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新部编本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历史过程,及文天祥抗元的史实。
知道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辖地的基本史实。
理解行省制度设置的重要意义和元朝民族融合的实质。
2、能力培养
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做出正确评价,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元朝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②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③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蒙古的统一,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师: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草原、蒙古包、奶茶、牛羊……
师: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作出过哪些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开课本到66页)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出示课题)
讲授新课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课件板书)
师(讲述):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很早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多数过游牧生活,称为“毡帐中的百姓”。
12世纪时,蒙古各部加强了同邻近各民族的经济联系,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那么蒙古草原上是不是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
师:我们来看《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
(课件展示)
生(齐读):“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
师:想一想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局面?
生:蒙古各部为了争夺人口和财富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场面。
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师:在这种形势下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摆脱战乱,结束分裂,实现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充分联想)
师: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是谁帮助他们实现的?铁木真,尊称成吉思汗。
(展示“成吉思汗像”)看66页注释1.他是哪个政权的大汗?
生:蒙古国。
师:这就是铁木真的最大功绩。
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蒙古各部?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本P67
第一、二段文字。
生:蒙古草原的长期分裂,使得人们苦不堪言,他们渴望统一。
成吉思汗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成吉思汗在困境中,形成了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坚定的信念。
(意志品质)
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当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称呼他什么?——“一代天骄”
师(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除了西征,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外,还南征最终统一了全国。
是成
吉思汗统一了全国吗?
生:不是,是他的孙子忽必烈。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课件板书)
师:(展示《金与南宋对峙图》)蒙古首先灭西辽,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不得不由他的子孙来完成。
继续展示蒙古灭西夏、金,一直到灭大理,形成了对南宋的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继承了汗位,忽必烈与他祖父成吉思汗一样,也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
11年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
为什么会推迟3年?
生:因为有南宋人民的抵抗。
师:其中以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的事迹最为突出。
你知道文天祥的故事吗?
生(介绍):文天祥才华出众,考取过状元,元军南下进攻临安时,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他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最后被杀害。
师:但如果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那就必须了解他那首《过零丁洋》,其中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句是
师生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谁能说出这两句诗的含义?
师: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文天祥的事迹如此伟大,我们可以称他民族英雄吗?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师:元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作用呢?
生:它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了元明清长达600多年的大统一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师:(回顾与小结)像元朝这样:结束长期的大分裂,实现大统一局面的封建王朝还有哪两个?
生:秦朝和隋朝。
师:强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对,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
师(过渡):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元朝的疆域也达到了最大。
教材p3、p25隋朝、唐朝,我们发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说一说)元朝也是当时世界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面对疆域如此辽阔的国家,元世祖在政治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辖?(回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
生:实行行省制度。
师:行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生:①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进行管理;共11个行省。
元朝还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③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回顾汉藏两族的关系)唐朝时,藏族的前身吐蕃人的部落日益壮大,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入藏表明汉藏两家的友好。
到了元朝时,西藏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④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和澎湖列岛的管辖。
(师生一起回顾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元朝的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三国时称夷洲,当时台湾高山族就与东南沿海的汉族有着密切往来,公元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师:可见,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痴心妄想,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海内外华人所不容许的。
师:同学们知道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有什么意义吗?
生讨论后总结:(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
)
元朝实施的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
师:看图1分钟,上来(拖一拖)。
师:政治上的稳定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蒙古族本是游牧民族,初入黄河流域的蒙古贵族,夺取大片农田,改做牧场,使黄河流域的农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激化了民族矛盾,威胁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元世祖为政开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谁能根据教材归纳出来?
生:a.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b.治理黄河c.推广棉花种植d.开凿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e.开辟海运
师: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使元大都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它了”——《马可·波罗行纪》由于经济的繁荣和海外交通发达而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的《马可·波罗行纪》盛赞中国富庶与文明,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大都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中国的葱油饼——意大利的比萨
师:元大都人口众多,有四五十万,它的粮食及其他物质供应都依靠江南,
师:依靠江南呢?
生: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繁荣富庶。
师:靠什么途径?主要通过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几百年过去了,有些河段年久失修,多处淤塞)新修了两段;通惠河和会通河,联通了原有的运河,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请同学看图,比较两条运河的异同。
元朝统一和巩固,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不断壮大。
我们大家庭又添了一个新成员。
展示四张图片,哪个民族?(回族)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课件板书)
师:提问: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流动好还是不好,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先看书再回答,表现在四方面:(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
师:特点: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从而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课堂小结:知识树
板书设计:
行省制度
蒙古的兴起—统一蒙古—统一全国—民族融合
社会经济的发展
反馈检测
课外拓展
我们知道的有关蒙元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