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六中学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郑板桥诗中的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①鲜鱼
②粮
③湿苇
④垂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D
【点睛】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 为扎实做好2016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2016年3月份以来,四川宜汉县开展了宜汉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效果明显。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如果能实现交换则是商品,否则不是商品
B. 不是商品,因为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C. 是商品,因为生产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有价值则是商品
D. 不是商品,因为这样的商品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答案】B
【解析】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不具有合格的使用价值,故不是商品。

B项符合题意;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不具备合格的使用价值,无论买卖与否都不应该是商品,故A项说法错误;并不是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的产品都有价值,价值体现的是一
种交换关系,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所凝结的劳动是无效劳动,故C项错误;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不具有作为正常食品所应有使用价值,至于其他用处则偏离了本题讨论的主题,故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

3. 下列一定属于商品的是
①居民家中使用的自来水
②假冒伪劣产品
③待售的录有鸟鸣的磁带
④自种自吃的蔬菜
⑤废品
⑥塑化剂超标的洋酒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⑤⑥
【答案】C
【解析】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商品,一是从其含义上来判断,看其是否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二是从其基本属性上判断,即是否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居民家中使用的自来水需要花钱来买,待售的录有鸟鸣的磁带是用来交换的,故①③项属于商品;假冒伪劣产品、废品、塑化剂超标的洋酒不具有合格的使用价值,故②⑤⑥项不属于商品;自种自吃的蔬菜不是用于交换的,故④项不属于商品;正确选项为C。

4. 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A. 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一定要准确理解“跳跃如果不成功,为什么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主要是说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商品所有者的活动就是徒劳,不被社会承认。

因此这启示商品的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样才能顺利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A正确;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生产者得到的是商品的价值,失去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B错误;货币在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是现实的货币,C错误;货币在物物交换中只是起媒介的作用,不起决定作用,D错误。

故本
题答案选A。

考点:此题考查商品的属性。

5. 北京市郊铁路S2线是北京北站通往延庆县的市郊铁路。

过去由于票价高和距离县城较远,与直达延庆县城的919路公交车相比,不具有吸引力。

现在S2线票价大幅下调,新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S2线的客流量有较大增幅。

这表明
A. 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 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S2线的客流量之所以有较大增幅,是因为“票价大幅下调,新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其中涉及两个因素,一个是“票价”,一个是“服务”,前者是价值,后者是使用价值。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所以价格的高低不仅仅是反映了质量的优劣,B的说法错误;消费者购买商品讲求物美价廉,既关注商品的有用性,也关注商品的价格,C是片面的,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6. 海南黎族早期不通行钱币,流通的是真正的“通货”牛,交易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将手中的货物折算成“值
多少牛”这里的“牛”
①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②是货币的特殊表现形式
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④起着交换媒介物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这里的“牛”属于一般等价物,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着交换媒介物的作用。

①③④项符合题意;海南黎族早期货币还没有出现,故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7. 几年前北京某工程师花1000元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被多位酒商
争相购买而升值到税后1000万元。

材料中的1000万元
①从本质上看,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职能上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③从职能上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从本质上看,是一般等价物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1000万元货币,从本质上属于一般等价物,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④项符合题意;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货币的产生上来看的,不是从货币本质上来看的,①项错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8. 下列对一般等价物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的价值是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出来的
②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③它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④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它与货币的职能没有区别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故①项说法错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②③项符合题意;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一般等价物并不都是货币,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与货币是有区别的。

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9. 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③纸币本身有价值
④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④
【答案】D
【解析】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④项认识正确;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①③项说法错误;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0.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的使用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纸币的知识,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由于纸币制作成本较低,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最终能取代金属货币,②④符合题意;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是足值的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故①错误;纸币的发行和使用以政权为基础,因此,纸币的使用范围不及金属货币,③错误。

故选C。

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回答题。

11. 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 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
12. 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
致是
A. 下降10%
B. 上升10%
C. 上升30%
D. 上升50%
【答案】11. C 12. B
【解析】本题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与运用能力。

11. 题目中,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计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30÷15=2次。

故选C。

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12. 根据题目的表述,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则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1+20%)=2.4次,又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价格总额同样增加10%,即为30×(1+10%)=33,则可以计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3÷2.4=13.75,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15-13.75)÷13.75≈10%。

故选B。

13. 小李的父亲听说小李所学的《经济生活》中有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合算,还是以后进合算?”小李的正确回答应当是
A.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国外货物价格越高
B. 升值后合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物价格普遍降低
C. 现在合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外币,从而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货物
D. 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从而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之所以有利于进口是因为,外币贬值,同样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从而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物,故选项D 正确;选项AC判断错误;选项B判断错误,但是原因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D。

考点:汇率变动的影响
14. 信用工具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刷卡消费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这是因为信用卡
①是一般等价物,可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加速资金周转
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消费十分安全,方便信用管理
③能节约大量的现金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从而节省交易费用
④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信用卡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够方便购物消费,还能节约大量的现金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从而节省交易费用。

