程要求联接导线应采用不得小于 1.5mm 2的铜线,实际工作中常取2.5mm 2的铜线。
当截面选定之后,即可计算出联接导线的电阻R wi 。
有时也可先初选电流互感器,在已知其二次侧连接的仪表及继电器型号的情况下,确定连接导线的截面积。
但须指出,只用一只电流互感器时电阻的计算长度应取连接长度2倍,如用三只电流互感器接成完全星形接线时,由于中线电流近于零,则只取连接长度为电阻的计算长度。
若用两只电流互感器接成不完全星形结线时,其二次公用线中的电流为两相电流之向量和,其值与相电流相等,但相位差为60,故应取连接长度的倍为电阻的计算长度。
所以本题中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为LCWB6-110B 。
5.1.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 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额定电压选择
为了确保电压互感器安全和在规定的准确级下运行,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所接电力网电压应在(1.1-0.9)范围内变动,即满足下列条件
> >
(16)
式中,—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压。
选择时,满足即可。
(2)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压的选择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线间电压为100V ,要和所接用的仪表或继电器相适应。
(3) 电压互感器种类和型式的选择
电压互感器的种类和型式应根据装设地点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例如:在用串级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220kV 及其以上配电装置,当容量和准确级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4) 准确级选择
和电流互感器一样,供功率测量、电能测量以及功率方向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应选择0.5级或1级的,只供估计被测值的仪表和一般电压继电器的选用3级电压互感器为宜。
(5) 按准确级和额定二次容量选择
首先根据仪表和继电器接线要求选择电压互感器接线方式,并尽可能将负荷均匀分布在各相上,然后计算各相负荷大小,按照所接仪表的准确级和容量选择互感器的准确级额定容量。
有关电压互感器准确级的选择原则,可参照电流互感器准确级选择。
一般供功率测量、电能测量以及功率方向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应选择0.5级或1级的,只供估计被测值的仪表和一般电压继电器的选用3级电压互感器为宜。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二次容量(对应于所要求的准确级),应不小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荷,即。
∑∑∑∑+=+20202020)()()sin ()cos (Q P S S ϕϕ
(17)
式中,—各仪表的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各仪表的功率因数。
如果各仪表和继电器的功率因数相近,或为了简化计算起见,也可以将各仪表和继电器的视在功率直接相加,得出大于的近似值,它若不超过,则实际值更能满足式子的要求。
由于电压互感器三相负荷常不相等,为了满足准确级要求,通常以最大相负荷进行比较。
计算电压互感器各相的负荷时,必须注意互感器和负荷的接线方式。
所以本题中的电压互感器的型号为JDZJ-3。
5.2 继电器的选择
5.2.1 按使用环境选型
使用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最大与最小)、湿度(一般指40摄氏度下的最大相对湿度)、低气压(使用高度1000米以下可不考虑)、振动和冲击。
此外,尚有封装方式、安装方法、外形尺寸及绝缘性等要求。
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继电器承受的环境力学条件各异,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力学条件下使用,有可能损坏继电器,可按整机的环境力学条件或高一级的条件选用。
对电磁干扰或射频干扰比较敏感的装置周围,最好不要选用交流电激励的继电器。
选用直流继电器要选用带线圈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那些用固态器件或电路提供激励及对尖峰信号比较敏感地地方,也要选择有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5.2.2 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器种类
按输入信号是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确定选用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继电器,这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特别说明电压、电流继电器的选用。
若整机供给继电器线圈是恒定的电流应选用电流继电器,是恒定电压值则选用电压继电器。
5.2.3 输入参量的选定
与用户密切相关的输入量是线圈工作电压,而吸合电压则是继电器制造厂控制继电器灵敏度并对其进行判断、考核的参数。
对用户来讲,它只是一个工作下极限参数值。
控制安全系数是工作电压(电流)吸合电压(电流),如果在吸合值下使用继电器,是不可靠的、不安全的,环境温度升高或处于振动、冲击条件下,将使继电器工作不可靠。
整机设计时,不能以空载电压作为继电器工作电压依据,而应将线圈接入作为负载来计算实际电压,特别是电源内阻大时更是如此。
当用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控制线圈通断时,三极管必须处于开关状态,对6VDC以下工作电压的继电器来讲,还应扣除三极管饱和压降。
当然,并非工作值加得愈高愈好,超过额定工作值太高会增加衔铁的冲击磨损,增加触点回跳次数,缩短电气寿命,一般,工作值为吸合值的1.5倍,工作值的误差一般
为±10%。
5.2.4 根据负载情况选择继电器触点的种类和容量
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约70%的故障发生在触点上,这足见正确选择和使用继电器触点非常重要。
触点组合形式和触点组数应根据被控回路实际情况确定。
动合触点组和转换触点组中的动合触点对,由于接通时触点回跳次数少和触点烧蚀后补偿量大,
其负载能力和接触可靠性较动断触点组和转换触点组中的动断触点对要高,整
机线路可通过对触点位置适当调整,尽量多用动合触点。
根据负载容量大小和负载性质(阻性、感性、容性、灯载及马达负载)确定参数十分重要。
认为触点切换负荷小一定比切换负荷大可靠是不正确的,一般说,
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的75%最好。
电流小于100mA会使触点积碳增加,可靠性下降,故100mA称作试验电流,
是国内外专业标准对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水平的考核内容。
由于一般继电
器不具备低电平切换能力,用于切换50mV、50μA以下负荷的继电器订货,用
户需注明,必要时应请继电器生产厂协助选型。
继电器的触点额定负载与寿命是指在额定电压、电流下,负载为阻性的动作次数,当超出额定电压时,可参照触点负载曲线选用。
当负载性质改变时,
其触点负载能力将发生变动。
6、相间短路保护
(1)分别求出保护1、4 的段Ⅰ、Ⅱ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2)保护1、4 的Ⅰ、Ⅱ段是否安装方向元件;
(3)分别画出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交流接线;
(1)保护1的Ⅰ、Ⅱ段整定。
最大运行方式为G1、G2全运行,相应的 =5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10
母线B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大电流 =2.289kA
保护1 的Ⅰ段定值为 =1.2×2.289=2.747kA
母线C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大电流 =1.475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