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2追寻守恒量--能量功学案 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__能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找寻守恒量-能量一.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定位很重要,既不是讲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是讲人们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主要是让学生感觉和领会关于守恒量的认识和研究过程。
经过教课使学生初步建立能量转变与守恒的看法,同时经过展现自然、生活和生产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能量转变与守恒的广泛性。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认识守恒解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能量守恒。
本节课意在启示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物理守恒思想的种子。
二.教课背景解析:教课内容解析:“找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 必修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第 1 节 , 与旧教材对比,本节着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重视视学生的体验,所以讲堂上我采纳了“研究与体验式”教课模式。
本节课主假如看法性教育的内容,它是后边几节课中波及动能、势能、机械能等看法的基础,所以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系统中,本节是一个新的初步,拥有引领作用。
此外从认识论的角度,主假如使学生领悟找寻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也是物理学家们的不懈追求。
学生状况解析:纵观课程标准和教材,不难发现本节课知识点抽象,关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固然他们已经在初中学过动能、势能和能量等看法,但对能量没有完好的知识网络,特别对守恒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刻,用能量的方法解析问题还不太清楚,经过本节课的教课帮助学生逐渐的成立这类思想。
教课目的解析:(一)知识和技术1.认识动能和势能的看法。
2.领悟能量转变,变中有恒的思想。
3.会解析生活中相关能量转变的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1.经过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单摆实验,领会找寻守恒量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感知事物自己存在的规律。
2.经过对生活中数目守恒、质量守恒的例子解析,培育学生类比能力和知识迁徙能力。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找寻守恒量” ,使学生领悟找寻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建立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
2.经过实例,进一步领会守恒的基础性、广泛性和重要性。
高中物理第七章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7.1 追寻守恒量问题:支撑两个小孩能够坚持找到最后1颗棋子的信念是什么?小结:棋子的总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说棋子的数量是守恒的。
案例2:自来水公司抄表员最近发现,某小区一单元楼的自来水管道的总表读数和各住户家中分表读数总和不一致。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问题:支撑你们提出这些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流过管道总表的水的总体积和单元楼内消耗的水的总体积是守恒的。
案例3:装有沙子的A、B两个小烧杯,将A中的沙子再倒入B中一些。
两个烧杯A、B和沙子的总质量如何变化?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给出各种想法。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义理论,学生在对生活案例的认识过程中完善自己对守恒量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数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体积的守恒。
问题:支撑你们有这种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在上述过程中,A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减少,B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增加,但A、B两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案例4:化学反应方程式问题:我们依据什么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小结:我们需要根据原子数守恒、电荷守恒来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总结:由此可见,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某些量总是保持不变的,这种现象叫做守恒。
守恒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守恒量呢?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质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化学中原子数和电荷的守恒。
引用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强调追寻守恒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结:自然界中物质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守恒现象就是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发现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而寻找守恒量也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追寻守恒量既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和能概念总览2.机械功(功)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1、符号:W(w ork)2、单位: J(J oule焦耳).3、大小:①W:某个力做的功;②F:力;③s:位移(以地面为参考系的位移)④: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4、方向:标量,无方向详解:1、使用条件:力F是恒力2、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①当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③当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由于它们作用的对象不同,故位移关系不能确定。
因此,作用力做功时,反作用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数值上也不一定相等。
4、编者的理解:某个力做的功等于这个力与位移的乘积,乘以这个力与位移之间夹角的余弦值。
研究某个力做的功即研究这个力对物体的运动是促进或是阻碍,与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5。
合力做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实例:1、合力做的功,等于合力与位移的乘积,乘以合力与位移之间夹角的余弦值2、摩擦力做功,等于摩擦力与位移的乘积,乘以摩擦力与位移之间夹角的余弦值。
3、分析摩擦力做功严格按照功的公式进行分析,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接触面的运动,而不一定阻碍相对地面的运动,而做功公式中的位移是相对地面而言,所以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3。
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__能量2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1 追寻守恒量——能量2 功[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物理观念]理解势能、动能的概念,理解功的概念. 3.[科学思维]掌握W=Fl cos α的适用条件,会用它进行计算.(重点) 4.[科学方法]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的总功.(重点、难点) 5.[科学方法]掌握变力功的求法.一、追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探究过程将小球由斜面A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斜面B上现象小球在斜面B上速度变为0时,即到达最高点时的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结论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量叫作能量或者能.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4.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二者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二、功和功的公式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因素(1)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3.功的公式(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Fl.(2)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W=Fl cos α,其中F、l、cos α分别表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3)各物理量的单位: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W的单位是N·m,即 J.三、正功、负功、合力的功1.正功和负功α的取值W的取值含义α=π2W =0 力F 不做功 0≤α<π2W >0 力F 对物体做正功 π2<α≤π W <0力F 对物体做负功 (或说成物体克服力F 做功)2.总功的计算(1)方法一: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 总=W 1+W 2+W 3+…+W n .(2)方法二:求几个力的总功时,也可以先求这几个力的合力,再应用功的定义式求合外力做的功,即为总功.W 合=F 合·l cos α.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也发生了位移时,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 (×) (2)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为零.(×)(3)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但推车者累得出汗时,可以说推车者对汽车做功了. (×)(4)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 (5)力F 1做功10 J,F 2做功-15 J,力F 1比F 2做功少.(√)2.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停下来的高度为h 1,与它出发时的高度h 2相同,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守恒”,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守恒的B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高度是守恒的C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是守恒的D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D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的速度、高度、动能都随时间变化,而能量恒定不变,故D 正确.]3.如图所示,木块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之间不光滑,用水平力F 拉B ,使A 、B 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设A 对B 的摩擦力为F 1,B 对A 的摩擦力为F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F 1对B 做负功,F 2对A 做正功 B .F 1对B 做正功,F 2对A 不做功C.F2对A做正功,F1对B不做功D.F2对A不做功,F1对A做正功A[以整体受力分析可知F=(m A+m B)a可知,A、B两物体的加速度向右,隔离物体A,通过受力分析可知,B对A的摩擦力F2向右,而A向右运动,由W=FL可知,F2对A做正功,A对B的摩擦力F1向左,故F1对B做负功,故A正确,B、C、D错误.]对功及其公式的理解1.功是过程量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累积,它总与一个具体过程相联系.2.功是标量(对正功和负功的进一步理解)(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根本就没有方向;(2)正温度比负温度高,但功不是这样,应先取绝对值再比较做功多还是做功少;(3)功的正、负仅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3.对公式W=Fl cos α的理解(1)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2)公式中l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3)表达式W=F·l cos α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力与沿力F方向的位移的乘积;表达式W =F cos α·l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沿位移方向的力与位移的乘积.【例1】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B[题目考查了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分析,从功的定义来判断,斜面光滑,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是弹力,因而该力始终与斜面垂直.解法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夹角判断.在小物块下滑过程中,斜面同时水平向右移动,小物块的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甲所示,弹力对物块做负功.甲解法2:根据力和速度的方向夹角判断.乙在小物块下滑过程中,一方面小物块相对于斜面下滑,有沿斜面向下的分速度v1,同时因为斜面后退,所以物块参与斜面向右的运动,还有水平向右的分速度v2,因此合速度v合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很显然弹力方向与合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所以弹力做负功.]判断力做功正、负的方法(1)根据力F和物体位移l方向的夹角α判断——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2)根据力与物体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θ判断——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如图所示:①若夹角θ是锐角,力做正功.②若夹角θ是钝角,力做负功.③若夹角θ是直角,力不做功.[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两箱相同的货物,现要用电梯将它们从一楼运到二楼,其中图甲是利用扶梯台式电梯运送货物,图乙是用履带式自动电梯运送,假设两种情况下电梯都是匀速地运送货物,下列关于两电梯在运送货物时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A.两种情况下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都对货物做正功B.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C.图甲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D.图乙中电梯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D[在图甲中,货物随电梯匀速上升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货物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故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C错误;图乙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履带式自动电梯接触面垂直,此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与货物位移垂直,故此种情况下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故A、B错误,D正确.]总功的求法由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知,合力与分力做功也是可以等效替代的,因此计算总功的方法有两种:(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根据公式W合=F合l cos α求合力的功.(2)先根据W=Fl cos α,求每个分力做的功W1、W2…W n,再根据W合=W1+W2+…+W n,求合力的功.即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例2】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施加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且F=10 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2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4.2 N.