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简答题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5e3b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5.png)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简答题摘要:一、脑出血的定义和病因二、脑出血的护理常规1.护理目标2.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保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控制高血压5.预防感染6.康复护理三、脑出血的护理禁忌四、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五、结论正文: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壁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脑脊液循环系统的一种疾病。
脑出血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
一、脑出血的定义和病因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壁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脑脊液循环系统的一种疾病。
脑出血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二、脑出血的护理常规1.护理目标脑出血的护理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等。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 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以减少脑出血的进一步发展。
(5)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6) 康复护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语言康复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脑出血的护理禁忌(1) 禁忌症脑出血患者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等症状时,应禁忌护理。
(2) 禁忌操作脑出血患者禁忌进行头部剧烈震动、扭曲等操作。
四、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五、结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7e3a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d.png)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这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1. 早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后的早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以及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病情评估:及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查。
•液体管理: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保持水电解负平衡以减轻脑水肿。
•血压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医嘱进行调整,以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休息与安静: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促进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2. 中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中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少颅内压和促进脑血流。
•吸痰护理:定时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口服能力和医嘱,给予适宜的饮食,保证营养需求。
•尿液管理:定时监测尿量和尿质,保持尿液通畅,预防尿潴留。
•皮肤护理:定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注意身体各部位的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康复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康复阶段,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如神经影像学、血液检查等,判断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康复情况和用药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问题。
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病情评估、液体管理、血压管理等。
中期护理主要包括体位护理、吸痰护理、饮食护理、尿液管理、皮肤护理等。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79a618f12d2af90242e69b.png)
首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加重。
大量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
头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
应注意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速度,以保证降颅压效果。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1、进食: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所致,往往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瘤、情绪激动等息息相关。
在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血管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这时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进一步损伤其余的脑细胞。
因此在饮食中要添加抗氧化食物,比如: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脑出血患者少吃辛辣食物,一来辛辣食物易引起血压升高,二来这类食物往往有活血功效,导致容易出血,三来辛辣食物易致大便秘结。
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昏迷不醒,这时需要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在流质食物中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搭配,避免营养不均衡。
2、排泄:脑出血患者往往行动不便,可能将长期卧床,这对于胃肠运动非常不利,因此要防止便秘。
饮食中要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定期要疏通大便。
行动困难的患者必要时可留置导尿,同时注意维持会阴部的干洁,防止湿疹。
3、运动: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功能丧失,引起对应的肢体活动功能丧失,这时要给予辅助运动,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血管栓塞等的发生4、冰枕: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头置冰枕,这能促使脑血管收缩,防止病情加重。
5、情绪: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鼓励他,使他配合治疗。
研究证明积极的心态能加速疾病的痊愈。
压疮如何护理护理应做到:(1)定时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抬起病人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造成局部组织破损。
一例脑出血个案护理的护理个案
![一例脑出血个案护理的护理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3d06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4.png)
一例脑出血个案护理的护理个案本文将介绍一名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个案。
患者为一位68岁的男性,经验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病,于一周前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的症状,被送至医院后确诊为脑出血。
一、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经过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患者出现了意识障碍、四肢肌力减退、嗓音嘶哑等症状,且MRI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额叶内出血。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护理实施1.观察病情:面对脑出血患者,娴熟的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长期、细致、全面的观察,特别是一些高危因素的监测,例如血压、脉搏、体温、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
在观察的同时要记录进护理病历,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
