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与黄庭坚_龙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师道与黄庭坚
龙延
(复旦大学,上海200437)
摘要:黄庭坚与陈师道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二人交情深厚,主张学杜,使江西诗派后学将杜甫列为初祖。
他们的艺术旨趣与风格颇多契合,相互有所取舍,并有所发展。
关键词:陈师道;黄庭坚;江西诗派;影响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
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自幼笃学能文,十六岁拜曾巩为师,得其古文笔法。
元二年,因苏轼、孙觉的举荐,得任徐州教授,五年移颍州教授。
从此游于苏轼门下,与黄庭坚结交。
绍圣年间,因苏轼等被贬官,他也以/进非科第0的理由而遭罢黜。
关于黄陈二人的结交时间,迄今多有异说,今人曾枣庄5陈师道师承关系辨6有一个概念,可参看。
¹此处无法详述,我以为还是今人余嘉锡的说法比较平正可信:
今考5后山文集6卷十5赠鲁直诗6曰:/相逢不用早,论交宜晚岁。
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
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
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
0又云:/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
何以抱嘉惠,江湖永相忘。
0观其语意,确是初缔交后投赠之作。
诗中虽不言年月,然有见之三伏中之语。
考晁说之5邢夫墓表6曰:/黄鲁直自吉州太和县移德州德平镇,过京,鲁直有书称晁以道论士三人,其书今行于世。
所谓三人者则夫、陈无己、江子我是己。
0任渊5山谷文集目录6云:/元丰七年甲子,是岁山谷监德州德平镇。
有5发愿文6,盖七年三月过泗州僧伽塔所作,到官当在秋夏也。
0以此互相参证,知山谷于元丰七年赴官过京之时,已与后山相见,其时正在夏日。
后山赠诗,必在是时。
º陈师道作诗主张学习杜甫,但又认为,学杜必须从学黄庭坚入手。
他对诗艺的追求与执著,较山谷有过之而无不及。
叶梦得云:/世言陈无己
每登临得句,即急归,卧一塌,以被蒙首,谓之吟
榻。
家人知之,即猫犬皆遂去,婴儿稚子,亦抱持
寄邻家。
徐待其起,就笔砚,即诗已成,乃敢复
常。
0»陈师道自述自己作诗的态度云:/此生精力
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
不共卢王争出手,却思
陶谢与同时。
0¼
黄庭坚与陈师道的交情深厚,首先源于他们的意气相投。
虽然他们对文学艺术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但他们并不以文人自许,在他们看来人格的高尚与修养的深厚更为重要。
赵骏烈5后山集序6有一段谈得非常透彻:
江西诗派始自涪翁,学之者拟议有馀而变化不足,往往得其貌未得其神,不可谓之善学也,善
学涪翁者无过陈后山,盖后山为东坡所荐士,而涪
翁即东坡友。
而后山稍后于涪翁,犹及见涪翁,宜
其学涪翁诗。
顾所学者以神不以貌,尝云:/学诗
如学仙,时至骨自换。
0其自道所得有如此,同时诗
家莫之能及。
后有任渊特为作注,且谓:/读后山
诗如参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语。
非冥搜旁
引,莫窥其用意深处。
0诚以其苦心深造自成一家,
不拘拘于规抚涪翁,正其善于学涪翁也。
夫涪翁
与米元章、李伯时同为东坡友,后米与李皆叛坡,
而彼独不坡远谪,濒死不悔,大节凛然,照耀千古。
后山之所模范者在是,独诗乎哉。
史载后山家酷
贫,傅尧俞尝怀金以赠,见其词色不敢出。
又传其
于元符间为秘书正字,侍南郊,寒甚。
僚婿赵挺
之,熙丰党也,借以副裘,却之不衣,宁冻而死。
则
总179期第5期2002年9月
贵州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
Vol.179.No.5
September.2002
作者简介:龙延(1966)),男,湖南隆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典文学与佛学研究。
第5期陈师道与黄庭坚69
70贵州社会科学总第179期
第5期陈师道与黄庭坚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