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8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38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考查角度
及解题策略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简述材料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全球。

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

节目通过展示一道道传家菜的传奇故事、独门技艺,以及一个又一个沉浸于美食世界的传奇人生,让埋没于市井的美味珍馐,隐藏在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在节目中大放异彩。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假设你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者,请就如何传承中国味道提出三点建议。

解析本题第(1)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必要性。

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华文化的魅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运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

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文化创造的主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博采众长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①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②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③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特色,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使之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示例:①在继承传统的饮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中国味道更具活力。

②培育传统美食的继承人,壮大中国味道的传承队伍。

③既要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营养,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发挥现代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扩大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并增强其感染力。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式庭院,坐落千年。

古时大国工匠,打造出了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中式居所。

它有月拱门,抬脚跨过天圆地方;它有雕花窗,窗外花正放。

它是苏杭的曲径通幽,它是北方的敦厚拙朴。

中国的院落,有着独特的东方风韵,处处着笔细腻,每一砖每一瓦,一颦一笑皆是画。

或许正是这些拥有灵魂的中国房子,让屋檐下的古人文思泉涌。

庭院深深,看堂前花开花谢;斗转星移,望檐上云卷云舒。

住在中式庭院里,你可以放下凡尘俗事,自在地享受生活;你可以向亲友倾诉,聆听他们的鼓励和建议,为自己的人生加油;你可以自己和自己对话,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中式庭院就是心灵的港湾。

结合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如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和中华文化的作用等,逐一分析。

答案①中式庭院的打造既存在共同点,又有南北风格差异,这说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式庭院,坐落千年,具有独特的东方风韵,说明中华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③中式庭院就是心灵的港湾,说明中式庭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中式庭院可让屋檐下的古人文思泉涌,也可以成为现代人人生的加油站,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英雄在词典中解释为:本领高强、英勇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们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英雄特质:忠于诚信、舍生取义、公而忘私、艰苦奋斗……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成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以引领和激励。

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一个不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至质疑。

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
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2)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

(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解析第(1)问是措施类试题,要求回答应怎样发挥英雄精神的作用。

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应发挥民族精神的激励作用;针对材料中“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要丰富民族精神,使之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

第(2)问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符合题干内容限定及字数限定。

答案(1)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2)示例:①英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英雄。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海南省文昌市的汉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渔民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

史料记载,中国人是南海诸岛的最早居民。

从汉代开始,中国开通了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

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传统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外奇珍异宝,航海贸易应运而生。

南海由于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南沙群岛中部,向来有“危险地带”之称,有谚语云:“走水行船三分命。

”于是,一代代船长口口相传,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智慧结晶——《南海航道更路经》。

据专家考证,《南海航道更路经》形成于明代。

如今,海南的渔民们仍然在实践中丰富着《南海船道更路经》。

作为历史文献,《南海航道更路经》既是历史的见证,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南海航道更路经》属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然后结合材料,调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组织
答案。

答案《南海航道更路经》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对于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通过《南海航道更路经》这个物质载体,可以看到海南居民开发建设南海的悠久历史以及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气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意义。

请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加以说明。

答案①弘扬中国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促进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④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承接,确保时代精神始终不移根基,为改革开放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⑤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持续凝聚力量、不断开辟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