求:(sin 37°=0.6,cos 37°=0.8)(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3)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然后用公式W=Fl cos α,计算各力对物体做的功.并且(2)(3)小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即结果应该相等,如果不等,则说明计算有误.[解析](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F=Fs cos 37°=10×2×0.8 J=16 JW f=fs cos 180°=4.2×2×(-1)J=-8.4 JW G=0W N=0.(2)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F cos 37°-f=10×0.8 N-4.2 N=3.8 N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W合=F合s cos 0°=3.8×2×1 J=7.6 J.(3)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W总=W F+W f+W G+W N=16 J+(-8.4 J)+0+0=7.6 J.[答案](1)W F=16 J W f=-8.4 J W G=0 W N=0 (2)7.6 J (3)7.6 J计算恒力做功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的功.(2)力F与位移l必须互相对应,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的位移.(3)某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这个力、物体的位移以及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有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跟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以及其他力是否做功均无关.[跟进训练]2.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体上,现使斜面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x,物体相对斜面体一直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 )A.弹力对物体做功为Gx cos αB.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Gx sin αC.重力对物体做功为Gx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D[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重力mg、弹力N和摩擦力f,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G cos α;f=G sin α重力与位移垂直,做功为零;摩擦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α,所以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W f=fx cos α=Gx sin αcos α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W N=Nx cos(90°+α)=-Gx sin αcos α,故A、B、C错误;因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等于零,故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D.]变力做功的几种求法1当力F 的大小发生变化,且F 、l 呈线性关系时,F 的平均值F =F 1+F 22,用F 计算F 做的功.2.图象法变力做的功W 可用F l 图线与l 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l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的多少,l 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的多少.3.分段法(或微元法)当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时刻与速度同向(或反向)时,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很多小段,这样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直线,先求力在每一小段上的功,再求和即可,力做的总功W =Fs 路或W=-Fs 路.4.等效替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用求得的恒力的功来作为变力的功. 【例3】 如图所示,一辆拖车通过光滑定滑轮将一重物G 匀速提升,当拖车从A 点水平移动到B 点时,位移为s ,绳子由竖直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的角度,求此过程中拖车对绳子所做的功.[解析] 拖车对绳子做的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的功.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个过程中重物匀速运动. 所以绳子的拉力大小F T =G .重物上升的距离等于滑轮右侧后来的绳长OB 减去开始时的绳长OA ,l =s sin θ-stan θ=s 1-cos θsin θ所以绳子对重物做功W =G ·l =s 1-cos θsin θG拖车对绳子做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功,等于s 1-cos θsin θG .[答案]s1-cos θsin θG由于拖车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始终大小相等,常出现直接套用公式W=Gs的错误,还可能出现生搬硬套W=Gs cos θ的错误.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拉力的方向在变,即拉力是变力.不能直接套用公式.[跟进训练]3.如图所示,某个力F=10 N作用在半径为R=1 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 )A.0 B.20π JC.10 J D.10π JB[利用微元法求解拉力F所做的功,可将圆周分成无限多小段,对每一小段,可以认为F 与位移方向相同,而位移大小与对应弧长相同,则力F的总功为力F在各小段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 F=F·2πR=20π J,故B正确.]1.物理观念:(1)能量守恒定律.(2)动能、势能、功等概念.2.科学思维:(1)恒力功的计算.(2)总功的计算.3.科学方法:变力功的几种求法.1.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C.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D.小陈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C[A、B选项所述情景中,位移都为零,D中冰壶滑行时,不受人的推力,故人对物体不做功,只有C选项所述情景,人对物体做功.]2.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第一次沿粗糙水平面匀速移动距离为l,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平行于光滑斜面拉物体,斜面固定,使物体沿斜面加速移动的距离也是l.设第一次F对物体做的功为W1,第二次对物体做的功为W2,则( )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A[由题意可知W=Fl,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只与F、l有关,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均无关,故答案选A.]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论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 )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cos θB.力F做的功为Fs cos θC.力F做的功为Fs sin θD.重力做的功为mgsC[摩擦力做功W=-fs,则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s,故A错误;力F做功为Fs cos(90°-θ)=F sin θ,故B错误,C正确;重力与位移相互垂直,故重力不做功,故D错误.]。
优化方案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二节追寻守恒量能、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二节功[学习目标] 1.理解能量、势能、动能、功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正功、负功的概念,能利用功的一般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总功的概念,会计算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学生用书P57]一、追寻守恒量(阅读教材P55~P56)1.能量:伽利略实验表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就是能量.2.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拓展延伸►———————————————————(解疑难)1.能量是一个状态量,是描述物质(或系统)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2.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相对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3.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不能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和势能之和仍然守恒B.动能和势能之和将增大C.动能和势能之和将逐渐减小,但总能量还是守恒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提示:C二、功(阅读教材P57~P58)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公式:W=Fl cos_α,其中F、l、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和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3.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拓展延伸►———————————————————(解疑难)1.式中F一定是恒力.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上式求功.式中的l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也是物体对地的位移.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两个因素对于功而言缺一不可,因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也不一定有力.并且位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力是在位移方向上的力,力才能做功.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和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这两个力并不做功.3.力对物体做功与一段运动过程相联系,功是描述力对空间累积效果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2)行星围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引力对行星一定做功.( )(3)汽车沿斜坡向上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对汽车一定做功.( )提示:(1)√ (2)× (3)√三、正功和负功(阅读教材P 58~P 59)1.功的正负由功的公式W =Fl cos α知,当α取不同值时,可得下列几种情况:(1)当α=π2时,W =0,力F 不做功. (2)当0≤α<π2时,W >0,力F 对物体做正功. (3)当π2<α≤π时,W <0,力F 对物体做负功. 2.总功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1)各个分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2)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拓展延伸►———————————————————(解疑难)1.功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从动力学角度来看,正、负功只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从能量角度来看,做正功是向物体提供能量,做负功是物体向外输出能量.2.比较功的大小,只看功数值的绝对值.3.(1)力F 1做功10 J ,力F 2做功-20 J ,则F 1比F 2做功多.(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则二力一定反向.( )(3)功有正负,说明功是矢量,因此总功是所有外力做功的矢量和.( )提示:(1)× (2)× (3)×对做功情况的判断[学生用书P 58]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1)看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2)看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若α为锐角则做正功,若α为直角则不做功,若α为钝角则做负功.——————————(自选例题,启迪思维)惠安高一检测)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 ,如图所示,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B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C .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D .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思路探究] (1)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对地的位移是______.(2)重力与物体的位移的夹角为________,物体受的合力是________.(3)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与位移的夹角为______.(4)支持力的方向是________,与位移的夹角为______.[解析] 物体的受力及位移如图所示.重力垂直于位移,故它不做功,A错误;合力为零,合力不做功,B正确;摩擦力F f与位移l的夹角β>90°,故摩擦力做负功,C正确;支持力F N与位移l的夹角α<90°,故支持力做正功,D正确.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答案] A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D.始终做正功[解析] 要判断功的正负,可根据公式W=Fl cos α中力和位移的夹角α来判断.在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中,支持力与人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同,所以支持力始终对人做正功.[答案] D如图所示,在加速向左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向左推车厢(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厢做正功B.车厢对人做负功C.人对车厢做负功D.车厢对人做正功[解析]先确定人对车厢的作用力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移方向,这里人对车厢除有手对车厢的推力F1外,还有个容易被疏忽的力:脚对车厢地板的静摩擦力F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1做正功,F2做负功.由于F1和F2大小未知,因此这两个力的总功正负难以确定.于是将研究对象转换为受力情况较简单的人,在水平方向人受到车厢壁向右的力F1′和车厢地板对人向左的静摩擦力F2′,这两个力的合力使人产生向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合力是动力,对人做正功,表示车厢对人做正功,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车厢的作用力向右,是阻力,所以人对车厢做负功,故C、D正确.[答案] CD恒力做功的分析与计算[学生用书P58]1.恒力做功的求法一个恒力F对物体做功W=Fl cos α有两种处理方法:(1)W等于力F乘以物体在力F方向上的分位移l cos α,即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方向上和垂直于F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l1和l2,则F做的功W=Fl1=Fl cos α.(2)W 等于力F 在位移l 方向上的分力F cos α乘以物体的位移l ,即将力F 分解为沿l 方向上和垂直于l 方向上的两个分力F 1和F 2,则F 做的功W =F 1l =F cos αl .2.计算恒力做功的基本步骤(1)找出该力的大小.(2)找出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3)找出该力与位移间的夹角.(4)代入功的公式W =Fl cos α.——————————(自选例题,启迪思维)如图所示,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α=37°、大小为60 N 的力F 拉着雪橇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以a =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雪橇的质量为20 kg ,求2 s内雪橇上各力做的功分别是多少?合力做的功是多少?[思路探究][解析] 2 s 内雪橇的位移l =12at 2=1 m. 对雪橇受力分析知其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拉力F 做功W F =Fl cos α=60×1×0.8 J=48 J雪橇所受合力为F 合=ma =20×0.5 N=10 N合外力对雪橇做的功W 合=F 合l =10×1 J=10 J摩擦力做的功WF f =W 合 -W F =10 J -48 J =-38 J.[答案] 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 拉力做功48 J 摩擦力做功-38 J 合力做功10 J如图所示,木块A 放在木板B 的左上端,用恒力F 将A 拉至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的功为W 1;第二次让B 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由滑动,F 做的功为W 2.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比较[解析] 木板不固定时,木块相对于地面的位移要比固定时长,而恒力F 相同,由功的计算公式W =Fl cos α得知,W 1<W 2.