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通用)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七 资本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一多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演练1(文明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
脱的言论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等信息可知①是正确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②正确;作者没有评论西方殖民扩张的对错,所以不是在为其开脱,故③错误;辩证是一分为二的论证,题中没有体现对新航路开辟的两方面的评价,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演练2(近代化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解析题干反映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掠夺大量的黄金与白银的历史现象,带来价格革命,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符合题干的近代化要求,故B项正确。

答案 B
考向二从大国兴衰审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国际关系
演练3(主干知识——经济政策、经济观念演变)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

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A项属于各国都采用的政策,故应该排除;B项属于荷兰,也应该排除;D项属于美国,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 C
演练4(历史意识——大国崛起)《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解析材料中“四个金融中心”分别出现于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7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18世纪工业革命、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B、C三个备选项均不能同时符合时间阶段信息,故答案选D。

答案 D
考向三用通史观念审视工业革命的影响
演练5(主干知识——工业革命与政治变革的关系)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促成英国选举权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启蒙思想的传播更为广泛
C.政党政治的完善
D.工人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解析政治方面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

答案 A
演练6(主干知识——工业革命对文明多样性的冲击)“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主要是东亚)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

”这次“经济命运的大分流”()
A.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结果
B.之前欧洲落后于东亚地区
C.与新动力的广泛使用有关
D.最早发生在殖民强国荷兰
解析经济命运的大分流是指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西方和传统经济影响下的东方经济发展道路的不同。

材料所述的这次经济大分流指的是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分流前的欧洲经济总量不如东亚,但在发展趋势上已经超过东亚;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核心区是英国。

答案为C。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