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青玉案教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 、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 虚景实写。
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梅川子烟黄时草,雨满。城风絮,
❖最后用设问句引出满腔“闲愁”。 “闲愁”连 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特有暮春烟雨 景色,又衬托词人黯然心境,写出闲愁的深广。 可谓亦情亦景、 亦比亦兴、亦虚亦实,浑融为一、 意味深长,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 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 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 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 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 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 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 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 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 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 诗集序》)
都是用某种意象来形容“愁”的性状。
➢而贺铸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把“闲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从 把握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 极口称赞说:“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 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全篇新警之句)
于是,作者开始清算自己的闲愁到底有多重, 遍地疯长的青草,笼罩在烟雾之中,迷茫无边; 纷纷扬扬的飞絮,乱舞长空;没完没了的黄梅 雨,纷乱如麻。这些叠加在一起,怎一个乱字 了得,把作者纷乱愁苦的心情,强烈的表达出 来,却又似不着痕迹。
赏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以“子建忽睹洛神”作比
“尘”由“凌波”而来
“直陈其事”写到词人看到心仪的女子,那 女子未能到横塘来,只好看她姗姗而去。 此 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 从平 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
赏析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自问自答
跨越时空的想象 目送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但”:犹言“仅”“只”。伊人未来, 我只有极目远望,目送她的芳尘离去。表 达了作者的留恋、遗憾之情。
“锦瑟华年谁与度”?
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 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 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 属虚构,又合实情。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 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 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点出盛年 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
• 运用了设问、博喻、排比、夸张的修辞。
• 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 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 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 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 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 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 以兴身世之可悲。
无限惋惜的笔调
心随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 肠句。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 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 写下断肠的诗行。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暗合《休上人怨别》: “日暮碧云合,佳人 殊未来”
自誉“彩笔”(神笔)
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
➢两个问句后面的两个回答,是全词的 两个最精彩的地方,给人留下非常深刻 的印象。
美人: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 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求而理想终究 不能实现,幽居穷处的苦闷。
那么这首悲歌,是士不遇的浩叹。
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3.兴中有比
➢单说结尾描写“闲愁”的几句“兴中 有比,意味更长”;
➢从词人有所寓意来看, 他借用美人香 草抒写政治感慨,继承了屈原作品的 “讽兼比兴”这一传统,可以说通篇都 是“兴中有比” 、“意内言外”,寄悲 愤于婉丽之中。
4.设问
➢词的上下两片,前半部都是叙述,后 半部各设一个问句,使人明显地感到了 词人那象江水一样不能平伏的情绪。
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丌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祖籍浙江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
贺铸 《青玉案》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 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
从表面看,词所写的是相思和闲愁, 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 纷。但从作者的遭际看,词中当有一 定的托意。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 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 不为世用。
1.化用前人诗句(隐括)
➢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 尘。”
➢锦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 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 “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 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 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
《宋史·文苑传》说他早年曾任武职,四十岁后转文职, 做过泗州通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下僚,胸 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祖籍浙江
终 悒生 悒不 不得 得美 志官
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 闾里” 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 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 无路请缨。词中包含的不仅是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 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创了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 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北宋词人大多是儿女情长, 英雄气短。唯有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日暮碧云合,佳人殊 未来”(《南史江淹传》)。
2. 博喻手法
➢此篇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清照云:“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继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之后进一步改变了词的 软媚情调,拓展了词的壮美意境。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 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 暇。”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飞云冉冉蘅皋暮”把奇幻的想象带回到“但 目送,芳尘去”的现实中来。天空中碧云缓缓流 动;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词人伫望既久, 望断云天。可望而不可及的佳人,引发了词人无 尽的惆怅。 ❖ 词人即使像江淹那样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的 令人断肠的感人诗句来,也难遣愁情。
• 虚景实写。
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梅川子烟黄时草,雨满。城风絮,
❖最后用设问句引出满腔“闲愁”。 “闲愁”连 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特有暮春烟雨 景色,又衬托词人黯然心境,写出闲愁的深广。 可谓亦情亦景、 亦比亦兴、亦虚亦实,浑融为一、 意味深长,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 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 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 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 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 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 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 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 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 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 诗集序》)
都是用某种意象来形容“愁”的性状。
➢而贺铸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把“闲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从 把握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 极口称赞说:“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 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全篇新警之句)
于是,作者开始清算自己的闲愁到底有多重, 遍地疯长的青草,笼罩在烟雾之中,迷茫无边; 纷纷扬扬的飞絮,乱舞长空;没完没了的黄梅 雨,纷乱如麻。这些叠加在一起,怎一个乱字 了得,把作者纷乱愁苦的心情,强烈的表达出 来,却又似不着痕迹。
赏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以“子建忽睹洛神”作比
“尘”由“凌波”而来
“直陈其事”写到词人看到心仪的女子,那 女子未能到横塘来,只好看她姗姗而去。 此 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 从平 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
赏析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自问自答
跨越时空的想象 目送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但”:犹言“仅”“只”。伊人未来, 我只有极目远望,目送她的芳尘离去。表 达了作者的留恋、遗憾之情。
“锦瑟华年谁与度”?
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 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 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 属虚构,又合实情。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 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 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点出盛年 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
• 运用了设问、博喻、排比、夸张的修辞。
• 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 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 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 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 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 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 以兴身世之可悲。
无限惋惜的笔调
心随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 肠句。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 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 写下断肠的诗行。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暗合《休上人怨别》: “日暮碧云合,佳人 殊未来”
自誉“彩笔”(神笔)
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
➢两个问句后面的两个回答,是全词的 两个最精彩的地方,给人留下非常深刻 的印象。
美人: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 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求而理想终究 不能实现,幽居穷处的苦闷。
那么这首悲歌,是士不遇的浩叹。
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3.兴中有比
➢单说结尾描写“闲愁”的几句“兴中 有比,意味更长”;
➢从词人有所寓意来看, 他借用美人香 草抒写政治感慨,继承了屈原作品的 “讽兼比兴”这一传统,可以说通篇都 是“兴中有比” 、“意内言外”,寄悲 愤于婉丽之中。
4.设问
➢词的上下两片,前半部都是叙述,后 半部各设一个问句,使人明显地感到了 词人那象江水一样不能平伏的情绪。
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丌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祖籍浙江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
贺铸 《青玉案》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 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
从表面看,词所写的是相思和闲愁, 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 纷。但从作者的遭际看,词中当有一 定的托意。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 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 不为世用。
1.化用前人诗句(隐括)
➢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 尘。”
➢锦瑟: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 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 “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 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 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
《宋史·文苑传》说他早年曾任武职,四十岁后转文职, 做过泗州通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下僚,胸 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祖籍浙江
终 悒生 悒不 不得 得美 志官
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 闾里” 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 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 无路请缨。词中包含的不仅是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 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创了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 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北宋词人大多是儿女情长, 英雄气短。唯有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日暮碧云合,佳人殊 未来”(《南史江淹传》)。
2. 博喻手法
➢此篇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清照云:“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继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之后进一步改变了词的 软媚情调,拓展了词的壮美意境。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 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 暇。”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飞云冉冉蘅皋暮”把奇幻的想象带回到“但 目送,芳尘去”的现实中来。天空中碧云缓缓流 动;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词人伫望既久, 望断云天。可望而不可及的佳人,引发了词人无 尽的惆怅。 ❖ 词人即使像江淹那样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的 令人断肠的感人诗句来,也难遣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