故选项A 正确.[答案] A[规律总结] 计算恒力做功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某力对物体做功只跟这个力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以及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有关,跟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2)力F与位移l必须具有同时性,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的位移.(3)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对哪个物体做的功.[学生用书P59]典型问题——摩擦力做功问题1.摩擦力做功情况的分析(1)静止的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时,摩擦力对该物体不做功.(2)运动的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时,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摩擦力做负功,该摩擦力就是阻力;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摩擦力做正功,该摩擦力就是动力.总之,摩擦力既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还可能不做功.2.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而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范例] 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沿木板上表面从木板的左端滑至右端时,两者恰好达到同样的速度而相对静止.已知木板长为L,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这一过程中,木板沿水平面前进了距离l,求:(1)摩擦力对滑块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3)这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多大?[思路分析] 滑块冲上木板后,因受到向左的摩擦力而减速,而木板因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而加速,直至滑块和木板获得共同的速度,此后两者不再受摩擦力而一起匀速运动.两物体的运动情景如图所示.[解析] (1)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 f=μF N1=μmg,方向水平向左,滑块对地位移大小为l+L,方向水平向右,所以W1=F f(l+L)cos π=-μmg(l+L).(2)对木板: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f=μmg,方向水平向右,木板对地位移大小为l,方向水平向右,所以W2=F′f l cos 0=μmgl.(3)W=W1+W2=-μmgL.[答案] (1)-μmg(l+L) (2)μmgl(3)-μmgL[感悟提升] (1)物体的位移是指对地的位移.(2)摩擦力做功问题,常涉及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要注意两物体的位移关系.如图所示,物块A、B在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关于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和A、B间的静摩擦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都做正功,滑动摩擦力都做负功B.静摩擦力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都做负功C.有静摩擦力做正功,有滑动摩擦力不做功D.有静摩擦力做负功,有滑动摩擦力做正功解析:选C.物块A、B在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A对B的静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地面对A的滑动摩擦力与B对A的静摩擦力平衡,则地面对A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对A做负功,物块A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A对B的静摩擦力做负功,B对A的静摩擦力做正功,因此,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学生用书P60][随堂达标]1.(2015·宁波高一检测)高台滑雪运动员腾空跃下,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该运动员机械能的转换关系是(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解析:选 C.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跃下过程中,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重心下降,重力势能减少,故C正确.2.下面列举的几种情况做功为零的是( )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的上方停留10 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解析:选ACD.地球引力是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与卫星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停留10 s时间内,杠铃的位移为零,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不做功.木块的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C、D正确.3.(2015·连云港高一检测)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解析:选B.将小物块轻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滑动摩擦力充当动力,传送带对小物块的摩擦力做正功,故A错误,B正确.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间无相对滑动,但不代表没发生位移,所以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C、D错误.4.(选做题)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相互垂直的大小分别为F1=3 N和F2=4 N的恒力,其合力在水平方向上,从静止开始运动10 m,求:(1)F1和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代数和为多大?(2)F1和F2合力为多大?合力做功是多少?解析:(1)力F1做的功W1=F1l cos θ1=3×10×0.6 J=18 J力F2做的功W2=F2l cos θ2=4×10×0.8 J=32 JW1与W2的代数和W=W1+W2=(18+32) J=50 J.(2)F1与F2的合力F=F21+F22=32+42 N=5 N合力F做的功W′=Fl=5×10 J=50 J.答案:(1)18 J 32 J 50 J (2)5 N 50 J[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解析: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但它们的做功情况却不一定相同,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能做负功;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可能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例如:①如图甲,B向左运动时,A对B的摩擦力做负功,而B对A的摩擦力不做功,所以选项A、B、D 均错误;②如图乙,分别用力F1和F2作用在A、B两物体上,结果A相对B发生滑动,此过程中,A、B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选项C正确.2.(多选)(2015·郑州四中高一检测)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是动力,F2是阻力C.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D.F1比F2做的功多解析:选BC.两个力分别做正功、负功,说明它们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分别小于90°、大于90°,但这两个力不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F1做正功一定是动力,F2做负功一定是阻力,但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B正确,D错误.两个力的总功等于这两个功的代数和,C正确.3.(2015·杭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B .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 .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D .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解析:选A.摩擦力方向平行皮带向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做正功,A 对,B 错;支持力始终垂直速度方向,不做功,C 错;合力为零,不做功,D 错. 4.(多选)如图所示,一端可绕O 点自由转动的长木板上方放一个物块,手持木板的另一端,使木板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则在物块相对于木板滑动前的过程中( )A .重力做正功B .摩擦力做负功C .摩擦力不做功D .支持力不做功解析:选AC.重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重力做正功;摩擦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摩擦力不做功;支持力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支持力做负功.综上所述,A 、C 项正确. 5.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 、BO 轨道由静止滑到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 1和W 2.则( )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比较解析:选B.设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为x ,对于倾角为θ的轨道,斜面长l =x cos θ,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f =μmg cos θ,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f l =μmg cos θxcos θ=μmgx ,由于两轨道的水平部分长度相等,所以W 1=W 2.6.(2015·铜陵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力F 大小相等,物体运动的位移l 也相同,下列哪种情况F 做功最小( )解析:选D.由W =Fl cos α知选项A 中,力F 做的功W 1=Fl ;选项B 中,力F 做的功W 2=Fl cos 30°=32Fl ;选项C 中,力F 做的功W 3=Fl cos 30°=32Fl ;选项D 中,力F 做的功W 4=Fl cos 60°=12Fl ,故D 正确.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移到Q 点,则水平力F 所做的功为( )A .mgl cos θB .Fl sin θC .mgl (1-cos θ)D .Fl cos θ解析:选B.F 为恒力,故可以用功的定义式进行求解,关键是力F 与位移的夹角α的确定.设小球的位移大小为s ,力F 与位移的夹角为α,由功的公式得:W =F ·s cos α,由几何知识得s cos α=l sin θ,所以W =F ·l sin θ,只有B 正确. 8.(多选)如图所示,恒力F 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物体P 提升,P 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a ,在P 上升h 的过程中,力F 做功为( )A .mghB .FhC .(F +ma )hD .m (g +a )h解析:选B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 ,所以F =m (g +a ),则恒力F 做功为W =Fh =m (g +a )h .9.(多选)(2015·广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A .始终不做功B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D .先做负功后不做功解析:选ACD.当物体刚滑上传送带时若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传送带对物体只有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对物体不做功.若物体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传送带先对物体做正功.若物体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传送带先对物体做负功,无论物体以多大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最终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传送带最后都不会再对物体做功.故A 、C 、D 正确,B 错误.☆10.(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 1、W F 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 1、W f 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F 2>4W F 1,W f 2>2W f 1B .W F 2>4W F 1,W f 2=2W f 1C .W F 2<4W F 1,W f 2=2W f 1D .W F 2<4W F 1,W f 2<2W f 1解析:选C.根据x =v +v 02t 得,两过程的位移关系x 1=12x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 =v -v 0t,得两过程的加速度关系为a 1=a 22.由于在相同的粗糙水平地面上运动,故两过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 1=f 2=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得,F 1-f 1=ma 1,F 2-f 2=ma 2,所以F 1=12F 2+12f ,即F 1>F 22.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 =Fl ,可知W f 1=12W f 2,W F 1>14W F 2,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 2 kg ,在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大小为10 N 的拉力F 作用下移动2 m ,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各力所做的功分别为多少?合力所做的功为多少?(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解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为W F =Fl cos 37°=10×2×0.8 J=16 J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F f =F f l cos 180°=-μ(mg -F sin 37°)l=-0.2×(2×10-10×0.6)×2 J=-5.6 J重力和支持力做的功分别为W G =0,WF N =0合力做的功为W 合=W G +WF N +W F +WF f =0+0+16 J -5.6 J =10.4 J.答案:W G =0 WF N =0 W F =16 J WF f =-5.6 JW 合=10.4 J 12.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斜面的倾角θ=30°,质量为2 kg 的物体置于斜面上始终不发生相对滑动,在升降机以5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4 s 过程中(g 取10 m/s 2),求:(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3)物体重力所做的功;(4)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物体处于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匀速运动过程中,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所有的力都要做功,因此先由平衡状态求出F f 、F N ,由位移公式求出x ,然后由功的公式求各力所做的功.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1由平衡条件得F f cos θ-F N sin θ=0,F f sin θ+F N cos θ-G =0,代入数据得F f =10 N ,F N =10 3 N.由功的公式得:(1)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所做的功WF N =F N x cos θ=F N vt cos θ=103×5×4×cos 30° J=300 J.(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F f =F f x sin θ=10×5×4×sin 30° J=100 J.(3)物体重力做的功W G =Gx cos 180°=-20×5×4 J=-400 J.(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法一:W 合=WF N +WF f +W G =0.法二:W 合=F 合x cos α=0.答案:(1)300 J (2)100 J (3)-400 J (4)0。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_2追寻守恒量__能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02

所以支持力始终对人做正功,故D正确。
【加固训练】 (多选)如图所示,重物P放在粗糙的水平板OM上,当水平板绕O端缓慢抬高,在重 物P开始滑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B.P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 C.P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 D.P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 【解析】选B、C。摩擦力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支持力时刻与运动方向 相同,做正功,故选B、C。
您好,谢谢观看!
