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

方法抽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1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均为男性,观察组68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大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多支病变和左前降支病变等方面的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病变范围、程度等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做好相关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标签:绝经;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
在临床上,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

在当前,有大量研究资料指出,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和日趋年龄化的趋势,大大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1-2]。

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收治的68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立同期收治的男性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确诊为冠心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男性)和观察组(女性),对照组64例患者年龄在34~83岁,平均年龄(56.3±11.4)岁,观察组68例患者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64.1±7.6)岁。

1.2方法在清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根据”体质量(BMI)=体重(kg)/[身高(m)]2”的方式,为患者进行BMI测定;并在此条件下,采集患者静脉血样,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具体包括检测患者的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给予全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参照标准形式的Judkins法,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径路。

通过比照2个彼此垂直的投照体位对病变情况予以判断。

若冠脉内重要血管有50%以上或是第1级分支超过75%狭窄者,则确诊为冠心病[3]。

按照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为50%~74%、75%~89%和90%以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同时对冠状动脉病變支数进行计算,具体包括计算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并分别将对角支病变、钝圆支病变和后降支病变计入前三者,病变血管按照单支、多支进行计算。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材料采用(x±s)形式显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经研究发现,在年龄、体质量,以及SBP、TG、LDL-C、LDL-C/HDL-C、TG/HDL-C和FBG等几个方面,观察组分别为(64.1±7.6)岁、(26.5±
3.0)%、(145.1±25.2)mmHg、(
4.6±2.7)mmHg、(2.4±0.9)mmol/L、(2.7±0.9)、(2.6±1.7)和(7.1±3.4)mmol/L,对照组分别为(56.3±11.4)岁、(2
5.15±2.9)%、(131.4±20.1)mmHg、(4.0±2.4)mmHg、(2.1±0.6)mmol/L、(2.2±0.7)、(2.2±1.8)和(
6.3±3.2)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两组患者冠状病变情况的比较经研究发现,在多支血管病变、LAD和重度血管狭窄等方面,观察组分别为54例(79.4%)、48例(70.6%)和40例(58.8%)明显要多于对照组的46例(71.9%)、19例(29.7%)和33例(5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女性绝经后,其体内由于无法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导致机体缺乏保护,加大了年龄较大的女性患上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显著上升的趋势[3]。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在高龄、体重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多支血管病变、LAD和病变血管狭窄等情况要较对照组严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临床在诊治冠心病时,应对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高龄、体质量,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疾病予以足够重视;同时,由于LAD供应前间隔部位、左心室前壁等容易因梗死而导致左心室重构的情况,不利于预后,若临床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较多、较细的冠状动脉,且大多集中在LAD、LM,初步断定患者有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便起到有效防治的效果。

经本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病变范围、程度等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做好相关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章美华,黄海涛,李胜友.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5):1201-1202.
[2]屈志萍.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5,1.
[3]李华,刘祎秀.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杂志,2013,21(9):781-782.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