③④项说法正确;信用卡属于信用工具,不是货币本身,不是一般等价物。

①项说法错误;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但同样的安全隐患,需要的加强监管。

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15. 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

2013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897元,2014年1月3日为6.1039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出,外汇汇率下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A
图符合题意;B图不符合外汇汇率下跌条件,错误;C项反映汇率上升,出口增加,与题意不符;D项不符合外汇汇率下跌条件,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有利于进口商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外出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偿还外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

弊: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外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长期升值有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就业压力增大。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扩大就业、引进外资;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引进技术,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16. 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为7%,这意味着
A. 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 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C. 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
D. 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通货膨胀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A选项不选;通货膨胀的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这和民间借贷无关,B选项不选;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就可以得到: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X(1+通货膨胀率),即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万零7千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万零五千,所以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本题选D。

考点: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
17.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

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星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移动支付的出现,将会减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排除;④说法错误,移动支付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货币流通规律
【名师点睛】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依据。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但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8. 假设2015年8月1日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率为1:6.15,从市场走向来看预计2016年2月起人民币升值3%,2015年8月,李先生手中持有人民币43020元,到2016年2月1日李先生手中的人民币大约可以兑换美元。

A. 8604
B. 690
C. 8600
D. 686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假设2015年8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比率为1:6.05,从市场走向来看李先生预计2016年2月起人民币升值3%,”可知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兑换美元比例为1:5,2016年2月李先生可兑43020÷5=8640美元。

故本题答案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汇率的计算
2015年1月10日,世界顶级豪华轿车厂商劳斯莱斯公布数据显示,该公司2015年全球销量为3575辆。

据报道,一辆劳斯莱斯售价至少要155万元人民币,有的车型更是高达1000万元以上。

据此回答题。

19. 豪华汽车厂家制造“天价”豪华车的方法之一,在于生产能力只能小不能大,全球限量生产。

这些厂家这样做是因为
A. 供求影响价格
B. 价值决定价格
C. 劳动生产率低
D. 不懂得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20. 豪华汽车厂家制造“天价”豪华车的方法还在于,人力可以实现的就坚决不用自动化,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天然材料。

手工制造的部分越多,使用天然材料越多,车就越值钱。

厂家的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A.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背价值规律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C. 劳动生产率越低,商品价值量越大
D. 价值最终决定价格
【答案】19. A 20. D
【解析】本题以世界顶级豪华轿车厂商劳斯莱斯的营销数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9. 豪华汽车厂家制造“天价”豪华车的方法之一,在于生产能力只能小不能大,全球限量生产。

这些厂家这样做想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拉高豪车的价格,故A选项入选。

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20. 题目中,手工制造的部分越多,使用天然材料越多,车就越值钱。

厂家的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价值最终决定价格。

故D选项入选。

A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B选项表述错误,不能违背价值规律。

C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

点睛: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其表现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1.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这是因为它们生产同一商品的
A. 劳动积极性不同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
D. 产量不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同一商品的价格相同,但有人赚钱,有人亏本,并不是劳动积极性不同,而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格相同,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而不是不同,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价格相同利润不同,说明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产量大小与劳动生产率不等价,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个别劳动生产率
22. 我国彩电企业经过竞争发展初步实现了优化重组,涌现出长虹、创维、海尔等一大批知
名品牌,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这些彩电生产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会使该企业
①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彩电数量增多
②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彩电的价值总量增多
③生产彩电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④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会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在同一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名师点睛】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图示如下
23. 漫画《为何贵》中,蔬菜价格之所以贵,是因为
A. 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B. 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C. 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蔬菜
D. 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A错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D错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C错误;温室里的蔬菜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大,故价格高,B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此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

24. 假定某件商品的价格是60元,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假定生产它的原材料价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也不变化,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②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减少一半,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③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增加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④如果某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120元
A. ①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降低一半。

①项符合题意;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减少一半,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15元,②项错误;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增加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60元,③项错误;如果某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在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量变化的情况下,则该件商品的价格无法判定。

故④项不选;正确选项为A。

25. 2013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
3.2%,为10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 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 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 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A说法错误;防止物价过快上涨,需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存贷款利率是可行的措施,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达到稳定物价的
目的,B正确;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的生产规模无关,C错误;发行国债,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消费需求会增加,不利于物价下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防止物价上涨的措施,采用排除方法。

26. 2014年12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195元;2015年1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296元。

这表明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有利于中国商品对美的出口
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有利于美国商品对华的出口
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美国人来中国留学
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人到美国旅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汇率及变化对进出口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在9月18日1美元=人民币6.3607元,10月18日1美元=人民币6.3492元,1美元兑换人民币减少,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美元贬值,因而有利于美国商品对华的出口①错误②正确,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③错误④正确。

D正确
考点:外汇与汇率
27.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52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728元
B. 800元
C. 1040元
D. 1552元
【答案】B
28. 人没有付出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础。

下列有关等价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