2.控制血压:血压一定是脑出血患者需要特别重视的指标,因为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脑出血并导致脑水肿加重,从而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要点之一就是控制血压。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并保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3.营养支持:脑出血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护士需要观察和记录每日的饮食摄入情况,并注意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4.预防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护士要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
三、护理效果评估经过一周多的护理,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可以自主呼吸,语言表达有些许恢复,但四肢仍有肌力减退。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应得到充分的关注与支持,护士应及时与他们沟通,解答疑惑,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治疗。
结论本篇护理个案展示了脑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做的一些事项,包括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护理实施和护理效果评估。
护士应具备细心观察、缜密思维、科学护理的能力,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简述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619be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c.png)
简述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密切的护理和关怀。
以下是关于脑出血病人护理措施的20条简述:1. 保持安静环境:为脑出血病人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刺激,以促进休息和恢复。
2.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定期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反应,注意任何变化或恶化的迹象。
3. 监测血压:经常测量和记录病人的血压,保持血压在稳定的范围内,以避免继续出血或二次脑出血。
4. 给予必要的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给予病人所需的药物,包括控制高血压、防止血凝块等药物。
5. 积极控制出血点:根据医嘱,进行必要的手术或介入治疗,以控制脑出血的出血点,减轻脑组织的损害。
6. 管理疼痛: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脑出血病人可能出现的头痛和不适感。
7. 定期翻身:为了防止脑出血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定期帮助翻身,防止褥疮和肌肉僵硬。
8. 促进良好的床位的保持:使脑出血病人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压迫头部或颈部,减轻脑组织损伤。
9. 注意饮食:提供高营养的饮食,包括易消化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满足脑出血病人的营养需求。
10. 管理体温:监测病人的体温,确保体温稳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
11. 预防感染:保持病人周围的卫生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单和护理用品,定期检查病人是否有感染迹象。
12. 预防血栓形成: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如使用袜子或药物,以避免血栓形成。
13. 提供心理支持:与脑出血病人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对身体和情绪上的困难。
14. 保持血糖稳定:监测和维持脑出血病人的血糖水平,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15. 促进康复:根据医生的建议,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康复治疗,帮助脑出血病人恢复和重建功能。
16. 关注家属需求:与家属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处理相关事务。
17. 观察排尿情况:定期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确保正常尿量和排尿频率。
18. 防止跌倒: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床边和其他关键区域的防滑,以防止脑出血病人跌倒。
脑出血护理问题和措施
![脑出血护理问题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0493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b.png)
脑出血护理问题和措施简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破裂等病因。
脑出血后出现的症状严重且危险,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护理中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问题1. 意识状态改变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意识状态改变的情况,包括昏迷、嗜睡或意识模糊。
这对于护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患者无法与护士有效沟通。
2. 生命体征不稳定脑出血可导致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如血压升高或下降、脉搏不规则、呼吸困难等。
这些变化表明患者的病情正在发生变化,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3. 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感觉丧失、语言障碍等。
这些问题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及时给予康复训练和支持。
4. 液体和营养管理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液体和营养管理,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护士需要合理计算和监测患者的液体和营养摄入量,以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措施1. 观察和记录意识状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和记录脑出血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和意识水平。
可以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并在意识改变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2.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可以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
对于血压下降的患者,可以给予血容量扩充和升压药物来维持血压稳定。
3. 提供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后,护士可以通过提供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这包括肢体运动康复训练、语言治疗等。
护士需要耐心与患者沟通,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4. 管理液体和营养摄入护士需要根据脑出血患者的情况合理计算和管理其液体和营养摄入。
对于液体管理,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和生理状态来确定液体的输注速度和种类。
对于营养管理,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和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通过饮食、静脉输液或胃肠外营养等途径。
一位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位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7c47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e.png)
一位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个案护理是针对每个病人的独特需求而制定的护理计划,目的是提供全面、个体化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位脑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包括患者背景、主要问题、目标、护理计划和措施。
患者背景:患者张某,男性,56岁,农民。
入院时主诉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身体无力,意识模糊。
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病史。
主要问题:1.脑血管意外后的恶性高血压:脑出血导致血管破裂,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出血,需控制血压稳定患者病情。
2.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血部位紧邻脑缺血区,患者表现出右侧身体无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3.死亡或残疾的风险:脑出血后可能发生大面积死亡或残疾,需预防并监测可能的并发症。
目标:1.控制血压,维持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减轻神经系统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3.预防并监测并发症,降低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护理计划和措施:1.控制血压:-监测血压: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
-静脉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如硝普钠或拉贝洛尔,以控制血压。
-限制摄入钠盐:低钠饮食,避免摄入高盐食物。
2.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意识状态评估:每2小时评估一次患者的意识水平,并记录。
