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突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 (基础过关) (
北京 171 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 U
形管压强计来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当把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一定深度时,
U 形管两边液面会产生一定的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 图所示(图甲、乙、丁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 盐水>水 ,图中的三条虚线分别代表同一 水平线,以下各空请填入正确的答案序号) .
图 10
【例9】 (能力提高) 如图所示, 容器重为 G1, 放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内盛有重为 G2 的液体. 若用 N1 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 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 N1 和 N2 应满足 ( ) B. N1 > G1 G2 , N 2 > G2 D. N1 = G1 G2 , N 2 > G2
【练7】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 21 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 压强计两液柱的液面高 度情况。 序 液体 号 1 2 3 4 盐水 水 深度 h(mm) 30 60 90 90 压 强 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mm) 186 171 158 154 214 229 242 246 28 58 84 92
教学 建议
注意压力压强的求解顺序 对于固体而言先压力后压强,即先确定压力的大小,再求压强的大小: 对于液体而言先压强后压力,而只有先求出压强的大小,才能求压力的大小
一、例题解析
【例1】 (基础过关)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a 点所受的压强是 200Pa B. b 点所受的压强是 200Pa C. a 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为 1: 4 D. b 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为 4 : 5
向下 向下 向上
7.5 5 8
12.5 15 12 数据 (选填序号) , ; 数据 (选填序号) , ; 数据 (选填序号) , ;
(1) 问题 1: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应该分析表中的 得出的结论是 (2) 问题 2: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应该分析表中的 得出的结论是 (3) 问题 2: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方向的关系, 应该分析表中的 得出的结论是 (4)在本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了 科学研究方法。
10N / kg )
【练6】 某实验小组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分析表中的数据, 完成下列问题: 橡皮膜 实验序号 研究对象 深度/cm 1 水 4.5 向上 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cm 7.5 液面高/cm 12.5 压强计左 压强计右
2 3 4
水 水 煤油
4.5 9.0 4.5
C A B
【练2】 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不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 )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物理·东朝崇·第 4 讲·提高·教师
【练3】 两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满水和酒精,则杯底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应该是( A、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C、压力不相等,压强不相等 B、压力相等,压强不相等 D、压力不相等,压强相等
甲>乙>丙,p甲>p乙>p丙 甲<乙<丙,p甲>p乙>p丙
【例3】 (能力提高) 如图所示的甲、乙试管内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乙两 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应是( A P 甲>P 乙 ) C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
B P 甲=P 乙
【例4】 (基中,做了如图所示的五次实 验。 (1)比较图(a),图(b),图(c)三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是 (2)比较图(a),图(d)二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是 (3)比较图(d),图(e)二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是 。 。 。

四个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大小关系是…………………………………( A. p 甲>p 乙>p 丙>p 丁, B.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
C.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D.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② 若四个容器重量相等,则这四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和压力大小关系是…… ( A. p 甲>p 乙>p 丙>p 丁, B.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
计算公式:P=__ρgh ____

有关。
(注意事项)
本讲 精华 总结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____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体面保持相平。 应用:_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_________。
2、液体压强决定因素: 甲 乙 若 h 甲〉h 乙
(1)根据
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 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根据图乙、丙可验证: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3)根据图乙、丁可验证:在同一深度,液体的 (4)若在图
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的 U 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例6】 (能力提高)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例2】 (基础过关) (
十一中学) 甲、 乙、 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已知 a、b、c )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 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 p甲<p乙<p丙 B. C. D.
甲<乙<丙,p甲<p乙<p丙
【例11】 如右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M,N 两点到量筒底部 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液体的压强 pM 和 pN 的关系是( A.pM>pN B.pM<pN C.pM=pN D.无法判断 )
二、练习题
【练1】 如右图所示,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液体在 A、B、C 三点产生的压强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
液体压强难题突破
重点 难点 本节 需掌 握知 识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对压强公式的理解。液体压强的公式又表明压强只跟深度和密度有关,跟液体总重没有关系。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2、常识性了解连通器的原理(会分析有关问题) 3、测量仪器——压强计(了解) 1、液体压强特点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重力_____的作用,且液体具有_流动性____而产生的。 ①液体对盛放它的容器的__底______和_____侧壁____有压强。 规 ②液体内部_____向各个方向_________都有压强。 ③液体压强随__深度的增加_______而增大。
(1)分析表中序号为 1、2、3 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 比较表中序号为 3、4 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 有关。
(2)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 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要改变探头橡皮膜的_______。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 3、4、5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 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例7】 (基础过关)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形状、大小均不相同的容器,容器的底面积 均相同,若在各容器内倒入相同高度的水,则
液 体

④在同一深度内,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相等__。 ⑤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__液体密度______有关。 ①适用范围:___液体压强_____________。 ②其中 h 是指:_从自由液面到研究点的竖直高度。 ③液体压强 P 只与__液体密度__和___深度_____ ④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A. N1 G1 G2 , N2 G2 C. N1 < G1 G2 , N 2 = G2
【例10】 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对地面积相同,装相同
物理·东朝崇·第 4 讲·提高·教师
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B.乙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大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练4】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形状如图所示。倒入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后,容器底面所受压力最 大的是( A、容器 A C、容器 C ) B、容器 B D、都一样
【练5】 如图所示,容器底面积为 1dm2 ,容器内装有水,根据图中所给的 条件,求容器中 A 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容器中 B 点受到 (g取 水的压强为_____ Pa ,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 N .
C.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D. p 甲=p 乙=p 丙=p 丁, F 甲>F 乙>F 丙>F 丁
【例8】 (能力提高)图 10 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 s 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 质量为 m1、底面积为 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 ρ、质量为 m2 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 h, 则( ) A. 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 ρg s1h B. 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 ρgh C. 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 D. 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 s
【练8】 (
西城二模)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所举的事例中,不是利 )
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练9】 (
首师大附中)如图所示为三个容器组成的连通器,待三种不相溶液体不流动时,液面高
度有所不同.则三个容器中液体对连通管底的压强 p A ___ pB ___ pC ;三容器中液体密度 A ___ B ___ c
则 P 甲>P 乙
则 P
甲>P 乙
h甲 = h乙
若 甲 乙
3、求固体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应先求压力 F G总 ,然后由公式 p=F/S 求压强。 求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先由公式 p=ρgh 求压强,然后由公式 F=pS 求压力。 4、p=ρgh, 推导过程:p=F/S=G/S=mg/S=ρgV/S=[ρg(Sh)]/S=ρgh (定义公式:p=F/S 该式对固体、气体、液体压强都适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