【规律方法】 计算恒力做功的基本步骤 (1)找出该力的大小。 (2)找出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3)找出该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4)代入功的公式W=Flcosα。
【母题追问】 若雪橇(质量为m)在水平雪面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了s的距离,那么情况
又如何?(用两种方法计算总功)
角度2 变力做功
2.正功和负功: 功是_标__量,由W=Flcosα可知: 正功和负功:用线将相应知识连接起来。
3.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1)先计算每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_代__数__和__。 (2)先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_W_合_=_F_合__lc_o_s_α__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 的夹角。
2.晓敏同学乘电梯上楼,已知从1楼到20楼的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
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解析】选D。在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中,支持力与人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同,
【拓展例题】考查内容: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典例】(多选)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长度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
高中物理第七章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7.1 追寻守恒量问题:支撑两个小孩能够坚持找到最后1颗棋子的信念是什么?小结:棋子的总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说棋子的数量是守恒的。
案例2:自来水公司抄表员最近发现,某小区一单元楼的自来水管道的总表读数和各住户家中分表读数总和不一致。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问题:支撑你们提出这些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流过管道总表的水的总体积和单元楼内消耗的水的总体积是守恒的。
案例3:装有沙子的A、B两个小烧杯,将A中的沙子再倒入B中一些。
两个烧杯A、B和沙子的总质量如何变化?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给出各种想法。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程中完善自己对守恒量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数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体积的守恒。
问题:支撑你们有这种想法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在上述过程中,A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减少,B烧杯和杯中沙子的总质量增加,但A、B两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案例4:化学反应方程式问题:我们依据什么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小结:我们需要根据原子数守恒、电荷守恒来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总结:由此可见,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某些量总是保持不变的,这种现象叫做守恒。
守恒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守恒量呢?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质量的守恒。
使学生体会化学中原子数和电荷的守恒。
引用物理学家劳厄的名言,强调追寻守恒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新课教学1、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小结:自然界中物质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守恒现象就是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发现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而寻找守恒量也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追寻守恒量既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必要的。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七章 1-2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

典例精析
一、正、负功的判断
例1 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 一段位移x,这四种情形下力F和位移x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则力对物体做正功的是( )
解析 A、C中力与位移(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故力 对物体做正功,B、D中力与位移(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 角,故力对物体做负功. 答案 AC
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
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
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负功
图7
1234
解析 物体的受力及位移如图所示,摩擦力Ff与位移l的 夹角α<90°,故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FN与l夹角β=90° +α>90°,故支持力做负功,B正确. 答案 B
1234
4.(功的计算)如图8所示,利用斜面从货
三、正功和负功
问题设计 1.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了l,如图3所示,甲、乙两图分 别标出了力F的方向.分别求两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图3
答案 甲图:当 α=30° 时,W=Flcos 30°= 23Fl;乙
图:当
α=150°时,W=Flcos
150°=-
3 2 Fl
2.功的正、负的含义是什么?
该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 D.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的功的矢量和
1234
解析 功是标量,没有方向,A错误; 某力做正功,表明这个力对物体的运动起动力作用,某力做 负功,表明这个力对该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B正确; 某个力对物体不做功,由W=Flcos α知,物体的位移可能为 零或者可能力与位移的夹角为90 °,故C错误; 功是标量,所以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答案 B
二、功的计算
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2追寻守恒量、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恒力 F 与物体的向右的水平位移之间的夹角为 θ, 由功的定义式 W=Flcos α可得,拉力 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Flcos θ,选项 B 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 B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5.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第一次沿粗糙水平面匀速移动距 离为 l,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 F 平行于光滑斜面拉物体,斜面固定,使物体沿 斜面加速移动的距离也是 l.设第一次 F 对物体做的功为 W1,第二次对物体做的 功为 W2,则( )
结论 能量做(néng或lià者ng能)
第四页,共43页。
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 位置而(w具è有i z的hi能) 量. 3.动能:物体运由动于(yùnd而ò具ng有) 的能量. 4.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二者的总 保量是持(bǎochí)不的变.
第五页,共43页。
知
知
识
识
点
点
一
三
1.追寻守恒量——能量
学 业
(
知
2.功
x u
识
é
点
y
二
è)分层源自测评第一页,共43页。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了解势能、动能的概念,理解功的概 念. 3.掌握 W=Flcos α的适用条件,会用 它进行计算.(重点) 4.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 的总功.(重点、难点) 5.掌握变力功的求法.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3.如图 7-1-3 所示,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图 7-1-3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 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 3 秒的过程中 C.小红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D.小陈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 5 米的过程中 【解析】 A、B 选项所述情景中,位移都为零,D 中冰壶滑行时,不受人 的推力,故人对物体不做功,只有 C 选项所述情景,人对物体做功. 【答案】 C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2追寻守恒量__能量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追寻守恒量——能量2 功知识点一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一个事实: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斜面,没有摩擦时,h A=h B,如图所示.2.能量概念的建立始、末位置高度相同,小球运动中守恒的量叫能量.3.动能、势能及转化(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3)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如图所示,试分析运动员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提示:运动员的助跑阶段,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和竿的动能;起跳时,运动员的动能和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使人体上升至横杆以上;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知识点二功1.功的概念和公式力F 1对物体做了20 J 的功,力F 2对物体做了-100 J 的功,F 1、F 2哪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多?提示: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所以F 2对物体做的功多.2.正功和负功力F 与位移l 方向的夹角为α,则根据功的公式W =Fl cos α可知:(1)当α=π2时,cos α=0,W =0.表示力F 的方向跟位移l 的方向垂直时,力F 不做功.(2)当α<π2时,cos α>0,W >0.表示力F 对物体做正功.(3)当π2<α≤π时,cos α<0,W <0.表示力F 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力F 做功.3.合力的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图所示,用F =20 N 的水平恒力通过一轻质滑轮拉动物体,物体沿水平面前进了l =1 m 的距离,求此过程中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不计轻质滑轮摩擦及滑轮的重力)提示:物体前进的位移为l =1 m ,则力F 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为l ′=2 m ,故W =Fl ′=20×2 J=40 J.考点一功的计算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3.功的计算(1)公式W=Fl cosα的推导:当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α时,可根据力F 的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和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则F1=F cosα,F2=F sinα.根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l,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所以,力F所做的功W=F1l=Fl cosα.(2)计算公式:W=Fl cosα,其中α指力F与位移l的夹角.这就是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3)对公式W=Fl cosα的理解①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②计算做功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③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l、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④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时:W=Fl cos0°=Fl.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所做的功,即1 J=1 N×1 m=1 N·m.5.功是一个过程量,所描述的是力在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的过程中的积累效应.6.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总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F合l cosα计算.(2)由W=Fl 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 n,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W合=W1+W2+…+W n.【例1】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0 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2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4.2 N.求:(sin37°=0.6,cos37°=0.8)(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3)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解答本题应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利用W=Fl 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F=Fs cos37°=10×2×0.8 J=16 JW f=fs cos180°=4.2×2×(-1)J=-8.4 JW G=0 W N=0(2)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F cos37°-f=10×0.8 N-4.2 N=3.8 N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W合=F合s cos0°=3.8×2×1 J=7.6 J(3)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W总=W F+W f+W G+W N=16 J+(-8.4) J+0+0=7.6 J.【答案】(1)拉力做功16 J,摩擦力做功-8.4 J 重力、支持力不做功(2)7.6 J (3)7.6 J总结提能对于总功的计算,常见的求解方法有两种:(1)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式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它们的代数和.(2)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式求出合力所做的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的恒力F 1和F 2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沿图中虚线),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的过程中,F 1对物体做功4 J ,F 2对物体做功3 J ,则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B )A .5 JB .7 JC .1 JD .3.5 J解析:因物体沿图中虚线运动,故F 1和F 2与位移的夹角都小于90°,说明两力均对物体做正功.根据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可知,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合=W 1+W 2=7 J ,故B 正确.考点二 正功和负功(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2)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由F 与l 方向的夹角α大小来决定. ①当0≤α<π2时,cos α>0,此时W =Fl cos α>0,力对物体做正功.②当α=π2时,cos α=0,此时W =Fl cos α=0,力对物体不做功.③当π2<α≤π时,cos α<0,此时W =Fl cos α<0,力对物体做负功.(3)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意义动力学角度 能量角度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是动力,对物体起推动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向物体提供了能量,使物体的能量增加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对外输出能量(以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物体自身的能量减少①不能把负功的负号理解为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功是矢量,负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②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如:一个力对物体做了-6 J的功,可以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6 J的功.【例2】如图所示,A、B叠放在一起,用绳将A连在墙上,用力F拉着B向右移动,用F拉、f AB、f BA分别表示绳子的拉力、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做正功,f AB做负功,f BA做正功,F拉不做功B.F和f BA做正功,F拉和f AB做负功C.F做正功,f AB做负功,f BA和F拉不做功D.F做正功,其他力不做功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可根据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α进行判断:当0≤α<π2时力做正功;当α=π2时力不做功;当π2<α≤π时力做负功.【解析】由W=Fl cosα结合题意知,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为零,且与F方向相同,故F做正功;绳子拉力F拉的作用点的位移和f BA的作用点的位移都为零,故F拉与f BA都不做功;f AB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为零,且与f AB方向相反,故f AB做负功.选项C正确.【答案】 C总结提能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关键是看力与位移的夹角.若夹角是锐角则做正功;若夹角为钝角则做负功;若夹角为直角则不做功.