-肢体活动评估:每日进行肢体活动的评估,记录患者的肌力情况。
-定期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执行被动运动: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恢复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支持语言和语言治疗:提供支持和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
3.预防并监测并发症:-监测体温: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防止发生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定期吸痰。
-防止坠床:安全措施确保患者不会从床上坠落。
-皮肤护理:每天检查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
-监测尿液:定期检查尿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适量补液: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适当给予补液。
4.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支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适当的教育:介绍脑出血的原因、病情、治疗、预后和护理要点。
脑出血标准化护理流程
![脑出血标准化护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be89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c.png)
脑出血标准化护理流程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记录液体出入量,评估病人情况。
二、症状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2.控制颅内压,遵医嘱使用脱水剂,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3.观察病人有无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三、日常生活护理
1.保持病人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洗头、修剪指甲等。
2.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四、康复训练
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2.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功能恢复的效果。
3.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康复信心,促进全面康复。
五、心理护理
1.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倾听其主诉,了解其需求。
2.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病情。
3.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并发症预防
1.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
2.预防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卧位和床上用品。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7c648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0.png)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护理常规一、患者情况评估1.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等。
2.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神经症状、体征,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肢体活动度等。
3.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二、床旁护理1.保持安静环境:减少噪音、保持光线适中,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定期测量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注重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促进体位转换: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防止压疮和肺部并发症。
5.定期翻身: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肢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6.观察排尿排便: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7.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
三、药物管理1.定时给药:根据医嘱合理给药,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3.定期复查化验指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提醒患者按时用药:给患者提醒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合理的用药方法。
四、协助患者康复1.提供营养饮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障营养需求。
2.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合理规划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高血压患者因脑动脉破裂导致脑内出血的疾病。
2.瞳孔大小和反应: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对光的反应情况,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体位转换:指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如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位,以减少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4.压疮:长时间压迫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而造成的损伤。
5.血栓形成:指血液在血管内凝结形成血栓的过程。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f7da7cf46527d3240ce020.png)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颅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脑出血预防大于治疗,切实做好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5~2007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45~85岁。
恢复良好110例,中残20例,重残12例,死亡8例。
2预防措施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脑出血:①稳血压:控制血压是关键,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维持在20·0~21·3/12·0~13·3kPa为宜;②调情志: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讲究心理精神卫生;③戒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④调节饮食:“三低一高”,即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饮食,宜食高蛋白饮食,少吃胆固醇含量高及油炸食物,少吃鹌鹑蛋,多吃鱼类、豆制品、蔬菜水果,忌饮浓茶、咖啡,忌暴饮暴食,晚餐不要过饱;⑤避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过累;⑥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番泻叶通便;⑦不蹲便:避免蹲便,防止用力大便导致血压升高;⑧防跌倒:老年人应防止跌倒,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伤;⑨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负担,又能锻炼大脑右半球。
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
最好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⑩饮足水: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11保暖:冬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以不感疲劳为宜;○12摇头晃脑可减少脑出血脑卒中;○13美国研究出咖啡+酒精混合食用可使中风损害下降80%;○14重先兆:脑卒中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7bdd8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引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对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过程。
病例简介:
患者张先生,68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入院。
查体:神志模糊,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80/110。
诊断:脑出血,高血压病。
护理评估:
1.意识障碍,存在误吸、跌倒风险。
2.右侧偏瘫,活动能力受限,存在压疮风险。
3.高血压,需控制血压。
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
2.预防压疮,改善肢体活动障碍。
3.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
(1)评估意识水平,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半卧位,每2小时侧翻身位。
(3)鼓励深呼吸及咳嗽。
