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考试自学考试
《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社会的规范主要是(C)
A.道德
B.宗教
C.习惯
D.法律
2.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A)
A.劳动者
B.公民
C.法人
D.非法人组织
3.根据行政立法的内容,可以把行政立法分为(A)
A.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B.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C.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
D.部门立法和跨部门立法
4.我国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称为(B)
A.规定
B.条例
C.决定
D.办法
1
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
A.恢复原状
B.赔礼道歉
C.罚金
D.罚款
6.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施行时间是(B)
A.1999年4月29日
B.1999年10月1日
C.2000年1月1日
D.2001年10月1日
7.我国票据法规定,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8.本票和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中相同的一项是(D)
A.付款人名称
B.收款人名称
C.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D.确定的金额
9.下列属于票据法律关系中非基本当事人的是(A)
A.背书人
B.出票人
C.付款人
D.受款人
10.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抽查对象的产品是(D)
A.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B.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工业产品
C.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2
D.一般日常用品
11.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于专门用于生产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的产品的原辅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可以行使(B)
A.现场检查权
B.没收权
C.调查取证权
D.查阅账薄权
1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时限是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C)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1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是(A)
A.商品存在缺陷的
B.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
C.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的
D.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D)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3
1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的核准机关是(B)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1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在受理后(A)
A.20日内审结
B.30日内审结
C.60日内审结
D.90日内审结
17.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D)
A.1982年3月8日
B.1989年8月1日
C.1989年10月1日
D.1991年4月9日
18.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的是(C)
A.审判公开原则
B.二审终审制原则
C.辩论原则
D.保证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B)
A.对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B.对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
C.对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D.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
20.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A)
A.鉴定人
B.原告
C.被告
D.第三人
2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D)
A.原告承担
B.人民法院承担
C.人民检察院承担
D.被告承担
2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经审查,应当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B)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2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C)
A.50元以内的罚款
B.50元至80元的罚款
C.50元至100元的罚款
D.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24.我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时间是(A)
A.1997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5年
25.下列属于联合国的发起国的是(C)
A.韩国
B.泰国
5
C.中国
D.越南
26.国际法院必须由多少个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B)
A.10个
B.15个
C.20个
D.30个
27.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D)
A.经济关系
B.涉外经济关系
C.民事关系
D.涉外民事关系
28.关于“人的能力适用其本国法”的规定属于(C)
A.重叠性冲突规范
B.单边冲突规范
C.双边冲突规范
D.选择性冲突规范
29.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A)
A.婚姻缔结地法
B.我国婚姻法
C.该外国人国籍所在国法
D.该外国人住所地法
30.在国际私法中通常把冲突规范的前一部分叫做(B)
A.系属
B.范围
C.连接点
D.准据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6
31.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BD)
A.适用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条文
D.法律后果
E.法律原则
3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C)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批评建议权
E.取得赔偿权
33.我国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CE)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保险利益原则
D.等价有偿原则
E.最大诚信原则
3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的“三包”义务有(BCD)
A.包送
B.包修
7
C.包换
D.包退
E.包赔
35.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证据的有(ABCDE)
A.书证与物证
B.视听资料
C.证人证言与当事人陈述
D.鉴定结论
E.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渊源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37.人格权是指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

公民依法享有这种资格的权利就是人格权。

38.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39.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工作相采取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的诉讼活动。

40.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
8
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广义的条约指不论以何种名称成形式出现的国际法主体间达成的国际协议。

狭义的条约仅指以条约为名称的协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法律概念的功能。

(1认知功能。

法律概念帮助人们认知各种同法律相关的情况,了解哪些是同类的和哪些是不同类的。

(2构成功能。

法律概念是进行法律判断以及构建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材料,正如我们平常用一般概念构建话语那样。

(3规范功能。

在法律有缺漏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运用法律概念,从法律原则中引申出法律规则,对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

42.简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

(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5实行计划生育。

43.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1犯罪客体体现犯罪的本质,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不体现犯罪昀本质,不决定犯罪的性质。

9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则并非每一犯罪都具有。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同一犯罪客体可以由不同的犯罪对象体现出来,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

(5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44.试述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1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起来的国家政权机关。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或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在人民监督下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在总结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10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王甲因病去世。

王甲育有一子王乙和一女王丙。

而王乙已先于王甲去世,王乙之子王丁尚年幼。

问题:王丁能否继承王甲的遗产?为什么?
(1王丁可以继承王甲的遗产。

(2这是一种代位继承现象。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
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有权继承其父或母应继承的财产份额的一种制度。

46.某甲投毒杀害某乙,在某乙服了毒药后,某甲幡然悔悟,主动给某乙服用解毒药物,使之脱离了危险。

问题:某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对其应如何处理?
(1某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2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
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另一种是虽然已经实施完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是在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此案中属于第二种。

(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
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