(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 )A.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做正功B.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C.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正功D.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解析: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一定要受到摩擦阻力,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0°,力对物体一定做正功.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力F与位移的夹角可以为0°也可以为180°,故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考点三摩擦力做功情况分析1.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不做功.如图甲所示,物块A从斜槽上滑下,最后停在被固定的平板车B上.在物块A与平板车B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平板车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手握瓶子使其水平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瓶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静摩擦力对瓶子不做功.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负功.如图甲所示,在物块A与平板车B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如图丙所示,在一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的传送带上,有一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运动,此时静摩擦力对物体A做负功.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如图甲所示,如果平板车不固定,且地面光滑,在物块A滑上平板车B的过程中,物块对平板车的滑动摩擦力与平板车的运动方向夹角为0°,此时滑动摩擦力对平板车做正功.如图丙所示,如果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物体A所受静摩擦力与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为0°,此时静摩擦力对物体A做正功.4.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或无路程,则摩擦力不做功.(2)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锐角,则摩擦力做正功.(3)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钝角,则摩擦力做负功.(4)摩擦力做功的多少与位移无关,只与路程有关.①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做功W=Fl(l指位移,F指摩擦力).②物体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此时摩擦力做功W=Fs(s指路程,F指摩擦力).【例3】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装置,A、B的间距为l,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把一质量为m的零件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A处,已知零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零件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要求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关键是确定零件在摩擦力方向上的位移是多少.由于题中没有给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故存在两种可能.【解析】零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μmg.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零件在到达B处时的速度小于或刚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v,零件在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一直受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做正功,则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为W=fl=μmgl.(2)零件在到达B处之前已经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零件只在速度达到v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受摩擦力作用,此后零件与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v 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既无滑动摩擦力存在,也无静摩擦力存在),则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为W ′=fl ′=μmg v 22μg =12mv 2.【答案】 μmgl 或12mv 2总结提能 本题中隐含着两种运动情况,如果不进行细致的运动过程分析,就有可能漏掉其中一种情况.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一定始终都受某个力的作用,在计算该力所做的功时,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6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两转动轮M 、N 之间的距离L =10 m ,在M 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m =3 kg 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1)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物体由M 处传送到N 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2)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取g =10 m/s 2)解析:(1)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a =F f m =μmg m=μg =0.3×10 m/s 2=3 m/s 2,设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增大到v =6 m/s ,此后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二者之间不再有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随之消失.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t =v a =63s =2 s ,在这2 s 内物体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l =12at 2=12×3×22 m =6 m<L ,所以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F f l =μmgl =0.3×3×10×6 J=54 J.(2)若μ′=0.1,则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a ′=F f ′m =μ′mg m=μ′g =0.1×10 m/s 2=1 m/s 2,物体速度增大到v =6 m/s 时的位移l ′=v 22a ′=622×1m =18 m>L ,故物体从M 到N 一直加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F f ′L =μ′mgL =0.1×3×10×10 J=30 J.答案:(1)54 J (2)30 J1.(多选)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物体只要受力且运动,该力就一定做功B .若物体受力,但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C .力做功总是在某个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D .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解析:物体受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力才对物体做功,选项A 错误;力对物体不做功可能是物体位移为零,也可能是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垂直,选项B 错误;功是过程量,选项C 正确;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 =Fl cos α,选项D 正确.2.如图所示,稳站在商店自动扶梯水平踏板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C )A .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B .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 .支持力对人做功为零解析:人随扶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受踏板支持力、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和重力作用,人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 ,B 错误;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支持力对人做正功,选项C 正确,D 错误.3.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工人扛着行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工人对行李做正功B.工人扛着行李从一楼走到三楼,工人对行李做正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的功大小相等,并且其代数和为0D.在水平地面上拉着一物体运动一圈后又回到出发点,则由于物体位移为0,所以摩擦力不做功解析:由于行李受力平衡,工人对行李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与行李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对行李不做功,选项A错误;工人对行李的作用力与行李的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故对行李做正功,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二者对不同的物体做功,两个受力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选项C错误;摩擦力是变力,且总与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当物体回到出发点后,虽然物体位移为0,但摩擦力仍对物体做了负功,故选项D错误.4.(多选)一个质量是5 kg的物体被人用手匀加速向上托高1 m,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手对物体做功50 JB.合力对物体做功0 J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0 JD.手对物体做正功,且大于50 J解析: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手对物体的作用力F>mg=50 N且为恒力,故手对物体做的功W1=Fh>mgh=50 J.合力做功W合=(F-mg)h>0,选项A,B错误,D正确;重力做功W2=-mgh=-50 J,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斜面的倾角θ=30°,质量为2 kg的物体置于斜面上始终不发生相对滑动,在升降机以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4 s过程中(g取10 m/s2),求:(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3)物体重力所做的功;(4)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物体处于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匀速运动过程中,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所有的力都要做功,因此先由平衡状态求出F f、F N,由位移公式求出x,然后由功的公式求各力所做的功.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f cosθ-F N sinθ=0,F f sinθ+F N cosθ-G=0,代入数据得F f=10 N,F N=10 3 N.由功的公式得:(1)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所做的功W N=F N x cosθ=F N vt cosθ=103×5×4×cos30°J=300 J.(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 f=F f x sinθ=10×5×4×sin30°J=100 J.(3)物体重力做的功W G=Gx cos180°=-20×5×4 J=-400 J.(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方法1:W合=W N+W f+W G=0.方法2:W合=F合x cosα=0.答案:(1)300 J (2)100 J (3)-400 J (4)0学科素养培优精品微课堂,——思想方法系列十一求解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方法解读]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α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对于变力做功,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求变力做功,如等效法、微元法、图象法等.1.用公式W =F l cos α求变力做功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则可以利用物体受到的平均力的大小F =F 1+F 22来计算变力做功,其中F 1为物体初状态时受到的力,F 2为物体末状态时受到的力. 2.用图象法求变力做功在F -l 图象中,图线与l 轴所围的“面积”的代数和表示F 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l 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 轴下方的“面积”为负.【例1】 一物体所受的力F 随位移l 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求这一过程中,力F 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解析] 力F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l 轴上方的正功(梯形“面积”)与l 轴下方的负功(三角形“面积”)的代数和.S 梯形=12×(4+3)×2 J=7 J S 三角形=-12×(5-4)×2 J=-1 J所以力F 对物体做的功为W =7 J -1 J =6 J. [答案] 6 J3.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圆周运动中,若质点所受力F 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要求F 做的功,可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小圆弧,每段小圆弧都可以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力F 对质点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和,这样变力(方向时刻变化)做功的问题就转化为多段上的恒力做功的问题了.【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上半径为R 的光滑圆槽运动一周.若F 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圆槽相切(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求力F 对质点做的功.[解析] 质点在运动的过程中,F 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若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小圆弧Δl 1、Δl 2、Δl 3…Δl n ,则每段小圆弧都可以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所以质点运动一周,力F 对质点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和,即W =W 1+W 2+…+W n =F (Δl 1+Δl 2+…+Δl n )=2πRF .[答案] 2πRF 4.用等效法求变力做功若某一变力做的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的功,则就可以应用公式W =Fl cos α来求.这样,变力做功问题可转化为恒力做功问题.【例3】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 通过滑轮拉着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缓慢移动.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子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当拉力F 作用一段时间后,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滑轮距地面的高度为h .求绳子的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绳的质量、滑轮的质量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解析] 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是一个变力(F ′方向改变),但拉力F ′的作用效果与恒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绳子的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F 所做的功.由题图可知,力F 的作用点移动的位移大小为l =hsin α-hsin β=h (1sin α-1sin β) 则W F′=W F =Fl =Fh (1sin α-1sin β).[答案] Fh (1sin α-1sin β)总结提能 除了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今后学习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后,还可以利用这些定理(或定律),从功能关系的角度求解变力做功的问题.[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2.0 kg 的物体从半径为R =5.0 m 的圆弧的A 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 端(圆弧AB 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 大小不变始终为15 N ,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 边为竖直方向,g 取10 m/s 2.求这一过程中:(1)拉力F 做的功;(2)重力mg 做的功;(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 做的功.解析:(1)将圆弧AB ︵分成很多小段l 1、l 2…l n ,拉力在每小段上做的功为W 1、W 2…W n ,因拉力F 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所以W 1=Fl 1cos37°,W 2=Fl 2cos37°,…,W n =Fl n cos37°,所以W F =W 1+W 2+…+W n =F cos37°(l 1+l 2+…+l n )=F cos37°·π3R ≈20π J≈62.8 J.(2)重力mg 做的功 W G =-mgR (1-cos60°)=-50 J.(3)物体受的支持力N 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W N =0. 答案:(1)62.8 J (2)-50 J (3)0。
2021 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 第12节 追寻守恒量 能量 功 学案

2021 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第12节追寻守恒量能量功学案2021-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1、2节追寻守恒量-能量功学案第1节和第2节守恒量的追求——能量价值1.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功的公式w=flcosα,α为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该公式只能计算恒力做的功。
