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罐在维修时的火灾、爆炸事故树
油罐维修时火灾爆炸事故树
事故树分析步骤:
(一层)(1)确定顶上事件——“油罐维修时的火灾爆炸”。
(二层)(2)调查火灾爆炸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油罐内存在油气”和“火源”。
这两个事件不仅要同时发生,而且必须在“达到油气爆炸极限”时,火灾爆炸事件才会发生,因此,用“条件与”门连接。
(三层)(3)调查“油罐内存在油气”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罐内有油蒸汽”和“罐内有存油”。
这两个事件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则“油罐内存在油气”事件就会发生。
因此,用
“或”门连接。
(4)调查“油气达到可燃浓度”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油气存在”和“库区内通风不良”。
“油气存在”这是一个正常状态下的功能事件,因此,该事件用房形符号。
“库区内通风不良”为基本事件。
这两个事件只有同时发生,“油气达到可燃浓度”事件才会发生,故用“与”门连接(三层)。
(5)调查“油库静电放电”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同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静电积聚”和“接地不良”。
这两个事件必须同时发生,才会发生静电放电,故用“与”门连接(四层)。
(6)调查“人体静电放电”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化纤品与人体摩擦”和“作业中与导体接近”。
同样,这两个事件必须同时发生,才会发生静电放电,故用“与”门连接(四层)。
(7)调查“静电积聚”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油液流速高”、“管道内壁粗糙”、“高速抽水”、“油液冲击金属容器”、“飞溅油液与空气摩擦”、“油面有金属漂浮物”和“测量操作失误”。
这些事件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就会发生“静电积聚”。
因此,用“或”门连接(五层)。
(8)调查“接地不良”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
系。
直接原因事件:“未设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和“接地线损坏”。
这3个事件只要其中1个发生,就会发生“接地不良”。
因此,用“或”门连接(五层)。
(9)调查“测量操作失误”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
直接原因事件:“器具不符合标准”和“静置时间不够”。
这2个事件其中有1个发生,则“测量操作失误”就会发生。
故用“或”门连接(六层)。
显然,储罐维修时的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一是储罐内存在油气;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火源,火源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使用非防爆工具、非防爆电器或电器防爆设施损坏的电火花、使用能产生静电的用具、施工时的摩擦火花、雷电火花等,因此,要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产生,必须从清除罐内油品、降低罐内油蒸汽和控制火源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维修施工期间,施工油罐与其他运行油罐间应作好安全隔离措施。
2、油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见图2.2)
因素共同构成的。
要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首先要控制油品泄漏,其次,危险区域禁止出现火源。
五、典型风险事故树分析
1 变电所的触电伤害
触电伤害是电能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电击和电伤两种形式。
前者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破坏人体功能及引起人体内部组织损害;后者是电流的热效应等对人体皮肤造成的伤害。
事故经验表明,绝大部分触电伤害都属于电击伤害。
事故树分析如下图5.1。
T
图5.1 高压电击伤害事故树分析
通过事故树分析,基本事件X9结构重要系数最大,是检修作业时发生电击伤害的最主要因素;基本事件X1、X2 、X3 、X4 ,是单事件的最小割集,也是发生电击伤害的主要因素。
首先,按规范完善高压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包括带电体的对地距离、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带电体与其他物体的距离;其次,要完善对高压带电体的隔离防护设施,如对高压开关的隔离防护,可在隔离围栏门上加电磁锁并与高压开关连锁,只有当电磁锁锁好后开关才处于导通状态。
对于检修作业时带电体可能存有的残留电荷及误送电现象,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对于线路反电现象,应请有关部门对线路进行核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过对该变电所的现场检查,人员持证培训、“挂接地线”、“电动设备可靠接地”、“使用漏电保护器”、“验电”等安全保障措施或手段较为齐全,能够预防事故发生。
建议:
⑴防止“误登带电设备或错入带电间隔”事故的各种安全警示标志较为欠缺。
⑵重视人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员工精神不集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身体或心理疾病等)、工作技能差(培训不到位、程序或指令的误解等)、指令错误等可导致误操作,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因此,合理的倒班工作制度、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协调的人际网络、适宜的工作背景如声、光等)、严格的培训效果评价、严格的程序与指令审批及执行力度等是十分重要的。
⑶重视监测工作:岗位巡检、定期安全检查,关键设备仪器接地与保护装置的按期监测,可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⑷现场检查发现,变电所的安全管理落实不严,建议值班人员应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2 泵房火灾事故
图5.2 泵房火灾爆炸
显然,输油泵房的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二个。
一是泵房内的油品泄漏,二是泵房内存在火源,油品泄漏的结构重要度与火源的结构重要度相同,因此,事故的十二基本事件都应予以同样重视。
3 机泵的机械伤害
当人员对机泵进行检查和维修时,由于人员误接触转动部位或检修时设备误启动及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的违章,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可用事故树进行分析(见图5.3)。
图5.3 机泵机械伤害事故树
显然,发生机泵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运行操作和检查中的伤害,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设备的保护设施不合格或损坏及人员进行设备检查和操作时的违章;二是设备维修时的伤害,其主要的原因是工用具的违章使用和维修时操作人员不按维修程序进行。
要控制上述事故的发生,应对14个基本事件引起同样重视。
4 锅炉超压爆炸
锅炉在运行时,由于人员未及时进行调整或仪表失灵造成压力增大,同时安全附件失灵或锅炉设计制造存在缺陷造成爆炸事故。
可用事故树进行分析(见图5.4)。
通过分析,找出了锅炉发生超压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制造质量差,其次是安全阀失灵,再有就是压力表失灵和工作失误造成。
预防锅炉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是:
⑴设计制造必须附合国家标准,有足够的强度与合理的结构。
同时要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内、外部检查、检验。
⑵要经常保持安全阀、压力表灵敏可靠。
⑶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工作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巡回检查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三、消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事故树分析
当消防系统中的电源故障、消防泵故障、水源问题及泡沫系统的故障等因素,可能造成消防系统工作的不正常。
可用事故树进行分析(图3.1)。
显然,发生消防设备工作不正常事故的因素有四个,一是动力系统故障,二是水源问题,三是泡沫系统故障,四是喷淋系统故障。
要确保消防系统正常工作,必须从动力系统、水源、泡沫和喷淋系统四
个方面考虑。
做到水源有保障,动力系统完好和泡沫、喷淋系统无故障。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