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7个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
导语:从古至今有不少关于孝顺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7个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孝顺故事
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

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地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

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

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

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

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

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

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国学大师黄侃的孝顺故事
国学大师黄侃,虽放浪形骸,却奉母至孝。

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和慈母将他抚养长大。

1908年,生母周氏病重,黄侃回到家照顾了六个月,母亲就去世了。

黄侃大恸,吐血不止。

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黄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请好友苏曼殊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这幅画成为他的随身宝物,一刻不离。

对慈母田氏,黄侃也是非常孝顺。

他在京鄂间千里来来去去,都是侍母而行,每次奉母出行,必随身携带一口棺材。

这口棺材是其父黄云鹤留给慈母的,本为黄父当年准备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给了慈母。

慈母去世后,黄侃悲痛欲绝,按照古礼服丧。

以后,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黄侃必率全家设供祭祀,伤恸不已。

▲许世友五跪慈母的故事
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

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
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勾结官府到处追捕他。

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投身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
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

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
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

不久,许世友便接来了年迈的母亲。

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随后当着数十名官兵的面,泪如泉涌,跪在了地上。

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快起来,
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
友却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您老就让我多跪会
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勤劳惯了的许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月,便住不下去了。

1959年春天,许世友思母心切,请假后起程返家。

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马上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直到母亲答应再也不去砍柴了,
许世友才起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