4.功是标量的,但有正反两个方面。
当力推动物体的运动时,它做正功;当一个力阻碍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它做负功。
5.当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时,这些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这些力的合力所做的功。
一、追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图7-1-1如图7-1-1所示,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斜面,没有摩擦时,ha=hb。
始、末位置高度相同,小球运动中守恒的量叫能量。
2.势能第1页共15页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其位置而产生的能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但它们的总量不变。
2、1. 工作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工作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功的公式(1)当力F与位移L的方向相同时:w=fl。
(2)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w=flcos_α,其中f、l、cosα分别表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
(3)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力的单位为n,位移的单位为m,功的单位为nm,即J.4。
正负功α夹角πα=2π0≤ α<2π<α≤ π 25. 合力功功是标量,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高中物理第七章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必修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分显示了物理学及其研究方法之美。
三、引导探究归纳规律亲身体验:“碰鼻子”实验实验演示:将伽利略原来的设计、装置及操作、论证方法再现出来,让学生们讨论猜想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量是守恒的。
1.通过亲身体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小球上升的高度为什么和初始高度相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在物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因此使学生跟踪伟大先驱的足迹,领会他的探究思路,获得从常规教学中得不到的感悟,有助于他们获得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3.解释“碰鼻子”实验中的现象。
使学生认识到用守恒规律可以简单而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又使他们感受到物理规律的简捷美。
四、生活情景建立模型生活情景:人们周围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最终都会停下来。
实物演示:由于空气阻力、摩擦阻力等的存在,生活中的运动物体最终都会停下来,这与原有的知识产生矛盾,机械能不再守恒。
那么,这个板书设计为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并有审美价值采用以下板书设计: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MN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直线,a、b是直线上两点,已知直线上a点的场强最大,大小为E,b点场强大小为E,已知a、b间的距离为L,静电力常量为k,则场源电荷的电量为()A.B.C.D.2.一物体以初速度为v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 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C.位移x3的大小为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3.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小物体放在长直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细线绕在半径R=0.5m的薄圆筒上。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1找寻守恒量——能量2功1.认识势能、动能的观点,初步认识和领悟能量转变,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学考选考关系.学习目标2.理解功的观点,知道=cosα考试要求找寻守恒W Fl的合用条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量——能 b b3.理解正、负功的观点,会依据公量式计算多个力所做的总功 . 功 c c一、找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研究( 如图 1 所示 )图 1(1)过程:将小球由斜面 A 上某地点由静止开释,小球运动到斜面B 上.(2)现象:小球在斜面 B上速度变成0(即抵达最高点)时的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3)结论: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许能.2.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因为运动而拥有的能量.(2)势能:互相作用的物体依靠其地点而拥有的能量.二、功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遇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公式:W=Fl cos_ α,此中F、l、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三、正功和负功1.力对物体做正功和负功的条件由 W=Fl cosα可知π(1)当 0≤α< 2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π(2)当2 <α≤π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称物体战胜这个力做功;π(3)当α=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22.总功的计算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协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 公式W=Fl cos α中的l是物体运动的行程.( ×)(2)物体只需受力且运动,该力就必定做功.( × )(3)功有正负之分,因此功是矢量. ( × )(4)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必定阻挡物体的运动.( √ )2.如图 2 所示,静止在圆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力 F 作用下运动 10 m,已知F= 10 N ,则拉力 F 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图 2答案50一、对功的理解1.察看以下图,剖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答案小川拉重物上涨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余三人都没有做功.2.以下图,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的作用下行进了l ,则力 F 对物体做的功如何表示?答案如图,把力 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cosα所做的功为Flcosα,因此力F对物体所F做的功为 Fl cosα.对公式 W= Fl cosα的理解(1)某一恒力 F 对物体做的功,只与 F、 l 、α相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能否还受其余作使劲等要素没关.(2)功是标量,没有方向,可是有正负.(3)公式 W= Fl cosα合用于计算恒力做功,假如变力,此公式不再合用.例 1如图3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川面向右挪动了一段距离l .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雪橇受到的()图 3A.支持力做功为mglB.重力做功为mglC.拉力做功为Fl cosθD .滑动摩擦力做功为- μmgl答案 C分析 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垂直, 不做功,A 、B 错误;拉力和摩擦力做功分别为1= Fl cosθ ,W2=- ( - sin) l , C 正确, D 错误.W μ mg F θ二、正负功的判断某物体在力 F 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 ,拉力的方向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求两种状况下拉力对物体做的功.33答案2 Fl- 2 Fl1.正、负功的意义功是标量,只有正负,没有方向,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能量转移或转变的方向,即:动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取能量,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使物体失掉能量.2.判断力能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1) 依据力 F 的方向与位移 l 的方向间的夹角 α ——常用于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2) 依据力 F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间的夹角 α ——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况. 若 α为锐角则做正功,若 α为直角则不做功,若 α为钝角则做负功.例 2(2018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考试) 如图 4 甲为爷孙俩站立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 斜面 ) 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以下对于人遇到的力做功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图 4A .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C.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答案 A分析题图甲中人的受力状况如图甲所示.人受重力、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 90°,故支持力做正功, A 项正确, C项错误.题图乙中人受力状况如图乙所示.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90°,故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零度,故摩擦力做正功,B、 D错误.三、功的计算1.功的公式W= Fl cosα只合用于计算恒力做功,此中l 指相对地的位移.2.总功的计算当物体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故计算协力的功有以下两种方法.①先由=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1、 2、 3而后求全部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 Fl W W W W合= W1+ W2+W3+②先由力的合成或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协力F合,而后由W = F合l cosα计算总功,此时合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间的夹角.注意:当在一个过程中,几个力作用的位移不相同时,只好用方法(1) .例 3如图5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遇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力F = 10 N作用,在水平川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挪动的距离为l =2 m,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g取 10 m/s 2,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cos 37 °= 0.8 , sin 37 °= 0.6)图 5答案7.6 J分析物体遇到的摩擦力为:F f = μF N= μ( mg - F sin 37 ° ) = × (2 × 10- 10× 0.6) N =4.2 N解法 1:先求各力的功,再求总功.拉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1= Fl cos 37 °= 10× 2×0.8 J = 16 J摩擦力 F 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 F l cos 180 °=-×2J =-2f因为重力、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故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 等于 W 1和 W 2 的代数和,即W =W 1+ W 2= 7.6 J.解法 2:先求协力,再求总功. 物体遇到的协力为:F 合= cos 37 °- f = N ,F F因此 W = F 合 l = × 2 J = 7.6 J.【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协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针对训练 如图 6 所示,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使质量为m 的物体匀加快地沿着长为 L 、倾角为 α 的固定斜面的一端向上滑到另一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图 6答案FL - mgL sin α-μmgL cos α分析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以下图:解法一:拉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 F = FL .重力 mg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G = mgL cos(90 °+ α) =- mgL sin α.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 F f L cos 180°=- F f L=-μmgL cosα.弹力 F N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N= F N L cos 90°=0.故各力的总功为:W= W F+W G+ W f+ W N=FL-mgL sinα-μmgL cosα解法二:物体遇到的协力为: F 合= F-mg sinα-F f=F-mg sinα-μ mg cosα因此协力做的功为:W= F 合 L=FL- mgL sinα -μmgL cosα.【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协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四、摩擦力做功的特色及计算不论是静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都能够做正功,也能够做负功,或许不做功.以下边几个实例:(1) 如图 7 所示,在一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传递带上,有一袋水泥相对于传递带静止.当水泥随传递带一同匀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F f对水泥做负功;当水泥随传递带一同匀速向上运动时,静摩擦力F f对水泥做正功.图 7(2) 如图 8 所示,人和物体随圆盘一同做匀速圆周运动,人和物体遇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图 8(3) 如图 9 所示,汽车加快行驶时,若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向后发生了滑动,则货物遇到的滑动摩擦力 F f方向向前,与货物相对于地的位移方向相同,对货物做正功.图 9例 4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圆滑水平面上,如图10 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木板表面从 A 点滑至 B 点,在木板上行进了l ,同时木板行进了x,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摩擦力对滑块、对木板所做的功各为多少?图 10答案-( +)μmg l xμmgx分析由题图可知,木板的位移为l =x 时,滑块的对地位移为l = l + x,m与 M之间的滑M m动摩擦力 F f=μmg.由公式 W= Fl cosα可得,摩擦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W m=μ mgl m cos 180°=-μmg( l +x),负号表示做负功.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为W M=μmgl M=μ mgx.【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摩擦力做功的计算1. ( 对功的理解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其方向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仍是物体战胜外力做功C.功的大小仅是由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决定的D.物体在很大的力作用下,经过很大的位移,做的功必定不为零答案 B2.( 正负功的判断 )(2018 ·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载人飞翔包是一种单人低空飞翔装置,如图 11 所示,其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供给动力,能够垂直起降,也能够迅速行进,若飞翔包( 包含人 ) 在竖直匀速下降的过程中( 空气阻力不行忽视)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A.发动机对飞翔包做正功B.飞翔包的重力做负功C.空气阻力对飞翔包做负功D.飞翔包的协力做负功答案 C3.( 摩擦力做功的特色)(2017 ·镇海中学高一放学期期中考试) 对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滑动摩擦力老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必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老是做正功答案 B分析滑动摩擦力未必总做负功,如由静止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递带上的物体,滑动摩擦力做正功,应选项 A 错误;滑动摩擦力也能够做负功,比方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应选项B正确;静摩擦力未必总做负功,比方随传递带一同加快的物体,静摩擦力对其做正功,应选项 C 错误;静摩擦力也可做负功,比方随传递带一同减速的物体,静摩擦力对其做负功,应选项 D 错误.4.( 功的计算 ) 用水平恒力 F 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圆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l ,恒力 F 做功为 W1;再用该恒力作用在质量为2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挪动相同的距离l ,恒力 F 做功为 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A.W1>W2B.W1<W2C.W1=W2D.没法判断答案 C分析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恒力做功就是指力 F 做的功,依据W= Fl cosα,两次做功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5. ( 总功的计算 ) 如图 12 所示,质量m=5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 m的坡顶由静止下滑,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 ( g取 10 m/s 2, sin 37 °= 0.6 , cos 37 °= 0.8 ,装备质量不计)图 12(1)滑雪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对他做了多少功?(2)各力对运动员做的总功是多少?