2.预防压疮
(1)每2小时翻身,使用环形垫。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适当活动肢体,进行被动活动。
3.控制血压
(1)测量生命体征,动态评估。
(2)限制流质和钠盐的摄入。
(3)遵医嘱用药,监测不良反应。
4.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2)介绍脑出血的病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小结:
脑出血是一种危重疾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好血压,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呼吸道通畅和压疮预防,全面落实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142fd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a.png)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
2、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肌力下降或偏瘫、皮肤感觉障碍等。
3、有无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征、瞳孔的变化,有否库欣综合症出现,有无脑疝先兆。
2、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避免各种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刺激。
3、维持血压相对平稳状态,避免血压骤然升高的各种因素。
4、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
5、病室保持安静,出血期避免过多探视影响患者休息。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寒冷刺激。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指导进多纤维素食物,必要时采
用各种通便措施。
多进食水果等。
3、避免突然停止使用降压药,防止血压反跳造成再出血。
4、戒烟、禁酒,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劳逸结合。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75d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是一种危重疾病,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非常高。
下面是一份针对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的护理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患者评估和监测1.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数据,以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
2. 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和意识模糊程度,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3.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率和心律,记录数据。
5. 监测患者的体温,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数据。
6. 监测患者的瞳孔反应和大小,观察是否对光有反应。
二、卧床休息和体位翻身1. 将患者安置在卧床位上,并保持平卧位,避免患者突然坐起或站立。
2. 每2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3. 鼓励患者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三、脑压监测和降低脑压1. 根据医嘱,进行脑压监测,如颅内压测量等,以及监测其指标的变化。
2. 保持患者头部升高30度的位置,利于降低脑压。
3. 协助患者进行镇静或麻醉治疗,以达到降低脑压的目的。
四、监测和管理呼吸道1.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的情况。
2. 每2小时清洁患者口腔,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1. 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及时调整液体的管理,确保水分平衡。
2.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如钠、钾、钙的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六、饮食和营养支持1. 患者处于重症状态,饮食方面应根据医嘱进行限制和调整。
2.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七、监测和预防感染1.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发现异常即刻处理。
2. 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
3. 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和护理工作,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八、心理支持1. 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2. 给予患者恰当的沟通和交流,安抚其焦虑和恐惧。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自身恢复能力。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0b83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9.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护理指导,包括患者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护理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患者评估1.1 初步评估:包括患者病史了解、神经系统评估等。
1.2 详细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等。
2:护理计划2.1 制定护理目标: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
2.2 设计护理计划:依据护理目标,制定细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
3:护理措施3.1 保持患者稳定: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
3.2 防止复发出血:监测血压,及时用药控制高血压;监测出血部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提供适宜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减少刺激以促进患者休息和康复。
3.4 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4:护理注意事项4.1 观察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等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4.2 管理患者用药:按照医嘱给药,定时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3 预防并发症:注意护理体位,防止压疮;提供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4.4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开展适当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康复。
附件: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记录表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饮食指南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药物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
2:护理目标:护理工作中为患者设定的预期结果,如控制血压、改善神经功能等。
3:室内环境安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持住院环境的安静,以便患者休息和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内容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3a35e0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0.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内容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指导内容
一、药物治疗
1、规律服药: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一旦停药或不按时服药,可能使血压不稳定,使出血发作复发,坚决不可随意减少或停止降压药物。
2、定期复查:需要定期检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复查血压,以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血压控制:血压要控制在140/90mmHg以内,血压过低有危险,如果发现低血压,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生活护理
1、健康饮食:要注意饮食卫生,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蛋白食物,多吃谷类、豆类及鱼虾等食物,少食用盐,有助于控制血压。
2、循序渐进运动: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做到渐进式的运动,刚开始可以做毛笔握、手握球拍等,后期可以加大动作强度,做到体力活动适度有规律,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改善睡眠:要规律作息,尽量保持每天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多休息,尽量不要过于劳累,可以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
三、心理调适
