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九年级全册《8.5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中化学
重点知识精选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设计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第节课课型:
课题: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协作能力比较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的基本性质。
只是在借助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
综上分析,安排本节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建议:
建议进行本节实验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可借助下面的情景素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目标:
1、培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能安全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pH计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烧杯洗瓶表面皿药匙镊子火柴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点滴板白瓷板(pH计或数字传感器)
药品:溶液样品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生锈的铁钉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氧化铜锌粒镁条洁净的铁钉石灰石碳酸钠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
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
该同学的结论对吗?学生分析素材内容,思考并讨论
素材中发现的问题
用任务驱动学生的
探究欲望
若有条件将实验背
景拍摄成视频的形
式,更有助于激发
兴趣、提高发现问
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
“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
应”的结论是错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板书课题: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猜想假设:
溶液样品可能呈酸性
可能呈中性
引出本节课的探究
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归纳利用到的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学生的方案
板书制定计划:
先独立设计方案,
然后小组讨论
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汇报方案:
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
②碳酸钙看是否有气泡
③碳酸钠看是否有气泡
④石蕊看是否变红
⑤ 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⑥氧化铁看是否溶解
⑦氧化铜看是否溶解
⑧氢氧化铜看是否反应……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
方案的能力和协作
能力
培养学生对方案的
甄别能力和可行性
的分析论证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进行实验
各小组根据对方案的初步分析,
利用提供的仪器,自选方案任选
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
实验中将不同的方
案进行对比
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评价
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利用传感器或pH计对溶液样品进行测量得出结论
溶液样品呈酸性,并验证原来猜
想是否正确
借助数据增强实验
说服力,让学生感
受科技的发展,同
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引导学生对从现象是否直观、药品是否廉价、试剂是否环保、操作是否简便、思维是否创新等角度对各种方案评价。
交流评价
讨论并评价实验探究方案 激发学生的评价激情,培养学生评价意识。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探究过程 中异常或偶然现象、反思利用到的实验原理的优劣。
反思提升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
多,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 2、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
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它的性质 是哪种粒子体现的?若原实验用 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 决吗?为什么?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从规范实验操作和优化实验原理的的角度反思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溶液是否呈碱性 板书
拓展延伸
按刚才探究历程,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某溶液是否呈碱性
巩固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历程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希望同学们发扬这种“大胆猜想、小 心求证”态度,在化学王国里飞的更高、更远。
板书设计: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要探究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内涵。
变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为主动积极的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完成知识的探究。
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在引导学生对方案的评价上,怕耽误时间,还不能放开手
脚。
二是,在学生实验操作中,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甚至错误操作,还不能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
附件: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1、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和巩固酸的有关性质。
探究准备
1、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台上提供的自选。
2、实验药品:溶液样品,其它试剂自选。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可不填满,也可另加横线)
方案①;方案②;
方案③;方案④; …… 【进行实验】
选用的试剂实验现象(或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获得结论】
溶液样品呈性。
我的猜想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反思交流】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刚才的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
2、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它的性质是哪种粒
子体现的?若实验用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决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
按刚才的探究历程,设计方案来检验某溶液是否呈碱性。
【设计方案】(可不填满,也可另加横线)
方案①;方案②;
方案③;方案④; …… 【进行实验】
选用的试剂实验现象(或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获得结论】
溶液样品呈性。
【反思交流】
你的实验探究过程顺利吗?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要与同伴分享?有哪些教训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
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