答案(1)1.5 ×104 J (2)1.3 × 104 J分析(1) 重力做的功为:W G= mgh=50×10×30 J=×104J(2) 运动员所受协力:F 合= mg sin 37°-μmg cos 37°=260 N协力方向沿斜坡向下,沿协力方向的位移h= 50 m l =sin 37 °4协力做的功W合= F 合·l =260×50 J=×10 J.【题点】协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一、选择题考点一功的观点的理解及正负功的判断1.以下选项所示的四幅图是小华提包回家的情况,此中小华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答案 B【考点】对功的理解及能否做功的判断【题点】力能否做功的判断2. (2017 ·余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对于功的观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因为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必定无位移C.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D.若作使劲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使劲必定做负功答案 C分析功有正负,但功是标量, A 错误;当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但有位移, B 错误;摩擦力方向能够与位移方向相同,也能够相反,故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 C 正确.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做功,能够出现都做正功,都做负功,一正一负或一个做功,一个不做功等各样状况, D 错误.3.如图 1 所示,一儿童和一大人都以水平的力匀速推进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上走相同的位移 ( 推箱的速度大小如图中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图 1A.大人做的功多B.儿童做的功多C.大人和儿童做的功相同多D.条件不足,没法判断答案 C分析由均衡条件知大人与儿童的推力相等( 即都等于各自木箱遇到的滑动摩擦力,两木箱的滑动摩擦力相等) ,又因为两只木箱的位移相同,故由W= Fl 知两人做功相同多.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的状况是()A.加快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加快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快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D.一直做正功答案 D分析在加快、匀速、减速的过程中,支持力与人的位移方向一直相同,因此支持力一直对人做正功,故D正确.【考点】对功的正负的理解及判断【题点】对正负功的判断5. 如图 2 所示,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P 相对于木板一直保持静止,对于木板对重物P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状况是()图 2A.摩擦力对重物做正功B.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C.支持力对重物不做功D.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答案 D分析重物遇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垂直,故不做功,支持力方向一直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做正功.考点二功的计算6.以下图,力 F 大小相等,A、B、C、D选项中物体运动的位移l 也相同,哪一种状况 F 做功最少()答案 D3分析 A 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B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cos 30°=2 Fl ;C选项中,拉3 1力做功为Fl cos 30°=2 Fl ;D选项中,拉力做功为Fl cos 60°=2Fl ,故D选项中拉力 F 做功最少.【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7.如图 3 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B上,斜面体B的质量为M. 现对该斜面体 B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 F,使物体 A 随斜面体 B一同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挪动的距离为l 时,斜面体 B 对物体 A 所做的功为()图 3A.Fl B.mgl sin θ· cos θC.sinθD. 0mgl答案 D分析对物体 A进行受力剖析,其遇到重力mg、支持力 F 、静摩擦力 F ,以下图,因为物N f体 A 做匀速运动,因此支持力 F N与静摩擦力 F f的协力即斜面体 B 对物体 A 的作使劲,其方向竖直向上,而位移方向水平向左,斜面体B对物体 A的作使劲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因此斜面体 B 对物体 A 所做的功为0, D正确.【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协力做功或外力做功之和的计算8.如图 4 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D和 BD自极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该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滑行过程中战胜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 A和 W B,则()-------------------------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图 4A.A>B B.A=BW W W WC. < D.没法确立A B答案 B分析A AD 设斜面 AD、BD与水平面 CD所成夹角分别为α、β,依据功的公式,得 W=μ mg cosα·l=μmgl CD,W B=μmg cosβ ·l BD=μmgl CD,因此B正确.【考点】恒力做功的计算【题点】单个力做功的计算9.一个物体在粗拙的水平面上运动,先使物体向右滑动距离l ,再使物体向左滑动距离l ,正好回到起点,往返所受摩擦力大小都为F f,则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A. 0B.- 2F f lC.-F f l D.没法确立答案 B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过程可分两段,两段内摩擦力均做负功,即W=- F f l ,则全程摩擦力所做的功W总=-2F f l .【考点】变力功的计算【题点】摩擦力做功的特色10. (2017 ·瑞安市高一测试) 如图 5 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川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甲图使劲F1拉物体,在乙图使劲F2推物体,夹角均为α,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相同的位移,设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 W2,物体战胜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3和 W4,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图 5A.F1=F2B.W1=W2答案 D分析 由共点力的均衡可知: F cos α = μ ( - sin α ) , Fc os α = ( + sin α ) ,1122则 1< 2 ,A 错;由 = cosα ,位移大小相等,夹角相等,则有1< 2,B 错;由f =N,F FW FlW WF μF 可知f1= μ ( -1sinα ) , f2 =(+ 2sinα ) ,则有 3< 4, C 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F mg FFμ mg F W W线运动,合外力做功之和为零,则有W 1- W 3= W 2-W 4, D 对.二、非选择题11. ( 功的计算 )(1) 用起重机把质量为 200 kg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5 m ,钢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战胜重力做了多少功?这些力的总功是多少?( 取 g = 10 m/s 2)(2) 若 (1) 中物体匀加快上涨,加快度a = 2 m/s 2,相同提高了 5 m ,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物体所受各力的总功是多少?答案 4- 44×10 J ×10 J1.0 ×10 J 0×104J2× 103 J分析(1) 物体被匀速提高,由均衡条件:F =G = × 103 N钢绳的拉力做功:W F = Fh = × 103 ×5 J = × 104 J重力做功为: W G =- mgh =- × 103× 5 J =- × 104 J物体战胜重力做功1.0 ×104 J这些力所做的总功W 总= W F + W G =0即这些力所做的总功是0.(2)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g =ma因此 ′= + =2400NF mg maF = ′ =2 400 × 5 J = ×104JW F h各力做的总功也等于合外力做的功3W ′= mah = × 10 J.总12. ( 功的计算 )(2017 ·绍兴一中高一放学期期中考试 ) 一物体放在水平川面上,如图 6 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状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 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图 6(1)0 ~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2)0 ~10 s 时间内物体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1)6 m(2)30 J分析(1) 由题图丙可知0~ 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6- 2x=2× 3 m=6 m.(2)由题图丙可知,在 6~ 8 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于是有摩擦力 F =-2 N.0~ 10 s 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x′=8-6+10-2×3 m=15 m.2物体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fW=- F x′=30 J.13. ( 功的计算 ) 如图 7 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800 N 的力F,将质量为 100 kg 的物体沿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由底端匀速地拉到顶端,斜面长L=5 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 求这一过程中: ( g取 10 m/s 2, sin 37 °= 0.6 ,cos 37 °= 0.8)图 7(1)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2)摩擦力所做的功;(3)物体所受各力的协力所做的功.答案(1) - 3 000 J(2) - 1 000 J(3)0分析物体受力状况以下图(1) G=-sinθ=-3000JW mgL(2) F f=μF N=μmg cosθW f=- F f L=-μmg cosθ· L=-1000J(3) 解法一W F=FL=4 000 JW= W F+W G+ W f=0解法二物体做匀速运动, F 合=0 故 W=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知识点一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一个事实: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斜面,没有摩擦时,h A=h B,如图所示.2.能量概念的建立始、末位置高度相同,小球运动中守恒的量叫能量.3.动能、势能及转化(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3)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如图所示,试分析运动员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提示:运动员的助跑阶段,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和竿的动能;起跳时,运动员的动能和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使人体上升至横杆以上;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知识点二功1.功的概念和公式力F1对物体做了20J的功,力F2对物体做了-100J的功,F1、F2哪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多?提示: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所以F2对物体做的功多.2.正功和负功力F与位移l方向的夹角为α,则根据功的公式W=Fl cosα可知:π(1)当α=时,cosα=0,W=0.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2功.π(2)当α< 时,cosα>0,W>0.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2π(3)当<α≤π时,cosα<0,W<0.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力F做2功.3.合力的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图所示,用F=20 N的水平恒力通过一轻质滑轮拉动物体,物体沿水平面前进了l=1 m的距离,求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不计轻质滑轮摩擦及滑轮的重力)提示:物体前进的位移为l=1 m,则力F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为l′=2 m,故W=Fl′=20×2 J=40 J.考点一功的计算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3.功的计算(1)公式W=Fl cosα的推导:当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α时,可根据力F 的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和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则F1=F cosα,F2=F sinα.根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l,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所以,力F所做的功W=F1l=Fl cosα.(2)计算公式:W=Fl cosα,其中α指力F与位移l的夹角.这就是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3)对公式W=Fl cosα的理解①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②计算做功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③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l、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④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时:W=Fl cos0°=Fl.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所做的功,即1 J=1 N×1 m=1 N·m.5.功是一个过程量,所描述的是力在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的过程中的积累效应.6.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总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F合l cosα计算.(2)由W=Fl 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 n,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W合=W1+W2+…+W n.【例1】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0 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2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4.2 N.求:(sin37°=0.6,cos37°=0.8)(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3)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解答本题应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利用W=Fl 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F=Fs cos37°=10×2×0.8 J=16 JW f=fs cos180°=4.2×2×(-1)J=-8.4 JW G=0W N=0(2)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F cos37°-f=10×0.8 N-4.2 N=3.8 N故合外力所做的功为W合=F合s cos0°=3.8×2×1 J=7.6 J(3)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W总=W F+W f+W G+W N=16 J+(-8.4) J+0+0=7.6 J.【答案】(1)拉力做功16 J,摩擦力做功-8.4 J重力、支持力不做功(2)7.6 J (3)7.6 J总结提能对于总功的计算,常见的求解方法有两种:(1)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式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它们的代数和.(2)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根据功的计算式求出合力所做的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沿图中虚线),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的过程中,F1对物体做功4 J,F2对物体做功3 J,则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B)A.5 J B.7 JC.1 J D.3.5 J解析:因物体沿图中虚线运动,故F1和F2与位移的夹角都小于90°,说明两力均对物体做正功.根据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可知,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合=W1+W2=7 J,故B正确.考点二正功和负功(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2)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由F与l方向的夹角α大小来决定.π①当0≤α< 时,cosα>0,此时W=Fl cosα>0,力对物体做正功.2π②当α=时,cosα=0,此时W=Fl cosα=0,力对物体不做功.2π③当<α≤π时,cosα<0,此时W=Fl cosα<0,力对物体做负功.2(3)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意义动力学角度能量角度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是动力,对物体力对物体做正功,向物体提供了能量,使正功起推动作用物体的能量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对外输出能量(以消力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负功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物体自身的能量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减少(4)对负功的理解①不能把负功的负号理解为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功是矢量,负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②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如:一个力对物体做了-6 J的功,可以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6 J的功.