1、放松心态:要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法、按摩法、冥想等来放松身心,放松心态能够有效减轻病情。
2、减少压力:避免过重的精神压力,积极面对生活,有目标有动力,正确处理烦恼,积极乐观,减少焦虑紧张的情绪,更有利于病情控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d145c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a.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程护理的体会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患者因为突然发生的脑出血,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生命体征的异常等症状。
作为卫生院的护士,我曾经负责过一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护士的责任与使命。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护理过程中的体会。
患者的入院接诊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接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转院患者时,我立即按照急性危重病人的急救流程启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我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我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交流,了解过去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并告知他们目前的病情与转院医院的治疗方案。
通过这次交流,我尽可能地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并且顺畅了下一步的治疗流程。
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生命体征的监测、意识状态的观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在患者入院后,我每2小时测量一次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将数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我还每小时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眼睛的活动、肢体的活动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时,我会立即进行处理,比如调整患者的体位、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等。
根据医嘱,我还定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确保药物的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警觉,尽可能地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全程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患者的疾病突发并危重,他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我在护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并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我每天让患者的家属陪伴在身边,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我也积极参与医生的团队会诊,向患者及家属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加他们对疾病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要从术后开始,并贯穿整个康复阶段。
术后,我会密切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相关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4ec274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c.png)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护理查房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护士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概述:护理查房是指护士或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观察,并制定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查房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风险以及心理需求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生命体征评估1.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等,早期发现神经功能损害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二、病情变化观察1.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和感觉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细致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密切关注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的发生。
三、并发症风险评估与干预1.定期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2.预防和管理并发症,如肺炎、脑水肿、栓塞等,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氧饱和度和神经功能状态,并及时处理异常反应。
四、心理需求关注与支持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疑虑。
2.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五、康复护理指导1.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认知和防治知识,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和药物管理等方面。
2.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社交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总结: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护理查房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风险以及心理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还能够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f3466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f.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
以下是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的建议。
1、注意休息。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要充分的休息来恢复体力,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平衡休息和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状态。
2、饮食调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营养均衡,低盐、低脂、低糖、低咖啡因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粗粮,戒烟戒酒。
3、药物用药。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遵守药物相关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4、生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时应注意维护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避免潮湿,避免各种有害的环境污染,如化学物质、电磁辐射等。
5、疾病监测。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定期进行高血压、血脂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
6、心理疏导。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负担。
7、预防复发。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抽烟、喝酒、饮食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预防疾病的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
疗
可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可根据出血的量多少选择手术
1:手术清除血肿,2:钻孔引流术。3:脑室引流 术。主要用于降低增高的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 生和发展,改善脑血液循环,使受压脑组织及早 恢复,术后主要以抗炎,止血,降压等药物持续 静脉输液为主。
2015/9/18
术前护理
吸净病人痰液及分泌物,当病人呼吸困难,气管内
分泌物增多而排出不畅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或气 管插管,减少呼吸道死腔,保证有效气体交换量和 氧气供应,减少阻塞细支气管所引起的肺叶膨胀不 全,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应保持气道的充分
湿化,应定时给予雾化吸入,监测Pao2,持续<9
2015/9/18
0%考虑使用呼吸机。
并保持血压稳定,以维持正常脑血流量。
2015/9/18
术后 护理
