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织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广州搬家公司
【内容摘要】编织艺术有着独特的韵味,展现了超群的技术,饱含了民族文化气息。

在中国平面设计寻求本土特色发展之路的今天,其无疑可以提供丰富而宝贵的图形资源以借鉴。

因此,在现代创新背景下,懂得汲取其精华,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使之与现代设计、现代社会更好地共存。

【关键词】编织艺术包装设计图形文化传承
编织艺术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种利用多种材料与手工艺相结合来体现美的形式。

包装设计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艺术,为社会文明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并注入新的力量。

在各国文化交流更为密切的同时,包装设计也因民族文化交流呈现出多种形式,所以不能忽略本民族传统文化,应使之具有传承性,代表民族时代特征。

一、编织艺术与包装设计
(一)什么是编织艺术
古人将编织视为一种技术,更视为一种母与子、夫与妻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编织的是女人心。

“男耕女织”一词便是最贴切的体现。

如今,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编织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也因越来越丰富的材料种类成就了多元化的风格,并且在不断的创新中与现代生活节奏相融合。

(二)什么是包装设计
包装,最初的意义是指对产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而包装设计是为了让产品在受保护的同时看起来更加美观,增加消费者购买使用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实现商品价值。

这就要求现
代包装的目的从单纯地保护商品,演变成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销售的有力手段,从而肩负起更多的使命。

[1]
二、对编织艺术的了解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

据《易经?系词》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

海南省黎族的黎锦拥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

早在春秋时期,《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

中国编织工艺品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6大类。

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在编织过程中形成,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如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有的还运用布贴、刺绣、蓝印花布、绒绣等工艺,使之更为多彩。

三、对编织艺术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考察
(一)图形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编织纹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泛指竹、苇、藤、麻等编织物遗留在器物上的印痕以及摹拟这些印痕的装饰性纹样,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原始装饰纹样。

黎族织锦上的水波纹、藤条纹、彩虹纹、云雾纹、方块几何纹星月圆点纹、草树纹、竹林纹等图形资源也颇为丰富。

图形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信息,也可以加深读者对产品的认识与记忆。

对于这些传统图形纹案,人们不仅要继承,还需要化繁为简、推陈出新,并给予新的生命。

其是现代设计所借鉴的母体和原型,为无数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二)色彩的运用
颜色总能带来深刻的第一感受,是文字、图形、材质共有的属性,它的直观容易引起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色彩搭配如能恰到好处,无疑是给包装设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织品常出现的五彩色金、银、黑、白、灰等犹如世俗喧闹中的一丝恬静。

原始材料含蓄而有韵律的色泽总是静静地呈现着调和之中的典雅与朴素。

(三)材质性格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编织材料常用的是天然的包装材料,如木、藤、草等,丝绸也常常被用作包装材料。

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当属最简易的天然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不同,人们通过感官传递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除了方便分类和容易处理等功能性之外,包装本身也必须具有吸引力,拥有促成购买动机的附加值。

[2]不同的编织材料有着不同的气质。

根据材料设计包装或是根据包装造型寻找材料,无论何种方法,仍然殊途同归,材料始终是重要的设计元素,是包装的物质载体,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

因此,学会体会材料的性格,创作风格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材料的立体主义特性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不同材料经过编、织、绣、塑等创作后,会产生光滑与粗糙、紧密与蓬松、密集与稀疏、凹凸与平坦等丰富的肌理与视觉感受。

微小的凹凸效果、微小的鳞次栉比使编织艺术具有了不同于绘画、雕塑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立体的审美体验。

这些细小的视觉感受在包装设计中也属于材料带来的感官范畴。

四、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编织艺术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从艺术手法方面研究
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网状兜物,还是西安半坡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十”字、“人”字纹,无不表现出原始人类文明令人惊叹不已的手法与智慧。

从周、汉、唐、宋至明清两代,编织工艺从普及到深化,着实是一段璀璨的成长史。

(二)从图形元素方面研究
编织艺术延续至今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图形纹案有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特色及寓意。

无论具象还是抽象的图形图像都广泛运用在包装设计中。

(三)从思维方面研究
辩证统一是任何事物之根本,相信人们对编织艺术中本土文化元素的认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理性的程度。

(四)传承
在解决包装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最常用的方法,[3]应避免对经典编织纹样、肌理、图形、色彩等不求甚解而进行的肤浅拼合,编织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

把握好中国传统元素的精髓和本质,必能将中华的文化气韵在未来设计中表现出来。

包装设计需要探索,更需要回归。

设计不是凌驾于人类与自然之上,而是一种万物平衡的关系;不是流连于表面的绚烂多姿,而是更多地去平衡外在与内在,深入人类的思想之中。

让编织艺术成为包装设计中的创新点与回归点,作为民族文化结晶,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即便是在“和而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也一定经得起考验,这对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