【例2】如图所示,A、B叠放在一起,用绳将A连在墙上,用力F拉着B向右移动,用F拉、f AB、f BA分别表示绳子的拉力、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做正功,f AB做负功,f BA做正功,F拉不做功B.F和f BA做正功,F拉和f AB做负功C.F做正功,f AB做负功,f BA和F拉不做功D.F做正功,其他力不做功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可根据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α进行判πππ断:当0≤α< 时力做正功;当α=时力不做功;当<α≤π时力做负功.2 2 2【解析】由W=Fl cosα结合题意知,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为零,且与F方向相同,故F做正功;绳子拉力F拉的作用点的位移和f BA的作用点的位移都为零,故F拉与f BA都不做功;f AB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为零,且与f AB方向相反,故f AB做负功.选项C正确.【答案】 C总结提能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关键是看力与位移的夹角.若夹角是锐角则做正功;若夹角为钝角则做负功;若夹角为直角则不做功.(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D)A.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做正功B.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C.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正功D.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解析: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一定要受到摩擦阻力,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0°,力对物体一定做正功.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力F与位移的夹角可以为0°也可以为180°,故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考点三摩擦力做功情况分析1.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不做功.如图甲所示,物块A从斜槽上滑下,最后停在被固定的平板车B上.在物块A与平板车B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平板车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手握瓶子使其水平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瓶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静摩擦力对瓶子不做功.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负功.如图甲所示,在物块A与平板车B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如图丙所示,在一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的传送带上,有一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运动,此时静摩擦力对物体A做负功.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如图甲所示,如果平板车不固定,且地面光滑,在物块A滑上平板车B的过程中,物块对平板车的滑动摩擦力与平板车的运动方向夹角为0°,此时滑动摩擦力对平板车做正功.如图丙所示,如果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物体A所受静摩擦力与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为0°,此时静摩擦力对物体A做正功.4.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或无路程,则摩擦力不做功.(2)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锐角,则摩擦力做正功.(3)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钝角,则摩擦力做负功.(4)摩擦力做功的多少与位移无关,只与路程有关.①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做功W=Fl(l指位移,F指摩擦力).②物体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此时摩擦力做功W=Fs(s指路程,F指摩擦力).【例3】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装置,A、B的间距为l,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把一质量为m的零件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A处,已知零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零件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要求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关键是确定零件在摩擦力方向上的位移是多少.由于题中没有给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故存在两种可能.【解析】零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μmg.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零件在到达B处时的速度小于或刚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v,零件在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一直受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做正功,则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为W=fl=μmgl.(2)零件在到达B处之前已经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零件只在速度达到v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受摩擦力作用,此后零件与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v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既无滑动摩擦力存在,也无静摩擦力存在),则摩擦力对零件所做的功为v2 1W′=fl′=μmg=mv2.2μg 21【答案】μmgl或mv22总结提能本题中隐含着两种运动情况,如果不进行细致的运动过程分析,就有可能漏掉其中一种情况.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一定始终都受某个力的作用,在计算该力所做的功时,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6 m/s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两转动轮M、N之间的距离L=10 m,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m=3 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1)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2)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取g=10 m/s2)解析:(1)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F f μmga===μg=0.3×10 m/s2=3 m/s2,m m设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增大到v=6 m/s,此后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二者之间不再v 6有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随之消失.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t==s=2 s,a 3在这2 s内物体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1 1l=at2=×3×22 m=6 m<L,2 2所以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EarlybirdF f′μ′mga′===μ′g=0.1×10 m/s2=1 m/s2,m m物体速度增大到v=6 m/s时的位移v2 62l′==m=18 m>L,2a′ 2 × 1故物体从M到N一直加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 f′L=μ′mgL=0.1×3×10×10 J=30 J.答案:(1)54 J(2)30 J1.(多选)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CD)A.物体只要受力且运动,该力就一定做功B.若物体受力,但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C.力做功总是在某个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D.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解析:物体受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力才对物体做功,选项A错误;力对物体不做功可能是物体位移为零,也可能是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垂直,选项B错误;功是过程量,选项C正确;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α,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稳站在商店自动扶梯水平踏板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C)A.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B.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支持力对人做功为零解析:人随扶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受踏板支持力、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和重力作用,人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B错误;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支持力对人做正功,选项C正确,D错误.3.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EarlybirdA.工人扛着行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工人对行李做正功B.工人扛着行李从一楼走到三楼,工人对行李做正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的功大小相等,并且其代数和为0D.在水平地面上拉着一物体运动一圈后又回到出发点,则由于物体位移为0,所以摩擦力不做功解析:由于行李受力平衡,工人对行李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与行李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对行李不做功,选项A错误;工人对行李的作用力与行李的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故对行李做正功,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二者对不同的物体做功,两个受力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选项C错误;摩擦力是变力,且总与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当物体回到出发点后,虽然物体位移为0,但摩擦力仍对物体做了负功,故选项D错误.4.(多选)一个质量是5kg的物体被人用手匀加速向上托高1m,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手对物体做功50 JB.合力对物体做功0 J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0 JD.手对物体做正功,且大于50 J解析: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手对物体的作用力F>mg=50N且为恒力,故手对物体做的功W1=Fh>mgh=50 J.合力做功W合=(F-mg)h>0,选项A,B错误,D正确;重力做功W2=-mgh=-50 J,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斜面的倾角θ=30°,质量为2 kg的物体置于斜面上始终不发生相对滑动,在升降机以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4 s过程中(g取10 m/s2),求:(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3)物体重力所做的功;(4)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物体处于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匀速运动过程中,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所有的力都要做功,因此先Earlybird由平衡状态求出F f、F N,由位移公式求出x,然后由功的公式求各力所做的功.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f cosθ-F N sinθ=0,F f sinθ+F N cosθ-G=0,代入数据得F f=10 N,F N=10 3 N.由功的公式得:(1)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所做的功W N=F N x cosθ=F N vt cosθ=10 3×5×4×cos30°J=300 J.(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 f=F f x sinθ=10×5×4×sin30°J=100 J.(3)物体重力做的功W G=Gx cos180°=-20×5×4 J=-400 J.(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方法1:W合=W N+W f+W G=0.方法2:W合=F合x cosα=0.答案:(1)300 J(2)100 J(3)-400 J(4)0学科素养培优精品微课堂,——思想方法系列十一求解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方法解读]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α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对于变力做功,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求变力做功,如等效法、微元法、图象法等.Earlybird1.用公式W=Fl cosα求变力做功F1+F2 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则可以利用物体受到的平均力的大小F=2 来计算变力做功,其中F1为物体初状态时受到的力,F2为物体末状态时受到的力.2.用图象法求变力做功在F-l图象中,图线与l轴所围的“面积”的代数和表示F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l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轴下方的“面积”为负.【例1】一物体所受的力F随位移l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求这一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解析]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l轴上方的正功(梯形“面积”)与l轴下方的负功(三角形“面积”)的代数和.1S梯形=×(4+3)×2 J=7 J21S三角形=-×(5-4)×2 J2=-1 J所以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W=7 J-1 J=6 J.[答案] 6 J3.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圆周运动中,若质点所受力F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要求F做的功,可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小圆弧,每段小圆弧都可以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力F对质点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和,这样变力(方向时刻变化)做功的问题就转化为多段上的恒力做功的问题了.【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槽运动一周.若F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圆槽相切(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求力F对质点做的功.Earlybird[解析]质点在运动的过程中,F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若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小圆弧Δl1、Δl2、Δl3…Δl n,则每段小圆弧都可以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所以质点运动一周,力F对质点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和,即W=W1+W2+…+W n=F(Δl1+Δl2+…+Δl n)=2πRF.[答案]2πRF4.用等效法求变力做功若某一变力做的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的功,则就可以应用公式W=Fl cosα来求.这样,变力做功问题可转化为恒力做功问题.【例3】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通过滑轮拉着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缓慢移动.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子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滑轮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绳子的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绳的质量、滑轮的质量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解析]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是一个变力(F′方向改变),但拉力F′的作用效果与恒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绳子的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F所做的功.由题图可知,力F的作用点移动的位移大小为h h 1 1l=-=h( -)sinαsinβsinαsinβ1 1则W F′=W F=Fl=Fh( -).sinαsinβ1 1[答案]Fh( -)sinαsinβEarlybird总结提能除了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今后学习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后,还可以利用这些定理(或定律),从功能关系的角度求解变力做功的问题.[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0 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 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端(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大小不变始终为15 N,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边为竖直方向,g 取10 m/s2.求这一过程中:(1)拉力F做的功;(2)重力mg做的功;(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做的功.︵解析:(1)将圆弧AB分成很多小段l1、l2…l n,拉力在每小段上做的功为W1、W2…W n,因拉力F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所以W1=Fl1cos37°,W2=Fl2cos37°,…,W n=Fl n cos37°,所以W F=W1+W2+…+W n=F cos37°(l1+l2+…+l n)=πF cos37°·R≈20πJ≈62.8J.3(2)重力mg做的功W G=-mgR(1-cos60°)=-50 J.(3)物体受的支持力N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W N=0.答案:(1)62.8 J(2)-50 J(3)0Earlybird。