(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3、体温的观察:对体温升高的病人,应积极处理. 临床多采取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等,效果 不佳时可进行冬眠疗法。绝对卧床,使头部 抬高15°-30 °,
2015/9/18
术后 护理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抢救中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充 足给氧(中高流量),头置冰袋,头偏向一侧,及时
2015/9/18
术后 护理
(七)基础护理:
做好皮肤、口腔、呼吸道护理,尿管护理,保持口
腔、皮肤的清洁,防止口腔、泌尿系统的感染,定
时翻身、叩背、皮肤护理,急性期翻身动作宜轻, 去骨瓣减压术后防止减压窗处受压,应对家属进行 保护性指导。
急性期勿搬动病人,躁动病人注意约束,防止坠床。
2015/9/18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防止 血压升高一起再出血。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头部大幅度翻动。 躁动不安者,可适当约束。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BP、P、R的变化,发现 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预防感冒,避免激烈咳嗽、打喷嚏等。 给予饮食指导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 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术后 护理
(五)头部导管的护理:
引流袋:24小时
引流管:通畅、扭曲、受压、阻塞
引流液:颜色、量、性状,固定,以保持正常颅内压
输液速度:头痛、呕吐结合引流液的性质、量
引流不畅:颅压降低或血块堵塞,堵塞:尿激酶
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变化。
2015/9/18
术后 护理
(六)营养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渡过水肿期,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其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护理是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脑出血和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处 于高度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加强,体重下降,免疫力下降, 从而严重影响预后,不能由口进食者术后48小时开始鼻饲, 鼻饲时要抬高床头,防止误吸发生坠积性肺炎,严密观察有 无消化道出血,特别用激素患者,应注意有无腹胀、血压下 降、肠鸣音亢进。消化道出血者可鼻饲止血药。 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 呈咖啡色,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年青人患高血压者也可并发脑出血。
2015/9/18
病
因
脑出血伴有高血压性微 动脉瘤或动脉粥样化, 血压升高-血管破裂,造 成脑实质内出血。基底 节出血较为常见,出血 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
豆纹动脉
2015/9/18
分
① 壳核出血
类
根据出血部位来分
② 脑叶皮层下白质出血 ③ 丘脑出血
④ 脑桥出血
⑤ 小脑出血
2015/9/18
诊断及辅助检查
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中年以上对高血压控制 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 加以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1 :CT检查 是临床疑诊脑出血的首选检 查。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 2 :脑脊液检查 脑压增高,多呈均匀血性。 3 :病理反射 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
2015/9/18
分
类
根据病情的急缓程度分类
① 急性型
② 亚急性型 ③ 慢性型
2015/9/18
3天以内
3天--3周 3周以后
分
类
运动功能 轻偏瘫 不同程度偏 瘫 偏瘫 明显偏瘫 去脑强直或 四肢软瘫
分级 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 语言功能 Ⅰ级 清醒或嗜 等大 可有失语 睡 Ⅱ级 嗜睡或朦 等大 可有失语 胧 Ⅲ级 浅昏迷 等大 失语 Ⅳ级 中度昏迷 等大或 失语 不等大 Ⅴ级 深昏迷 单侧或双 失语 侧散大 2015/9/18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2015/9/18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分类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18
神外护理
概
述
高血压脑出血是老年人多发的,常见病,
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
病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多发生于50-
70岁之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
血压脑出血也逐渐出现年轻化倾向,所以
(八)康复指导
患者术后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锻炼应在术后48--7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时 即可进行. 康复训练分三步进行:(1)保持良好的功能 位即康复卧位,(2)被动活动各关节,(3)床上主动运动. 先简单训练,然后循序渐进让患者做些既有趣又力 所能及的事情,使其感到生活乐趣,并充满信心.进 行语言功能训练时,应从单字开始,再结合手势、图 片、音乐等,提高交流能力,减轻患者痛苦,对病 程长,而又焦虑、急躁的患者,护理应耐心、细致, 争取患者早日康复。
2015/9/18
术后 护理
1、
(一)意识的观察:
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变化发展的 重要标志,通过GCS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障碍加重-清醒-嗜睡-昏迷,形成血肿, CT检查后行血肿清除术
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2、
患者神志观察需严密细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并处
2015/9/18
术后 护理
2015/9/18
术后 护理
(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2、观察脉搏与呼吸的变化:脑出血术后的病人,其
脉搏与呼吸的变化较为敏感,先于血压和意识的变
化,因此应严密监测,当颅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 呼吸慢、血压高,应及时汇报并给脱水药应用,防 止形成血肿;当脉搏快、呼吸快、血压下降时则示 血容量不足,颅内压偏低,要适当调整输液速度,
2015/9/18
保健指导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分喜悦,恐惧 等不 良刺激。 2 合理饮食,戒烟酒 忌暴饮暴 。 3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用脑过度和突然用力,保持 大便通畅。 4 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控制高血压。
2015/9/18
谢
谢!
2015/9/18
2015/9/18
术前护理
※术前开颅手术常规准备,脑疝病 人给予20%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 脉滴入,但如果病人的血压低、出 现休克症状则不能应用甘露醇,要 扩容升压抢救休克待血压回升再用 甘露醇
2015/9/18
术后观察与护理
1、意识的观察 2、瞳孔的观察 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头部导管的护理 6、营养的护理 7、基础护理 8、康复指导
(二)瞳孔:
1、瞳孔变化是脑出血术后观察的直接指标
2、重要意义
术前瞳孔散大,术后瞳孔缩小-散大-两侧瞳孔不等
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再出血???
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医生及复查CT,将
为准确诊断,再次手术赢得时间,其疗效将显著提
高。
2015/9/18
术后 护理
(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 定时监测和控制血压: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收 缩压大于180mmHg),再出血诱因,参照术前血压数据,一 般控制血压在160/140~100/90mmHg之间,如降压过低导致 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于脑功能 的恢复,据国内文献报告,以下几种情况易引起术后血压增 高:①术前血压较高;②出血破入脑室;③行小脑血肿清除 术后;因此对术后病人有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每 0.5~1小时观察血压一次,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 多见,冬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 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病前无预兆, 少数可有头疼 头晕 肢体麻木等症状。重症者发病 时突感剧烈头疼,瞬即呕吐,数分钟内可转入意 识模糊或昏迷。
1:
2015/9/18
2:基底节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多见, 由于出血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 故又称内囊区出血。 (1)壳核出血 表现为对侧偏瘫 同向性偏盲 偏身感觉 缺失 失语 (2)丘脑出血 表现突发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甚 至偏盲,双眼内凝 双侧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 。 (3)脑叶皮质下白质出血 表现为头痛 呕吐 神志混乱 烦躁不安 全身抽搐 等症状。 (4)脑桥出血 病人可出现深昏迷 瞳孔呈针尖样大小 中枢性高热等症状。 (5)小脑出血 发病初期大多意识清楚或又轻度意识 障碍,表现眩晕 频繁呕吐 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